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与刘奶奶吃完饭的第二天,陈峰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央妈大楼。
在问了地址后,陈峰径直的来到了某间办公室。
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进。”
陈峰走了进去,一进去就看见偌大的办公室内摆着一张大大的办公桌,办公桌前,一个约莫四十出头的中年人端坐在桌子前,正低头看着文件。
一看到此人,陈峰的脸上不免露出了敬畏的神情,不愧是那人的后代,不仅长得像,光是身上的那份气势,就深受那位的影响,不苟言笑,不怒自威。
看到走进来的陈峰,中年人的脸上露出茫然的神情,说:“这位小同志,你找谁?”
语气缓和,但联想到中年人的出身及背景,陈峰这个前世与多位大佬打过交道的成功商人,也不由得变得严肃几分,陪着小心的说:“许主任,您好,我昨天跟您通过电话的。”
没错,此人就是许梦蝶的长辈,也是整个许家最没“出息”的后代,没有之一。
此人叫许铁山,目前的职位是央妈办公室主任,正处级干部。
而巧的是,春晚的直接负责人,就是央妈办公室主任。
所以,陈峰想在1990年的春晚上搞点动作,还只能找他。
就算是求到更高级的台长(正部级),用处都不大。
陈峰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许梦蝶同意帮他引荐,许梦蝶还跟他三令五申,她这位亲叔叔一向刻板认真,最讨厌的就是走后门这套。要不是陈峰死缠烂打,许梦蝶根本不可能做这种掮客的活儿。
在得到了许梦蝶的同意后,陈峰终于得到了许铁山的同意,让陈峰去他办公室见一面。
但许铁山知道陈峰的身份,所以哪怕是有许梦蝶的再三请求,许铁山也没给出任何承诺,意思就是说,能让见陈峰一面,已经给足了她面子了,也希望陈峰别不知好歹。
别看许铁山不讲情面,实际上要不是许梦蝶撒了半天的娇,加上许梦蝶又是整个许家少有的几个女孩儿,在家族中颇受长辈和哥哥们宠爱,否则连见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哦?哦!是你啊!”
许铁山瞬间想起来了,脸上的表情越发严肃,眼神中还极其隐晦的闪过一丝不喜。
许铁山自小在那位的熏陶下,最讨厌的就是走后门,更讨厌人情往来这一套。
尤其陈峰还是个“资本家”,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过现在来都来了,就算是全了许梦蝶的面子,见一面,打消陈峰任何的念想也就够了。
他指了指面前的一把椅子,说:“坐吧。”
“谢谢许主任。”
陈峰很客气,没有像以前一样,一上来就不要脸的攀关系。
他老老实实的坐下,许铁山也没有要给他倒水的想法,这个态度也很明显了,你有事儿说事儿,说完就赶紧走吧,我是不可能同意你任何请求的。
陈峰也很明白许铁山的态度,因此表现的也很规矩。
许铁山看着他,还算满意,直接进入主题,说:“听梦蝶那丫头说,你有些想法要跟我聊聊?是关于什么的?直说吧,年关将近,俗事繁多,我也不跟你打哑谜了。要是好建议,我一定听取。”
后面的话就没说了,但态度表达的却更加明显了——一听就不靠谱的建议,就直接闭嘴吧,免得我浪费口舌再骂你。
“建议倒是不敢说,只是有一点我个人小小的拙见,还希望许主任您能海涵一下。”
陈峰笑着说,也不敢一上来就说:我要让刘奶奶在春晚上给我们打个软广告植入,你看看拿掉什么节目,给我腾出点时间。那完全是作死,许铁山可能当场就得把他轰出去,连带着许梦蝶都得跟着挨骂。
“哦?”
尽管陈峰姿态放的很低,但许铁山是谁?
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求人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像陈峰这种方式,他一点儿也不意外,甚至也有点失望——求人你都没玩出花,你还想敢给我提点建议?
许铁山的回答只有一个字,让陈峰不禁挠挠头,知道这次来京城的事儿难办,但却没想到竟然这么难办。
可再难办也得办,明年的阿曼达还得发展,这一波要是搞定了,能让他们少走多少弯路?
他笑着说:“是这样,许主任啊,我仔细的研究了一下,从春晚从79年草创,取得了不小的反响,到83年正式确立春晚的地位。历经十余年,春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已经变得举足轻重,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没了春晚的春节,年味儿都少了一大半!而这自然也少不了许主任您和诸位领导的功劳……”
“说正事!”
