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吐蕃情况差不多的突厥,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突厥可汗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放弃,而是一边奋起反抗,一边派人去长安求救。
无论怎么说,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长安王,大唐都不会对自己见死不救才对的。
但是他能求救,其他人就能截杀,阿史那玲珑嫁到长安,突厥所有部落的人都是知道的,自然不会让他们轻易的请来救兵,几个部落联手,在边关布下了天罗地网,所有求救的信使,没有一个能活着踏入大唐的边境。
等到颉利可汗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再做反应了。而且这次围攻的人也太多了,几乎剩下的部落全都来了,阿史那部落的人,根本就不是对手,要么投降,要么被歼灭。
转眼间,颉利可汗的营帐已经被团团围住了。
而且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想要说话的意思,毕竟颉利可汗生擒活捉之后不好处理。
留着吧,万一还有效忠他的人搞事呢。而且还可能有人回去大唐通风报信、现在围攻的各部落可不是一条心的。
直接干掉,就算大唐发现,派人来询问,也可以随意的编造个谎言应付过去,什么生病,病死了,意外被狼给伤到后病死的,随便怎么编都行。
所以,几个部落的首领,几乎同时下令放箭。
无数的弓箭将颉利可汗的营帐扎成了刺猬一般,而里面的颉利可汗包括可汗的妻子央可敦以及其他的妾室,直接团灭。
随后营帐被一把火给点燃。
几个大的部落开始商讨如何分配阿史那的这片牧场,而且他们之间也是心怀鬼胎,不怀好意。
现在谁手里的牧场多,谁就能赚大钱,他们是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和平下来过。
大唐的探子也把消息传回了长安,当李世民听到说突厥内乱,颉利可汗身死之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他出兵的理由都不用找,对方自己送上门了。颉利可汗是大唐册封的,现在他们以下犯上,这是要干嘛?
而且,颉利可汗可是自己大哥女人的父亲,换句话说,那是自己嫂嫂的亲人,竟然被贼人给杀害了,自己替亲人报仇,天经地义。
虽然正经的说起来,自己的嫂嫂,只有郑观音一人,其他的那些侧妃妾室可担不起这个称谓,但是和开疆拓土比起来,自己降一点辈分又算得了什么?
有了决定后,李世民一边派人去长安王府传达这个悲痛的消息,另一边已经开始考虑派谁前去平乱了。
这次肯定是不能还让尉迟恭去了,不然其他的武将怎么想?
朝廷,不但文武之间要平衡,就是文臣和文臣,武将和武将之间,同样需要平衡。
最终,李世民选定了一个新人武将,军神李靖的弟子,薛礼带兵前往。
长安王府
当阿史那玲珑听闻噩耗,当即就哭晕过去,虽然她和颉利可汗的关系并不亲,毕竟这个时期,很多国家都是重男轻女,家里的女儿很少有被看重的。
但是她和母亲可是十分的亲近的。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李建成自然也是要表示表示的。
虽然说,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提出的计谋导致的,但是为了大唐的发展,再来一次的话,他还是会这么做的。
李建成亲自跑了一趟皇宫,当着百官的面,请求皇帝出兵平叛,说完,还用了只有李世民能看懂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李世民心知肚明,刚好自己也决定好了出征的人选,也想问问李建成的意见。
听闻是薛礼后,李建成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这位牛人带兵去,就算没有火枪兵也能够势如破竹地把战乱中的突厥给横推了。
回到王府,阿史那玲珑已经苏醒了,当丫鬟说王爷亲自去了皇宫,请求出兵后,感动得无以复加。
半个月后,管家忽然来报,门外有人求见李建成和次仁央宗。闻言,两人都有些惊讶,每天来找李建成的人不少,但是来找次仁央宗的可从来没有过。
不过听闻是从吐蕃来的后,两人才恍然大悟,以为是松赞干布派人来送书信了,就带着次仁央宗来到了门房处。
“王兄,王嫂?”次仁央宗看着两人,惊讶地喊了出来。她怎么也想不到是这两位过来。
正常情况下,一国之主是很少回去别国的,万一被扣下了就好玩了。
而且国主还可能是出使,访问,但是带着王妃的,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李建成听到次仁央宗的话,再次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吐蕃的雄主,不过对方并没有传闻中的那种英姿勃发,雄心壮志的样子。反而有些颓废和苍老。
不过次仁央宗都确认对方的身份了,他自然不会就这么在这里接待两人,连忙请他们进来,然后先是让人伺候两人洗漱。
毕竟商人可不会在路上停留太久干洗澡之类的事情,少在路上消耗一天的时间,就又可以多跑一趟。
松赞干布一个乘车的,自然也不好让商队专门停下来等他们。所以两人已经很久没有洗澡了,再加上做的是拉羊毛等货物的车子,身上的味道可想而知。
等他们清洗之后,李建成也安排好了酒席给两人接风。席间,也听到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原本以为还需要一两年时间才生效的计策,没想到竟然接连地生效了,突厥和吐蕃几乎同时内乱,两位国主,一是一逃。
那么自此,周边已经没有能够威胁到大唐的敌人了。下一步就可以考虑让新罗也并入大唐,接金德曼回家。至于更远处的欧洲,虽然那边也有几个大国,但是他们还是在冷兵器时代,面对成建制的火枪,根本就翻不起浪花。
把两人安顿好后,李建成又一次进入了皇宫,因为松赞干布的速度快,甚至现在大唐的探子都还没有把消息传递过来呢。
李世民听到李建成说了吐蕃的情况,并且听闻松赞干布已经逃到了长安,自然是十分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