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西将军边鹤起曾经奉命镇守西都灵州,守得塞外一隅安宁。
可是后来边将军获罪,边氏全族都被贬为奴籍,流放到胡羌,非召不得归京。而在此之后,西都之地再也无人照看,便再度引发战乱,荒芜起来。
洛青青曾经听墨白琯在凤栖阁提起过边将军的事情,她捧着书,无比惋惜地叹道:“我以前去过一次灵州,那里的百姓说,边将军就是灵州的信仰,他在,灵州便会在。”
胆识后来,边将军死了。
说起这件事情,边照寒也为之动容:“要是边将军在,这里不至于……”戛然而止,不至于尸骨成山无人收,不至于这么荒芜。
镇守关外的将士大部分尸骨都埋在了这块荒芜之地,战死沙场之后草草立得一块义坟,连名字都不敢写上去,洛青青下马上前一看,认出了一块新坟前放着的头盔乃是大楚士兵的图纹,可是坟前没有碑字,什么都没有。
洛青青皱了皱眉,拈出衣领上的一根银针想刺点什么上去,却当即被边照寒阻止了下去:“陛下,不可。”
银针刚刚落下又被收了回去,洛青青奇怪地抬头问道:“为何不可?”
边照寒说,“要是让胡羌的士兵知道这是大楚的坟,他们便连尸骨的容身之处都没有了。”战死他乡,却连一个名字都不能留下,洛青青受不了了,攥紧了拳头,咬咬牙说道。
“胡羌,该诛。”
边照寒说:“将军此战胜利,或许收复灵州就有希望。”
洛青青美丽的眼眸突然亮了亮,可是又立马黯淡了下去:“可是不写名字,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还能知道回家的路吗?如若不能,收复了灵州,对他们来说又有何用?”
边照寒没有任何迟疑地说道,“陛下要相信将军,将军一定会带他们回家的。”
洛青青看着说起戚湘霖时满脸都是憧憬的边照寒,好像戚湘霖的身上有一种魔力,像新生的绵草,也像刚散开的腾云,一切带来的都是希望和熹微。
可是对于戚湘霖,洛青青却无话可说。她盯着那处坟包良久,摇摇头翻身上马,“走吧。”
没走多远,这条无人看管的荒芜之地就到了尽头,尽头有一块石碑,上面有大楚的文字,也有胡羌的文字,只不过前者较新,后者陈旧,但是都有一些年头了。
洛青青念出了石碑上的中原文字:“边将军坟。”
她转头问边照寒:“你认不认识胡羌的文字。”
边照寒说:“胡羌上的文字,大抵也是这个意思。这或许是胡羌和大楚的百姓共同为边将军立得一块碑吧。”
洛青青笑了笑,“这样说来,如果边将军最后没有被降罪,想必也是功成名就,美名一件。”
“人老了,总是会糊涂的。”
边将军的石碑旁有一株杨柳,不知道是谁放上去的。洛青青看了看,本来想折起来,最后却还是放弃了。
“陛下不是要折一支杨柳给将军吗?”
“把它留下来,陪陪这些石碑吧。”洛青青摇摇头,“一路走来,连个绿意都没有,也怪寂寞的。”
那时洛青青并不知道,戚湘霖喜欢杨柳,是因为他看不得将士们那一双双思乡情怯的眼睛,还有便是,他的一份牵挂也跟随着去了京华。
因为路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并不尽人意,所以最后洛青青抵达戚湘霖的营帐的时候,说好的青梅酒和杨柳,最后变成了空手。
没关系,洛青青想,受伤的人不宜饮酒,戚湘霖不会介意的。
正这么想着,突然一只箭从洛青青的肩膀处擦过,不远处就有将士在高声问话:“什么人!”
果然,边照寒就是最方便的一张通行证,“是我!都不认得了吗!”
边照寒常年跟随在戚湘霖的手下带兵,只要是有一些年头的老兵都认得他,将士立马收起了弓弩,喜滋滋地跑过来:“边统领!你怎么来了!”
“好小子,反应倒不错。”边照寒转身看了一眼刚刚射出来的那支短箭,擦着洛青青的肩膀而过,却又十分有分寸地没有伤人分毫,看的出来戚湘霖练兵有素,可是下一秒,边照寒的眉毛便严肃地扬了起来:“但是你可知,刚刚射到的是陛下!”
将士的笑容立马收敛了起来,低头说道:“可是陛下,并未告知,属下这才……”
“不妨事,”洛青青无心计较,戚湘霖手下的将士,哪怕再来一次,那只箭也同样会射过来,她问射箭的将士,“你们将军在哪?带朕去见他。”
可是令洛青青没想到的是,戚湘霖居然给她吃了一个闭门羹!
自己是给戚湘霖脸了是不是?当初是谁写了封信回来说想她了?
洛青青被戚湘霖的这一番操作弄得火大,“戚湘霖,你是不是有病?”
“快点给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