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味道真不错。”白日庭抬眼赞南子凉,神色如常,看不出是故意装出的。
南子凉舒了口气:“白大哥什么时候学会吃辣了?我认识你的时候,你可是不吃辣的。”
白日庭笑道:“是在边塞的时候,边塞的夜里可是很冷的,每到夜里,我都会饮一壶烈酒暖身亦或吃些辛辣的食物,慢慢的也就吃习惯了,更何况以前我只是不想吃,而并非是不能吃。”
南子凉放下茶杯,看来她也不用单独再为他单独准备一份晚膳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吃起来,阿米用不惯筷子,都是南子兮烫熟了喂给她。
晚饭吃完,大家对下丘的古董羹给了极高的评价,小祥子抹着油嘴儿笑道:“这南朝的古董羹真是好吃,叶姐姐你要开个酒楼,专门卖这古董羹该多好,那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吃了。”
“你这孩子,就知道吃。”老刘笑着啐他。
南子兮被小祥子这么一提,倒醒悟过来:“对呀,我们为什么不开个店来卖古董羹?这里可是没有什么人会做这南朝美食。”
南子兮对着南子凉眉开眼笑,兴高采烈地道:“不如我们就开一个小店,专门来卖古董羹?”
…………
……
南子兮既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南子凉自然没有理由不去支持,开一家古董羹店比开一家绣庄容易了许多,只需选好店面,请刘爷爷帮忙做了十几张下丘桌,买上几十口铜鼎与炭炉即可。
南子兮每日在家里配好料就送到店里给伙计炒料,开张的前三天,免费让百姓试吃,三日之后便客似云来,因为实惠,又合平关人的口味,所以每天都忙不过来。
很快古董羹的名气,就在平关打响了,不但吸引了本城的百姓,连南来北往的商贾,也时常慕名而来,排队等位。
而绣庄的生意,也一日好过一日,在白日庭的建议下,南子凉将古董羹店里的伙计们都换上了绣庄的衣服,除了统一好看还方便他们做事不束手束脚,同时也为绣庄做了宣传。
叶楠这个名字,在平关逐渐有了名气。
总之,她们的生意都做得稳当极了,南子凉也正在琢磨再开一家店,这间店她准备搞得奢华一点,面向那些达官显贵。
这一日,南子凉照例在绣庄巡店,忙完之后,便与阿米一起下棋,阿米下了一次后,就喜欢上了下棋,每天晚上都要拉着南子凉陪她下棋。
除了南子凉,阿米谁也不亲近,大概是对新环境有种陌生的恐惧感,这也是南子凉费心思逗她高兴的原因。
王昌敲了敲门,站在门口:“东家,有位老爷要见您。”
“哪位老爷?”南子凉没抬头,拈起珠子,黑子落地,引来阿米懊恼的惊呼,她不由笑了。
“他没说,只说是东家的旧识。”王昌道,“东家要见他么?”
“旧识?”南子凉怔了一下,脑子里转了一圈儿,以前没认识什么特别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