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强啊,来来来,让二叔好好看看。”
如今的刘瑾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因为久居高位,又保健得体,所以显得并不算太过迟暮,反倒是有些精壮。
谈志强笑眯眯的走了过去,仔细端详着这位历史上有着传奇的大太监,不明白这样一个朴实的胖子为何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那憨厚的外表下究竟包藏着什么样的城府。
“好!好小子,像你二叔我年轻时候,俊俏!”
听着刘瑾的夸奖,又看了看这位矮胖矮胖的二叔,谈志强开始有些怀疑人生了,自己也长这个样不成?
“志强啊,你到京城以来的这些事情咋家都听说了,你做的很不错,年轻人就是要像你这样有朝气嘛,不高兴了就直接打便是,有二叔在,还能翻了天不成!”
“给二叔添麻烦了,志强惭愧。”嘴上这么说,但是谈志强心里还是暖暖的,自己从小就和父亲相依为命,除了那村里的翠花以外,基本没受过多少人的关心,如今好不容易多了个亲人,自然要好好珍惜。
“你父亲身体还好吧,我这个哥哥从小就知道省吃俭用,自己不吃也要把馍馍留给咋家,这么多年不见,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说着刘瑾就有些出神了,回忆着几十年前自己还有鸟的童年生活,言语之间满是对哥哥和曾经那个家的向往。
“二叔,父亲身体还算壮实,去年还能下地干活呢,打我出生起父亲就是多劳少吃,就为了供我上学,如此养育之恩,志强没齿难忘。”
聊起亲情,两人的关系立马又拉近了不少。只是对于父亲被打的事情谈志强却是只字未提,李员外家已经收到了应有的惩罚,自然不用再火上浇油了。
要是让刘瑾知道自己的亲哥哥被一个户部主事欺负到了头上,估计李员外一家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家破人亡也不是没有可能。
“好,读书好啊,读到什么了?可曾参加过府试了?”
“侄儿惭愧,正打算参加今年的乡试呢。”
“二叔就是因为没文化,读书人,如今才只能每天靠着京辎附近的几十处产业苟且偷生,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千篇一律百无聊赖,实在是一种折磨啊。”
“你可一定要好生学习,切莫成了二叔一样失去了奋斗目标的人,不要让二叔和你的父亲失望啊!”
听着刘瑾的话,谈志强嘴角不自觉的抽了抽,什么叫看着京辎附近的几十处产业苟且偷生,二叔,我宁愿像你一样苟且偷生啊!
羡慕归羡慕,就算自己现在什么也不干也可以靠着刘瑾的身份让自己和父亲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但那终究是别人的。
要不然真如朱厚照说的那样,切一刀进宫,熬他个十多年,一步入司礼监,直接成为大明帝国的“内相”,一步到位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么一说,直接省去了几十年的奋斗,做个没鸟儿的人,其实也挺不错的啊。
啊,是谁发明造纸之术,造福后世读书人,传承中华文明?
啊,是谁伏边定远,为大唐平定西南蛮夷,定不世基业?
啊,是谁在安史之乱后操持国政,挽唐廷于既倒,延大唐一百多年传承?
啊,是谁拓边西边,令西夏人不敢跨横山一脉,继而挥师北伐,经略幽燕?
啊,是谁在本朝成祖皇帝靖难之役立下悍马功劳,扬帆海外,播国威于万里之外?
啊,是谁勇冠三军,边塞驰骋,杀得北虏不敢犯边呢?
……
谈志强的思绪有些波动了,仿佛看到了自己谈公公的光辉人生。
但是一想到父亲日日夜夜不辞辛劳的耕种,岁岁年年省吃俭用的计划生计,就是为了供自己读书,让自己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那么自己又岂能为了一时的荣华富贵辜负了父亲这么多年的付出呢?所以说,无论如何,这科举,自己一定是要参加的,有了现在的关系网,考个进士不还是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二叔,父亲如此辛劳供我读书,我又岂能辜负了他的一番苦心呢?志强就算是呕心沥血,就算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必定是要拿个进士回去光耀门楣的!”
“好小子,有志气!对得起志强两个字。二叔做主咯,只要你能考上进士到了京城,二叔保举你中殿试前三甲!也搞个状元郎回去涨涨我老谈家的脸,如何啊?”
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谈志强心里还是有点数的,别说进士了,自己就想碰碰运气拿个秀才回去给父亲一个交代,然后就回到京城过自己的小千岁的枯燥生活,但听到“状元”两个字,读书人的本性立马就被激发了出来。
“二叔,既然如此,那志强差不多就要回老家了,出来这么久,父亲肯定也是甚是挂念,早点回去也好让他老人家安心。”
“回去以后志强就认真准备下个月的乡试,到时候必定把喜报送到京城,也让二叔开心开心!”
刚见面又要分别了,刘瑾还是有些不舍的,自己这一辈子混到了现在,可以说要什么都有了,金钱,权势,地位,都是自己唾手可得动作,唯有亲情,是自己最稀缺,也是最看重的。
阉人因为没有后代,都担心自己死后无人殓尸,遇到有点良心的干儿子还会给你弄个土堆,但是想要立块碑供后人祭奠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叶落归根进祖坟更是痴人说梦,这自古以来都是所有权阉心中无法割舍的伤痛。
但看到自己的侄子,自己唯一的后人,刘瑾就放心了。如此心智之人,只要自己加以培养,必定能成就一番大气候,要是侄子真的能进京赶考,自己说什么也要让他弄个状元回去,在想方设法保举其进内阁封侯拜相,到时候也不怕自己的家族再次落魄下去了。
最重要的是,刘瑾这一辈子见过许多人,换个身份来说,如果自己是谈志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权势不用寒窗苦读,直接混吃等死,但是自己的这个侄子却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是金钱名利地位如粪土,一心想着不能辜负了父亲。
如此孝顺之人,必定懂得感恩,自己也能够安安心心的将一切都交给他了,只有看得到回报的投资,刘瑾才会不遗余力的全盘下注。
当夜,叔侄二人相谈甚晚,次日才亲自安排人手将谈志强送上了归家的路途,并相约几个月后在京城相见。
完了还是不放心,又给谈志强塞了二万两银子和一堆滋补药材,让他带回去给父亲调理身体,才依依不舍的送别了侄子。
有了后人,刘瑾好像又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还不到休沐结束,就一股脑的回到了豹房,继续跟朱厚照灌输着自己侄子多么多么优秀的思想,磨得朱厚照不胜其烦,告诉刘瑾只要谈志强能参加殿试就送他个状元郎。
又警告刘瑾要是再说就把谈志强强行割了送进宫,这才吓得刘瑾心满意足的闭上了嘴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