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
在俄罗斯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哥萨克骑兵以衣着鲜亮而著称,其坏名声也同样如此。
他们过着游牧般的,半自治的团体生活。俄国大草原上的这些野性十足的骑手,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哥萨克人是极其优秀的轻骑兵,他们青睐的武器是长矛。
拿破仑曾说过: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他们是出色的轻骑兵,但他们不守纪律,也不愿下马作战,从而限制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发挥。他们对老百姓冷酷无情,以致整个欧洲,无论敌友都对他们恨之入骨。
当各路援军驰援温都尔汗的时候,博克多汗另外派出了一支秘密分队,这支分队的使命就是找到哥萨克,并且以重金雇佣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出击,以保证可以全歼李焕文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博克多汗也是听说过的。
最近哥萨克骑兵中有一支以彼得罗夫为首的分队,正愁瞌睡的时候,就有人送来了枕头,于是,立刻欣然赴约,这一次,他带来了自己所有的人马。
一百骑兵!
这一百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力几乎可以横扫整个战场,况且,现在的战场上的形势对于他们则更为有利。
塔克不敢回温都尔汗,而是直接带着人尾随早已败退的桑鲁奔往了呼伦贝尔,温都尔汗此时几乎成为了无主之地,李焕文只要率军紧逼,则完全可以占领了它!
可是,就在此时,临战倒戈的多罗显然却并不赞同他的想法。
多罗将部队堵在了通往温都尔汗的道路上,并且向李焕文做出通告:“北洋军止于此。”
尽管李焕文恼怒不已,但毕竟无力再战,只好暂且准备撤往巴彦城,可是就在全军回转时,忽然斜刺里杀出一阵狂风,那狂风带着彪悍的草原味道,席卷着奔袭而来!
哥萨克的出现,完全打破了多罗的计划,甚至多罗连抵抗都是多余的,一扭头就带着人溜回了温都尔汗,而将李焕文的一两百残兵留给了彼得罗夫。
如果换做初开战之时,或许李焕文的独立支队还能顶上一阵,但是现在,连半个时辰都难了。
于是,两军相接的一刹那,李焕文就已经知道,这一次恐怕是难逃厄运了。
果不其然,哥萨克的凶悍在此时表现的淋漓尽致,将独立支队打的七零八落,将死不死的士兵尽管英勇无比,但终究抵不过以逸待劳的哥萨克。
转瞬间的战场逆转,在这一片不到两公里的地方,翻来覆去的上演,用尸横遍野都觉的不足以形容之,简直是人间炼狱!
一幕幕惨状几乎让李焕文窒息,连党少明一个羸弱书生都砍的满脸是血,更别提刘四毛和陈信马天他们几个了,一个比一个更惨。
“保护文哥突围!”这是刘四毛和李焕文那次战役最后一次交流,随即,刘四毛就被淹没在了茫茫哥萨克之间了。
李焕文边战边退,直到退到巴彦城时,身边已经仅剩受了重伤的李林一个人了。
哥萨克不愧是草原上的毒狼,一旦咬住猎物,至死都绝不松口,李焕文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人继续突围,而这一次则是带上了董未央,两人话不及多说,跨上马便奔逃而去!
突围,其实就是败退,李焕文这一次算是彻底的失败了。
三人两骑冲着西北方奔去,李焕文在大战之前曾经跟兄弟们有约在先,一旦战事不利,则在五十里外的一个小丛林里集中,现在看来,当初党少明提出的这个建议绝对是正确的。
傍晚作战,夜幕深沉之后,他们才来到了这片小树林里,人困马乏之时,董未央紧急为李林做了战场救护,幸亏李林伤的虽重,但好在不在要害,血早就凝固了。
可是,在预先交代好的地点等待了三四个时辰,却依然不见有任何人前来,李焕文不免的心中逐渐紧张起来,来来回回的在原地走着。
“他们难道都战死了吗?!”李焕文不敢相信这个猜测,他使劲的摇摇脑袋想要摆脱它,可是,每当自己闭上眼睛,那些个生死兄弟们的面孔总会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此行注定如此,司令别在挂怀了,陈信他们一定能突出重围的。”董未央其实很明白李焕文的意图,从一开始孤军深入,到现在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引起蒙古人的愤怒,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可理解。
但是董未央却明白,李焕文所作的这些,都是为了当初的一个信念,那就是带着兄弟们将来可以在大漠里找到一处属于自己的天地。
只是,现在,兄弟们生死未卜,他心如刀绞,这决然不是自己的设想!
正思酌间,忽听远处一阵马蹄声,李焕文先是面色一喜,随即却猛然按住董未央,两人连带着昏迷的李林躲到了树林深处!
“是哥萨克!”
哥萨克骑兵的机动性在这个时代里几乎是超越机械的,并且他们凭借着敏锐的草原嗅觉,彼得罗夫认为,李焕文一定躲在这个小树林里。
于是,整个哥萨克骑兵队将小树林包围了起来,并且展开了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