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安置
剩者为汪2021-11-02 21:472,064

  皇帝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便班师回朝了。

  平安县多了一些人气儿。

  街面上可以看到一些贩夫走卒,捏糖人,卖糖画的,扛着移动炉灶卖馄饨小面的。

  走街串巷的货郎,卖冰糖葫芦的。

  这些人的身后总会跟着一群孩子,嬉笑着嗷嗷的冲出来,嗷嗷的冲进巷子里。

  第一批的迁徙过来的山民,七千多人。

  加上之前靖海军带来的俘虏,现在也在平安县落了户籍,只不过是贱籍。

  不过沈安安给了承诺,只要在这儿干满五年,就能享受一切百姓能够享受的待遇。

  所以现在倒没多少人想着要逃跑了。

  这些造反的,也未必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如今能保住一条命,以后还能获得自由,就挺好的。

  再说了,平安县的待遇,全国少有。

  就算现在只能帮着别人干活,每个月也能得到一些银钱,相对自由,傻子才跑。

  第一批迁徙过来的山民,带着离家的恐惧,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胆战心惊,到了平安县。

  沈安安很能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第一晚便开了一个盛大的万人宴会。

  地点就在学院与市政大厅正对着的学府广场。

  学府广场正中间,竖立着老皇帝的雕像。

  沈安安让这位当了学院的院长,以后这里的学生,那可都是皇帝门生。

  老皇帝被沈安安说服了,觉得普天之下,能担任院长的,只有他一个。

  这很好,以后谁也不敢在学院乱来。

  又加了一层保障,就很帮。

  学府广场皇帝雕像周围是花坛,现在菊花开的正艳。

  地方勾搭,摆上几千张桌子都足够了。

  平安酒楼的所有厨子,以及岭南府的各大酒楼,都主动承接了办这个宴席的任务。

  毕竟这是一个扬名的好机会。

  一排锅灶,炉火升腾,各大酒楼食肆的招牌,变成了横幅,在后面迎风招展。

  学府广场,一片烟火气息。

  这一幕,势必会被载入史册。

  这些惶惶不安的外来人,在吃完这一次晚宴之后,终于算是对平安县有了一丝认同感。

  当然,不是晚宴的功劳,主要是沈安安的条件。

  每家每户,都可以租住四合院,分期付款,现在无偿让他们住一年,等明年再开始还款。

  四合院,清一色的琉璃瓦,院子里全是水泥地坪。

  而且非常贴地气的流出了可以种菜的地方。

  反正沈安安的地多,四合院比后世的那种面积大太多了。

  门前可以种菜,这就省了这些百姓的一笔开销啊。

  这可比很多人在山里的房子好太多了。

  那大炕,那崭新的棉被褥子,那齐全的家具,锅碗瓢盆,全给你准备全套的。

  绝对不让这些人来了之后有后顾之忧。

  就这种条件,让你们选,你们怎么选?

  在山里,四面透风,饥一顿饱一顿,棉被似铁,衣不蔽体?

  来了这儿,住的好,不用担心冻着饿着。

  只需要劳动,就能换一家老小的温饱。

  最重要的是沈安安承诺,凡是这些山里的孩子,蒙学读书,所有的费用全免。

  成绩优异的,还能拿到奖学金。

  在学院里学分够多的话,还能换米面粮油贴补家里。

  光是这一项举措,就让所有人感恩戴德。

  如果有可能,谁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

  以前家里穷,拿不起给先生的束脩,而且孩子顶半个壮劳力,能给家里赚点钱。

  但现在不同了,不但有学上,上的好了,还能给家里赚钱,还不要学费。

  这简直是天上的日子。

  一个四合院,能住三户人家,沈安安让他们自己组合。

  有关系好的,或者有亲戚关系的,住在一个院子里,那简直是太好了。

  毕竟这七千多人,并非是来自同一个地方。

  沈安安的要求就是,如果在这儿住的好,日子过的舒坦,那么就捎信给自己的那些日子过的不那么好的亲朋好友,可以让他们来平安县落户。

  凡是能邀请来三户的,那么这租住四合院的钱,可以减免百分之十。

  要是能找来更多的人,那么这四合院就能免费拿到手。

  这些人不会怀疑沈安安有什么不良的企图,只觉得沈安安简直是神女下凡,太善良了。

  这明显是给那些人一条更好的活路。

  有些人当天晚上就开始写信给自己的亲戚。

  毕竟谁家没几个穷亲戚?

  每家四合院门口,都有一个信箱子,只需要把信放在里面,写好地址,第二天就会有邮差过来取。

  这是平安物流新分出来的一个部分,就叫邮局。

  不会写信的,沈安安还派了几个秀才提供帮助,分文不取。

  光是一天时间,就出去一万多封信。

  毕竟自己日子过的好的话,都会帮衬一下自己的亲戚。

  一家写个三四封信,就很正常。

  这年头送信什么的,速度太慢了一些,虽然沈安安有一定的信息通道,但是这一次的信件实在太多了,急不来。

  等到第二天,这些人从柔软的床铺上醒来的时候,依旧觉得跟做梦一样。

  出了门就发现小区门口,一堆的招工牌子。

  现在沈安安最缺的是什么?那就是工人。

  岭南府人多,周围六大县的人也不少,很多人都跑这儿来找工作。

  但地方官府不可能同意把这些人的户籍搬到沈安安这边来,毕竟人口那都是政绩。

  即便那么多来打工的,沈安安依旧缺人。

  真正的百废待兴。

  青壮劳力,去建筑工地。

  有一技之长的,比如木匠什么的,就被招揽到工业园区。

  想做小买卖的,可以租夜市摊位,白天还可以打一份工。

  所有的政策,都按照惠民路线来走。

  夜市的地点,目前就放在学府广场,都有各自的摊位规划。领了号码牌,登记之后,就能在晚上把流通摊弄过来。赚多少钱,都不会有人来收税。

  但是摊位每个月还是要交一点点租金的。

  相比以前的税,这租金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且夜市周围有重兵把手,让买东西的,卖东西的都感觉非常的安心。

  九月十八日,夜市正式挂牌营业。

  这么有秩序的市场,让所有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名叫规矩的力量。效果,非常好。

继续阅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园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裁缝的古代悠闲生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