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新官上任三把火
月望天涯2021-12-31 21:162,001

  “可惜啊,你这个女婿不喜为官。”通话的最后,庄国昌一声长叹,“否则我一定把这小子留在身边好好培养。”

  挂了电话,叶海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直到董秀珍进了书房催促他去睡觉,叶海明这才皱着眉头感叹了一句:“唐钲这小子有些锋芒毕露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董秀珍有些不理解,女婿出色,不是更能让老爷子转变心意吗?唐钲多为社会作出一分贡献,便是在叶家面前多刷了一分好感度,这一次更是帮了庄国昌的大忙,老爷子若是得知青禾的对象年纪轻轻便能有这种能耐,没准就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也不一定啊。

  “妇人之见,只知谈些儿女情长。”叶海明摇了摇头,“唐钲的路走得太顺了,不是运气爆棚,就是有贵人相助,这次更是解决了老庄的困境,依照老庄的脾气,必定会在政策上予以唐钲照顾,这对于唐钲的成长并非一件好事,如果他不能摆正心态恃宠而骄,恐怕今后会遇上不少磨难。”

  对于叶海明的杞人忧天,董秀珍并不以为意:“我看那孩子性格内敛不张扬,绝对不是因为立过一两次功劳就会忘乎所以的人,再说了,你女儿已经下了决定跟他一辈子了,只要他对青禾好就行。”

  “我并不是在怀疑他的人品,而是在担心他走得太顺,将来扛不住高压。”

  “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的路顺不顺都是他自己走出来的,我们又何必操那个心,只要他跟青禾做到问心无愧就行。”董秀珍瞪了自己的丈夫一眼,“你现在该关心的是青禾的去留问题,学校那边今天来电话了,青禾的实习期已经到了尾声,是将档案转去江城县还是让人回来京城等待分配工作,他们需要问问你这个司长的意思。”

  “听听这叫什么话?”叶海明有些气氛,“个人的工作去留必须服从组织分配,这是纪律,也是我们的一贯主张,青禾是走是留,一是看江城方面是不是安排她留下继续工作,二是看其他地区有没有人员补充的需要,三才是个人的意愿和选择,青禾的去留问题哪里是我决定的?那要看江城县公安局和学校方面的安排才对。”

  对于叶海明的固执,董秀珍嗤之以鼻,女儿只是个刚刚毕业的小公安,又是一个女孩子,就算正式参加工作,那也是从办公室文员做起,写写抄抄的工作,在哪个单位不是干?学校让他们夫妻做决定,完全是出于一片好心,以免叶青禾年纪轻轻就和家人长时间分居两地而已。

  “总而言之这件事我不过问,你也不许插手,就让青禾自己做决定。”

  “你是一家之主,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董秀珍也不管叶海明睡不睡觉了,直接关上了书房的门自行返回卧室,“只要你到时候别念叨闺女就行。”

  这次钢价浮动事件闹得挺大,秋后算账时受到波及的官员也不在少数,有人如庄国昌一般尽心尽力为国分忧,自然也就有人毫无作为任由钢价疯涨。

  因为上级的雷霆手段,各地的钢价都恢复到了正常值范围之内,组织部的功过奖惩行动才刚刚开始。

  短短的几天时间,参与钢价保卫战的沿海各省都收到了来自上级的人事任免建议,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项是关于原苏省扬城市江城县县委一把手庄国昌的人事任命建议,最高领导发给苏省组织部的意见是调入扬城市委。

  县委一把手属于正处级,调任市委虽说属于正常晋升的范畴,但一个县委一把手的升迁竟然是由最高领导直接给省委下达意见书,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如果这个庄国昌不是功勋卓著,那就是背后有人。

  而让扬城市所有官员都大跌眼镜的是,省委组织部不但认可了上级领导的意见,而且直接任命庄国昌为扬城一把手,甚至庄国昌上任当天,省委组织部人事科科长亲自来扬城送他进入市委大院,足见省里对庄国昌的重视程度。

  至于原扬城一把手,则调去省里,虽然级别上晋升一级,但谁都知道这是明升暗降,在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市一把手的权力可谓是只手遮天,他在办公室里一声吼,整个扬城都得抖三抖。

  省委宣传部却是闲得蛋疼的清水衙门,可谁让自己在这次的钢价保卫战中早早退场了呢?正是由于市一把手的不作为,扬城市内的钢价一度失控,疯涨到了一千五,如果不是江城县那边有人挺身而出,恐怕整个扬城地区的钢价都控制不住了。

  如果真的出现那样的局面,只怕他得收拾东西直接宣告提前退休了。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庄国昌的火烧的尤其旺盛,会议刚开始就作出了几项人事任命。其实这样也很好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一路跟随自己升迁而来的官员自己用着也顺手。

  但庄国昌的第二把火就有点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了。

  “对于扬城今后的发展,我做了简单的规划,那就是尽全力打造一座全新的特色城市。”

  庄一把手这话一出,参与会议的一众官员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理解新任一把手的话。

  等到下面的议论声音停止,庄国昌这才正色说道:

  “一个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特有的名片,才会有竞争力,比如我们扬城,经过千年的风霜洗礼依旧屹立不倒,所凭借的是什么?就是其他城市都没有的优势,水运。”

  因为大运河的开凿,扬城成为了链接南北城市都交通枢纽,从而成了商贾云集才子聚会之地,淮左名都之名千年不衰。

  “可如今的扬城是什么样的光景?因为铁路和公路运输的长足发展,缓慢的水运渐渐被淘汰,扬城失去了优势变得平庸,又怎能不渐渐衰弱下来?”

  

继续阅读:第294章:汽车工业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80年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