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虽然金德曼依旧没有出月子,但是她还是召开了一次朝会。大臣们都是一脸懵逼的匆匆赶来上朝。
不过,一进入宫殿就更懵逼了,因为在金德曼女王的身边,还加了一个座位,一个男人体态轩昂的坐着。
之前保护金德曼去长安的大臣认出来了这个对新罗帮助甚大的男人,不过现在也不是他来问好的时机,所以只是对着李建成点了点头以示恭敬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站好。
李建成看到有人和自己打招呼,自然也是回应了一下,虽然并没有认出来他就是把金德曼送给自己的那位。
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之后,金德曼从王座上站了起来,对着大臣们介绍道:“朕身边这位,就是大唐长安王殿下,同时也是朕的夫君。”
“吾等参见亲王殿下。”大臣们也马上对着李建成恭敬的弯腰行礼,虽然早就知道女王有一个男人,还是大唐的王爷,这次终于算是见到真人了。
随后,金德曼开口说道:“王爷有话要说,尔等需认真听好!”随后,她就坐了下来,然后柔情的看着身边的李建成。
“咳,本王这次前来,原本只是为了看望德善女王,不过在来的路上,也见到了新罗的百姓们,虽说生活还算不错,但说不上富足,本王甚是痛心啊。”
李建成的话,让一些一心为民的大臣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认为这是在点自己呢。
而一些虽然心里有百姓,但是更多还是更关心自己的大臣心里有些不屑,你虽然是女王的丈夫,也算半个新罗贵族,但是百姓和你有一毛钱关系吗?
当然这话是不敢说出口的,不然上面那个被儿女情长冲昏头脑的女人,绝对会炸毛的。
谁听过在一个国家上朝的时候,带家眷过来的?果然女人就是不能成事。
“新罗与我大唐一衣带水,大唐也愿意尽力地帮助新罗发展,但毕竟不如一家亲……巴拉巴拉……”
李建成站起来说了半天,一直强调自己为了新罗的百姓好,为了新罗全国人好。
直到最后,一句话让朝堂的大臣议论纷纷:“所以,不如将新罗直接并入大唐,这样,新罗的百姓就是大唐的百姓,而诸位,也都是大唐的臣民。”
说完之后,李乐成就座了下来,看着大臣们互相商议。
“长安王,臣有话说!”曾经护送金德曼的大臣站出来说道:“敢问长安王,你这话,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大唐陛下的意思?如果我们不同意,大唐是不是要派兵攻打新罗?”
“这是本王的意思,当然陛下也是很欢迎新罗投入大唐怀抱的。至于拒绝之后,大唐也不会出兵的。这只是本王的一个建议。诸位要知道,现在的大唐发展速度,超越周边国家少说也有百年,诸位想要继续当官的,到了大唐也可以安排,毕竟你们也有管理百姓的经验,到时候可以管理更多的百姓。不想当官的,可以考虑来本王手下办事,至少一生富贵是少不了的。”
李建成说完,原本有些安静的大殿里又响起了议论声。
李建成给的条件很高了,毕竟在新罗当个大官还不如在大唐当个不大不小的官权利大呢,新罗总共才几个人?
而且不想当官的,还可以跟着李建成。虽然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见李建成这个人,但是这个名号,现在一出门,到处都能听见看见。
李建成手下的商号,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还有很多贵重物品经营。他一个人一年的收入,怕是都要超过新罗全国好几年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想到,现在新罗的周边,靺鞨已经无了,现在是大唐的领地,再往西一点的突厥,已经内乱,而且听说大唐已经出兵替长安王妃的父亲颉利可汗报仇,估计突厥也马上要凉。
原本新罗的邻居百济,更是早几年就在大唐的帮助下被新罗吞并了。
换句话说,除开新罗这片弹丸之地,这里全都是大唐的领土,现在因为长安王和德善女王的关系,新罗还能存在,一旦两人百年之后,大唐的国君真的还会在乎这点情谊,留着新罗?
早晚都是要被吞并的,那还不如现在就投靠过去,还能为自己一家老小谋求一些好处。
也不是没有人反对,不过还没等李建成说话,就有人拉着对方到墙角去劝说了。
“老大人啊,现在新罗全国上下,用的都是大唐的物品,一旦大唐断了这些供应,你让百姓们怎么办?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百姓考虑吧。”
“是啊大人,女王陛下既然带着长安王过来,那肯定就是自身已经同意了,王室都不反对,咱们当臣子的上来唱反调真的好吗?”
“这……”
本问的哑口无言的老人,依旧不死心的回到了位置,然后看着李建成问道:“长安王殿下,老朽有一问,如果长安王的回答能让老朽满意,那么老朽就不再反对。”
闻言,金德曼脸上出现了一丝愠怒,刚要说话,就被李建成给拉住了手,随后看着老人问道:“这位大人请问。”
“新罗归并入唐,新罗千年的历史是不是就化作虚无了?”
这个问题有些夸张了,新罗就算从传说时代算起,到现在也不过才七百多年,如果从定国号新罗算起,更是才一百多年。
不过对方的问题,李建成也听明白了,随后朗声道:“这点大人无需担心,即使新罗并入大唐,也只是取消了国号,但是新罗的历史一样可以保留下来,原新罗国址依旧是新罗人生活管理,包括百济,高句丽遗民,以后统称朝鲜族,大家同属一个国家,但是兄弟民族!新罗的风俗习惯也无需改变太多。”
一般来说,干掉一个国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毁灭了他们原本的文化体系,这样过上十几年,基本就被同化了。而李建成提出的这种形式,还是第一次听说,让新罗的官员都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