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不长,但很有趣。
教导别人要诚实,诚实的人不但得了金斧头,还得了银斧头。
寓意自然是很好的。
这里面的每一个字上面,都标注了奇怪的符号。
更惊奇的是,他知道自己女儿的识字水平,这里确实有许多字她是不认识的。
但是这个时候,她竟然能毫无障碍,抑扬顿挫的把一篇故事读出来。
“你阿姐教了你这么多字?”
“嘻嘻,爹爹笨。这个,这个,这个,我没有学会写呢。
但是我知道读什么。
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读什么。”
好吧,我知道读什么,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而骆宰相也注意到这才是重点。
然后立刻意识到这东西的厉害之处,这简直是简化了识字的过程。
如果每一本书籍,都有这些标注,那么蒙学的孩子,将会大大缩短识字的过程。
甚至蒙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读一些经史子集。
不需要了解其中的含义,只需要通读,认识便可。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天底下的孩子,都学会这种特殊的符号,被称为拼音的东西,那么在蒙学时期,就能单独读很多的书籍。
这是一种普及识字的强大利器。
骆宰相清晰的认识到,这东西为什么会成为家学了。
很多家族的家学,是一些高深的东西。
但凡是高深的学问,都有门槛。很多家族子弟穷其一生,也没机会接触那些东西。
但沈安安这个不同,是反其道而行之。
不需要每个人都成才,但却能让每个人都识字,并且减少识字的难度。
这就会导致,同一年龄段,沈家的孩子,总是会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这是滚雪球的一个过程,等你学会十个字,人家可能已经认识一百字了。
等你还跟着老师一句话的时候,人家可能已经读完了一本书。
长此以往,这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骆宰相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东西,真的是你姐姐自己弄出来的?”
小豆芽憨笑着挠头:“阿姐说是她觉得识字过程太痛苦了,而且经常学会一个字,没多久就忘了。所以就弄出了一种工具。
就好像我们认识一个字,习惯会用已经学会的字在旁边注音一样。
她发明的这种工具,可以替代世上所有的字。
阿姐称之为字母。
总共有二十三个声母,以及二十四个韵母,加上四个声调,足以。”
有繁化简,这种才是大智慧。
骆宰相看自己的徒弟似乎要把这些东西都拿出来给他看,被他阻止了。
“好孩子,这毕竟是你们家的家学。
就算我有心想学,也得经过你姐姐的同意。
这的确是一种很神奇的知识,足以化腐朽为神奇。
所以你们现在看的书,都是你姐姐标注的吗?”
“也没有,阿姐一般不管我们读书。阿姐说,这拼音最厉害的,是用来写秘密。
除非学习过的,否则根本看不懂。”
……骆宰相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不过说的好有道理。
这东西要用来写秘密,的确没人看得懂的。
他意识到,这不光能降低识字的门槛,还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密码学。
古代人也有一套自己熟知的加密的方法。
尤其是间谍传递情报,一般都是加了密的。
密码这东西,并非是现代人特有的。
只是后来人进行发扬光大,最著名的估计就是摩斯密码了。
“大人,门口有个声称是沈家的丫鬟的姑娘,在门外候着。
说沈县主要带公子跟小姐去压马路。”
外面有侍卫过来禀报,骆大人愣了一下,压马路?
骆凝儿瞬间开心了起来,跳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平安大道今天通车。
爹爹,你还没去看过吧?
我们一起去看看啊。
阿姐说马车在平安大道上,一点都不会颠簸。”
骆大人正好被他们稀奇古怪的问题弄的焦头烂额,闻言松了一口气。
笑道:“好,那就一起去看看。”
“好耶,师哥,我们快去换衣服。
今天我要带小黄鸭那个帽子哦。”
不等小豆芽跟骆宰相行礼,就已经被骆凝儿拉着跑了出去。
骆宰相哑然失笑,真是女大不中留。
这还没长大呢,就已经留不住了。
不过想了想,沈家,真的是好像有一种魔力一样。
看着小豆芽书写的一系列公式,骆宰相叹了口气。
“学海无涯,再不学习,就要被这些小家伙给欺负死咯。
亏得朝堂上那帮妄自尊大的家伙们,以为自己学问很高。
我现在倒开始期盼,沈安安这个创造奇迹的小姑娘,到底能教出什么样的官员来。”
出了一会神,骆宰相才去换了一套家具常服,想了想,给自己套了个渔夫帽。
这些东西,自然是沈安安孝敬来的。
事实上自从小豆芽拜师之后,骆宰相就没缺过这些。
人在京城,但京城也有新秀坊的分店。
福清跟夏荷也都是熟人,只要有新款式,总要孝敬一两套。
现在他的衣柜,已经快挂不下了。
因此清廉的骆宰相,也成了朝堂之上人人羡慕的靓仔。
毕竟有些东西,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快快快,沈县主的马车出来了。”
“是不是哦?沈家进进出出的马车可不少,莫不是哪个访客?”
“新来的吧?只有沈县主的马车,才会有这太阳花的标志。
据说是沈县主亲自挑选的家徽。”
被称作太阳花的图案其实是向日葵。
这的确是沈安安选定的图案。
为什么选向日葵这个图案呢?用沈安安的话来说,那就是多子。
因为这个调侃的话,让小豆芽觉得压力很大。
毕竟现在沈家就他这么一个儿子,传宗接代什么的,全靠他了。
当然,其实主要是沈安安喜欢它的花语。
沉默的爱,与勇敢追求。
永远向着阳光,心向光明。
但不管怎么理解,这是沈安安选定的,谁也不敢说什么。
只不过沈安安的戏言,说这向日葵多子多福什么的,不知道怎么就传了出去。
这倒的确是个美好的向往,而且非常的接地气。
因此现在整个岭南城都知道,这个徽章图案,是沈县主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