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李渊之言。
李世民笑了笑,并没有说些什么。
反倒是这边,李渊在再三思虑之后。
还是拼命的摇了摇头:“世民,还是不行,还是不行!”
一拍手,李渊是坚持道:“我知道你是使得疑兵之计,但若如此。”
“无论是胜还是败,你我皆必受那群臣弹劾。”
“轻则罢免,重则……”
李渊没有再说些什么。
但是他所说的那些,李世民又如何能不明白呢?
毕竟。
他们这往轻了说,是临时改变战略部署。
但是往重了说,那可就是临战抗命啊。
这无论是在哪里,都是死罪一条。
然而这边。
李世民却依旧是笑道:“父亲,我知你谨慎。”
“然而我们行事之前,不都已经向陛下禀报了么?”
李渊苦笑一声:“向陛下禀报又如何?”
“陛下恐怕也不会应得此事……”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他的目光中带着精芒,径直的望向洛阳所在的方向,是一字一句道:“不,陛下会答应的。”
李渊皱着眉头,还想要说些什么。
然而不过片刻。
便有斥侯在营帐之外,大声呼喊道:“洛阳急报!洛阳急报!”
一句之后。
李渊下意识的抬起头来。
却正好是对上了李世民那嘴角愈加明显的笑意。
于是乎。
又是一月之后。
百济西海岸。
高句丽王高元和百济王扶余璋看着已经严阵以待的高句丽和百济联军,嘴角都是洋溢着灿烂的笑意。
这边。
扶余璋转头,看着一旁的高元,脸上满是感激之色,朝着高原拱了拱手,是笑道:“此番,承蒙高兄驰援。”
“否则,我百济恐怕是不保啊!”
如今。
扶余璋一想起此事,依旧是有些心有余悸。
他没有想到。
这大隋竟然是真的前来攻打他区区一个百济了。
虽然他也猜得到。
以大隋天子的骄傲。
在三令五申之后。
他们高句丽和百济依旧是选择攻打新罗。
必定是会引得那位天子震怒。
然而他当时想的就是,毕竟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儿的顶着。
再怎么说。
大隋要攻打,也是攻打高句丽才是。
他百济何德何能,承蒙大隋这么看得起?
但是他没有想到。
这大隋,还真他娘的吃饱了没事做。
如此兴师动众的,要来打他一个小小的百济国。
当听得这个消息的一瞬间。
他扶余璋都快要绝望了。
毕竟,他知道以他区区百济国的国力,如何能抵挡得了强大的大隋呢?
然后。
他没有想到。
就在他得知隋军动向的不过区区几日之后。
面前这位高句丽王的使者便是来了。
而且,二话也没有说,便是派来了援军,驰援百济。
这边。
听得扶余璋这个百济王之言。
高元只是轻轻的笑着:“你百济和我高句丽之间,互为兄弟之邦。一荣则荣,一损俱损。”
“如今兄弟有难,我高句丽岂能不相帮?”
“唇亡齿寒的道理,我高元还是懂的。”
话虽然是这么说着。
但是高元的话中,到底有几分是真,有几分是假,可就值得商榷了。
而扶余璋自然是也都明白不过了。
他看着那下方,远远多于己方的高句丽大军,神色间也带上了一些忌惮。
可以说,他自然是知道,他们百济和高句丽之间那所谓盟约的脆弱。
将如此之多的高句丽大军,引入百济国内。
可以说,对于百济而言,也是无异于引狼入室之举。
然而,扶余璋明白,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他已经是别无他法。
若无耕犁,仅仅凭借着他们百济,是绝对不可能是大隋大军的对手。
而就是在此时。
“报!”
两声呼喊。
一前一后。
代表着高句丽和百济的斥侯,几乎是同时来到了扶余璋和高元的面前。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皱起了眉头。
“何事禀告?”
随着两人的询问。
那高句丽和百济的斥侯,没有丝毫的犹豫。
便是将密报呈上。
两人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是仔细的查看起来。
仅仅是瞬间。
那高元便是面色大变。
顾不得身为一国之王的仪态,将那斥侯直接提了起来:“你是说……”
“那大隋大军没有攻击百济的意思,反而是朝着辽东而去了!?”
说着这些的时候。
高元整个人的瞳孔猛缩,便连呼吸都是变得粗重了起来。
他如何能不知道此话到底是代表着什么意思。
要知道。
那辽东之地,正是大隋和高句丽的交界之地。
大隋的大军,想要进攻高句丽。
主要要两条途径。
一条,便是通过辽东,渡过和高句丽交界的辽河之后,从陆路进攻高句丽本土。
而第二条,则是由北平郡,渡海从水路登录,再长驱直入,直接进入高句丽的腹地。
如今。
隋军领军入得辽东,分明是要进攻他高句丽的架势。
一时之间。
高元这个高句丽王听得此言,可谓是方寸大乱。
反观一旁。
那百济王扶余璋听得此言,心中却是一喜。
然而表面却并没有流露,而是“沉思”片刻之后,径直询问道:“高兄,这会不会是那隋军的调虎离山之计?”
“我听说,那隋军将军用兵,极为的阴险狡诈,捉摸不透。”
“此番调兵辽东,会不会是想要吸引高兄你引兵回援;实则是暗渡陈仓,再攻我百济?”
一句之后。
高元是狠狠的瞪了扶余璋一言,言语间哪里还有方才的从容:“扶余兄,你这话说得倒是轻巧。”
“若我军不回援,则那隋军干脆趁势渡辽河,而攻我高句丽,又待如何?”
高元身为高句丽之主。
对于中原那个庞大帝国的实力,自然是非常知晓的。
虽然他高句丽在周遍,也算得上是个庞然大物。
人口数百万,带甲之人,更是多达数十万之多。
然而,和大隋相比,却依旧是有如云泥之别。
若隋军当真是北上辽东攻高句丽,凭借他此刻布置在辽东的兵力,根本是绝难抵挡的。
对于他们高句丽而言,这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