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又是一天过去了。这天下午,邵世昉的弟弟邵荣方,妹妹邵梦妹就又要去区上的学校里读书了。
就在傍晚四点左右的时候,邵世昉一家人就吃好了晚饭,邵世昉就送着自己的弟弟;邵荣方,妹妹邵梦妹来到了村口的公交车站上。
这时候,为了方便大家的出行,邵世昉所在的大队经过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村口设立了一个公交车站。
但那时,到邵世昉所在大队的公交车班次还是很少的。一天中,也就只有十几个班次。傍晚最后的一班车是五点整。
站了一会儿,邵世昉感到无聊,也就掏出烟来,点燃后就吸了起来。同时,邵世昉还抬起手来看了一下手腕上面的手表,已经是四点五十四分了。就差几分钟的时间,车子就要来了。
“哥,你都开始抽烟了?嫂嫂没有说你吗?”这时,站在邵世昉身边的邵梦妹因为已经闻到了烟味儿,不觉就皱着眉头,十分厌恶的说道。
“是啊,我早就抽烟了。你嫂嫂就没有说我呢。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嗨嗨。”邵世昉听了,又十分悠然自得地吸了一口烟,然后,将乳白色的烟从自己的鼻子里徐徐地喷出来。
“这简直就是强盗逻辑,混账理论!”邵梦妹听了,不觉就狠狠地横了自己的哥哥邵世昉一眼,轻声骂道。
一旁的弟弟邵荣方听了,他的脸上不觉也就流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颇值得玩味的笑容。只是这时的邵世昉,邵梦妹没有注意到邵荣方的这一细微的变化。要不然,邵世昉可能不会说什么,但邵梦妹一定会感到不解地问自己的弟弟为什么笑?这又有什么好笑的?
邵世昉他们姐妹们这在这样说着话,一辆公交车就已经停在了他们姐妹们的身边。因为是在农村里。再加上那时候的人们,五十就都不太会去城里的,又是末班车了。所以,车子里面的人很少。
只有一两个乘客,加上售票员和驾驶员,满打满算,也就五个人。现在,再加上邵荣方和邵梦妹,也就是七个人。整个车子就显得那么空空荡荡的。
当邵荣方和邵梦妹姐弟俩进入车子里面刚坐下,车子就已经启动了。邵世昉站在路边,向着已经开出去的公交车挥动着手,大声地说道:“弟弟,妹妹!再见!”
其实,那时候读书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书学费很少,小学一块多钱就够了,困难一点的人家还会减免。初中也一样,也就是几块钱的问题,困难的照样也可以减免。高中也是一样。读上大学也就更不用说了,吃上了皇粮,是国家全包下了。也不用担心什么安全的问题。
哪里像邵世昉还没有重生过去的时代那样,读幼儿园是七八千快钱的费用,小学到初中,虽说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但什么资料费,再加上什么培训费,一年下来,没个上万块钱的支出,就不用说了。
高中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要去读大学跳龙门了,家长们就都会要紧牙齿,砸锅卖铁地支持自己的子女去读好大学。
可是,哪承想,到头来,却是毕业就是失业。枉费了是几万块的血汗钱去买来了一张满是水分的大学毕业文凭。
可是,这也难怪,有不少的大学学子们,自己不争气,毕业论文都不全身心地去做,而是抄袭,或者花钱去买。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这又能怪谁呢?谁让这些人不好好学习,白白浪费了青春的大好韶华时光,毕业了还自认为自己学历高,怕吃苦,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就形成了靠老一族。
当然,这一些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一颗石子坏了一锅粥嘛。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邵世昉送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回来,感到时间还早,就绝地个在去科研组里看看。刚刚最新培育出来的一个蘑菇新品种,不知道都长得怎么样了。
这样想着,邵世昉也就折身向着大队科研组的方向走去。这时,又好几拨人挑着蘑菇担子,从邵世昉的身边经过。
“昉昉,你到哪儿去?”那些挑着蘑菇的社员们纷纷笑着想邵世昉打招呼。
“我组大队科研组里,你们挑着蘑菇去哪儿?”邵世昉笑着问道。
“俺们将蘑菇挑到大队加工厂去,有的是运到区上去销售给供销社的。”那些人们笑着说着,就继续挑着担子向着前面走去。
“好的,再见。”邵世昉笑着向着他们挥手告别。
蘑菇的担子不像稻谷的担子那样的重,那些腰圆膀粗的男人们挑着,简直就像是没有挑东西一样。十分轻松自如。虽然是百步没有轻担。
邵世昉看着他们健步如飞的身影,不觉就在心中想道,是啊,自从大队建造了农副产品加工厂以后,不但大队里的所有蘑菇都可以自己加工生产了。就连大队里各生产队生产出来的蔬菜果品,没不掉的就可以自己加工生产了。
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浪费,还大大地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大队的集体经济。这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啊!
这样想着,邵世昉也就飞快地走着。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大队科研组的大门口。邵世昉刚要去开门,可是,猛然间,邵世昉看到科研组的大门居然没有上锁,不觉就大吃了一惊。
下午自己是最后一个回家的,门是上了锁的。可现如今,这大门又怎么没上锁呢?但又不像是着了贼的样子。
邵世昉心中惊疑不定地走了进去,只见里面亮着灯光,邵梦婕正坐在办公桌前,认真仔细地观察着手上的那一支试管。
那支试管里面的琼脂培养基上面,已经长满了白色的绒毛一样的菌丝。邵梦婕正在十分仔细地观察着,那种全神贯注的样子,就连邵世昉的到来都没有发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