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时空。
所有的世家之人,包括着杨玄感没有想到。
本来是他们针对李世民和李渊的一场朝会,但是反过来的,却是成了刘彻对他们下手的一此契机。
刘彻的言语中,并没有提及那军事机密被泄漏一事。
但所有的人,心中都已经是跟明镜一般。
他们那位大隋的天子,又怎么能不知道此事?
而此番,只不过是借着这隐户之事,前来敲打罢了。
毕竟。
从先皇之时开始,世家为了逃避大量的税收,从而隐匿户口,本就是都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甚至,这是无论世家,还是朝堂上下。
甚至是天子,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这,也成为了双方的一种默契。
虽然知道,但是却没有人会去触及。
直到今日。
“臣……臣……”
在刘彻的高压下。
杨玄感额头带着冷汗,想要说些什么。
半晌,却是再也说不出来。
而这边。
刘彻眯着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杨玄感,是一字一句道:“杨玄感,你是礼部尚书。”
“朕命你,协助樊子盖,调查此事。”
一面是说着。
刘彻的语气也是愈加的冰冷,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要将杨玄感整个人直接的洞穿一般:“而你,一定要给朕一个完美的答复,明白了吗?”
几乎是明示的话语。
瞬间便是让杨玄感以及殿中的世家官员们明白了。
这是一场交易。
或者说,是他们此前行事的一个代价。
这个代价,是他们无论如何,也必须付出的一个代价。
这边。
杨玄感低头,牙关紧咬,整个人的脸上满是不甘之色。
但是到了最后,却依旧是只能低下他的头颅,满是不甘的说了一句:“微臣,知道了。”
而此番。
听得杨玄感之言,刘彻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是将目光,径直的望向东北方向。
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是朗声道:“再传朕之意。”
“此战,无论胜败,皆由李渊及李世民一力指挥。”
“旁人,无论何人,若要干扰其作战。朕,绝不轻饶!”
……
而此刻。
辽东,辽河之旁。
李渊深呼一口气,看着前方广阔的辽河,整个人的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可以说。
他知道,这一战,维系着的不单单是他个人的荣辱。
甚至,还是李家上下满门的身家性命。
所以。
这一战,他和李世民只能胜,而不能败。
这边。
以他这征北大总管的命令,隋军将士在这段时间抵达了辽河之后。
已经是开始修筑浮桥。
营账之中。
正当李渊在思索之际,几人匆匆而至。
“大总管!”
“将军!”
齐齐的几声呼喊,打断了李渊的思索。
他连忙是抬起头来,见得来人,是连忙招呼着他们坐下:“麦将军,钱将军、孟将军,你们来了?”
“快些坐下!”
来人不是别人。
正是跟随李渊和李世民一道是前往征讨百济的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人。
随着众人纷纷列坐,这边的李渊深呼一口气,便是朗声道:“诸位,如何情况如何?”
李渊一句询问。
这边众人相视一眼,便是朗声道:“启禀将军,以将军之令,我军将军在抵达辽河之后,便是开始在辽河西岸,架设浮桥。”
“如今,浮桥已必;只待得将军一声令下,便可以随时发动进攻。”
说着这些的时候。
那资历最老的麦铁杖深呼一口气,紧皱的眉头证明了他此刻心中的犹豫。
而李渊看出了麦铁杖的心思,便是点了点头沉声道:“麦老将军有何言,但说无妨。”
麦铁杖这才是摇了摇头,沉声道:“将军,非是末将违抗军令。”
“只是我们出征之时,陛下便已有言,此战乃是剿灭百济。”
“而如今,我军主力,却尽数囤积于辽河,将要攻打高句丽……”
“恕末将直言,如此违背圣令……”
“便是战胜高句丽,恐怕我们也是徒劳无功……甚至,若败于高句丽之手,我等怕皆是……”
话还没说完。
这边的李渊却是朗声大笑,看着麦铁杖等人脸上的担忧之色。
很明显。
他们此番前来,皆是为了此事。
而李渊却是摆了摆手,并没有说些什么。
只是直接的取出了一纸诏令。
“诸位且看,这是何物?”
麦铁杖等人不由得为之一愣。
连忙是从李渊的手中接过了诏令。
“便宜……行事……?”
仅仅是瞬间。
众人猛然抬头,看着李渊的眼神,已经满是惊讶和诧异。
自家陛下的性格,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别说是如同此刻这般,准许他们便宜行事了。
在以往的时候。
对于出征的部队,分成几队、粮草如何运输。
甚至连攻击队列,他们那位陛下都恨不得是亲力亲为。
眼下的情况,换作了以前,简直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过的事情。
憋了半晌。
他们愣愣的看着面前的李渊,也只能是说出一句:“将军得蒙圣眷……我们当真是佩服。”
而李渊只是朗声大笑。
他如何能不明白。
哪里是他李渊得蒙圣眷?
这一切,都还不过是靠着他那个如今年不过十四岁的孩子罢了。
感慨间。
李渊这边,摆了摆手,是不住笑道:“便以此前计划行事吧。”
眯着眼睛。
看着依旧是有些犹豫的众将,李渊是一字一句道:“你们放心,只要以我们的计划。”
“百济,必为我大隋囊中之物。”
……
于是乎。
不过一日。
辽河东岸。
“将军,那隋军当真是开始渡河了!”
那高句丽的守将听得此言,只是咬了咬牙:“不必你说,本将还不瞎,自然是看得见!”
说完。
便是转头,朝着一旁的斥侯喝道:“可曾知道,这攻我辽河的隋军,到底有多少人!?”
那斥侯没有丝毫的犹豫。
听得这守将之言,便是朗声道:“启禀将军,经过多日打探。”
“这辽河对岸的隋军,其人数应当不少于十七、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