起初许铁山还觉得陈峰说的有点意思,可到后面直接变成了拍马屁,顿时眉头一拧,敲敲桌子,不耐烦的提醒着。
“是是是。”
陈峰像个孙子,小心翼翼地回答着,随后继续说:“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历届春晚,79年、81年的两届春晚,都以传统相声、评书、曲艺为主,深受观众喜爱,取得了不错的反响,83年以歌曲表演为主,反响也还算不错。”
“而到了84年,陈小二和老朱的一个《吃面条》的小品,却算是真正把春晚推向了千家万户,确定了春晚如今的地位。”
“到了85、86年,连续两年,陈小二先后贡献了《拍电影》和《羊肉串》,更是将新年的欢笑,带给了千万观众朋友,反响极其热烈。”
“这是为什么呢?”
《吃面条》是陈小二和老朱在春晚上的处女秀,从此也奠定了小品节目在春晚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其后两年,两人像是开了挂一样,优秀作品不断。
在没有老赵的时代,这两人堪称是春晚的小品王。
其实就算有老赵,陈小二两人要是不跟央妈闹掰了,谁能成为真正小品王,那还真不一定。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陈小二俩人奠定了小品在春晚上的江湖地位,是谁也不可否认的。
也正是俩人优秀节目带来的惊人效果,也让后面的春晚节目中,小品节目数量越来越多,以至于小品已经成了整个春晚精华所在了。
而今年,也就是1990年春晚,小品节目更是史无前例的达到了三个!(以前一般只有一个,甚至是没有。)
虽然从收视率上看不出陈小二和老朱的节目,给春晚带来了怎样的收视率效果(主要是没有人竞争,就这么一个节目,千家万户都在看,谁换台?收视率自然没有半点滑落。),可是从观众来信来看,人们对两人的节目或是赞扬,或是批评,都能看出来二人的加入,确实给了春晚带来了一丝新鲜血液。
对于这个问题,春晚节目组还真思考过,但却没给出个准确的结果。
许铁山也不由自主的顺着陈峰的思路思考一下,可随后顿时又怒了——本来想听你随便瞎扯两句,就把你小子赶出去的,结果我竟然开始思考你抛出来的问题了!
险些着了你的道儿了!
过分!
“说你研究的结果,别卖关子!”
许铁山一拍桌子,气势十足。
陈峰暗暗发笑,原本只有一成的信心,顿时增加到了三成。
“是是是,我这老毛病又犯了,领导您教训的对!”
做错就要认,挨打要站稳,陈峰的态度很明确。
顿了顿,他继续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春晚的发展走向,就映射了整个国家的发展道路!”
他起了个高调子,让许铁山眼睛一亮,心里多了几分期待感。
陈峰将一切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继续说:“79年春晚草创,正是国家大掉头期间,新与旧交融,守与攻逆转,思想在改变,脚步在尝试,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因此取得了大成功。”
“而84年后,这种变革已经越来越轰轰烈烈,新的潮流与旧的思维发生激烈碰撞,守旧与变通在此刻开始融合。”
“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表演模式被引入,极其渴望新鲜血液的全国人民,血液中隐藏着对新鲜事物的喜爱与追逐,也瞬间被引燃,也促使了陈小二的成功。”
陈峰的话,引起了许铁山的沉思。
对于小品这种表演模式,央妈其实一直都处于一种很警惕的状态。
毕竟华夏的传统表演是相声、各地方曲艺,到后面逐渐增加了歌舞和杂技,每一次的节目形式的改变,都是一种巨大的尝试,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次尝试是否会成功。
就像早就已经确立好的1990年春晚名单上,史无前例的将小品数量增加到三个,也是被陈小二带来的改变所吸引。
但至于能不能成功,谁也说不准。
但陈峰的来意,许铁山已经看懂了。
他替陈峰总结陈词,说:“所以你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我,传统的曲艺节目,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春晚了,也该适当进行削减,加入更多数量的小品进来了?”
“领导英明,高瞻远瞩!”
陈峰立马送上马屁,却直接被许铁山瞪了一眼,神情严厉的说:“说吧,你想帮谁的小品加塞!”
“领导,您这可就是冤枉我了,我也是为了春晚着想,更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考虑……”
虽然被许铁山拆穿了心中的想法,但陈峰怎么可能承认,直接唱起了高调。
“再说就滚出去!”
许铁山眼睛一瞪,威严全开。
“嘿嘿……”
然而,陈峰却没之前害怕了,因为他听出了许铁山对他态度上的变化——之前是警惕,现在是厌恶,但这种厌恶并不是真正的厌恶,更像是长辈看待家中那个最调皮捣蛋,最不让人省心的熊孩子的厌恶。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顺杆儿爬了。
陈峰心中阴测测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