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的项目主体,怎么也得五年。
候车大厅这块,必须得提前竣工,保证使用。
王韬对工期管控得严格,这些年积攒的先进器械,都投入到了火车站使用。
尤其是王韬接受高成集团以后,对农民工这一群体格外照顾。
总包下面的农民工,一律按月发工资,一改工程上年底结账的规矩。
甭管省城市场上技术工种多稀缺,高成集团一定能招到更好的木工,钢筋工,泥瓦工等各种工种。
至于跟着分包干的农民工,分包年底敢不给他们发工钱?
只要人找到了高成集团,王韬大手一挥,直接让自己的财务给人家把工资垫付了。
然后找分包要账,还得加利息费。
那些个老板,也就躲躲这群农民工,王韬永远能找到他们。
九四年初,高成集团成了省城建筑企业的一哥。
同样的房子,高成集团的期房暴涨。
王老板的信用,早就被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们传了出去。
分包们对王韬又爱又恨。
他们要仗着王韬赚钱,又想压榨点农民工的血汗钱。
王韬这人钱和事不差他们的,但是他们不能坏了王韬的规矩。
否则王韬索赔起来,保证能让他们白干一年,裤衩子都得赔掉。
高成集团的那群老顽固,有三个已经被王韬踢出了管理队伍,只能按股分红。
剩下的孙富和邹大鹏,敢怒不敢言。
王韬给管理层大换血没等换完,市里的表彰又下来了。
省城认可的放心建筑企业,对王韬接下来的拿地,招商工作助力十分大。
高嫣然想做自己的卫生用品厂,期初王韬是想在乡镇盖工厂,节省生产成本。
但是高嫣然这回是要玩真的,凡事亲力亲为。
王韬算不上离不开媳妇,但要是长时间俩人分居,让他怎么平衡自己的荷尔蒙以及需求?
东山市那边,以及有不少乡镇领导跑到省城来找王韬回去办厂了。
王韬最终还是选在省城周边的镇子,买了一大块地。
按照城市规划来看,省城早晚得不断扩建,将来工厂和地的价格早晚翻数倍。
反正从王韬家,到未来的高成纸业,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王韬是个规划能人,火车站这边初始工作完成,打桩设备和一起地基用的器械,麻利地转到郊区。
厂房和所谓的职工家属楼,立刻就应用上了。
老赵家已经被六七层楼包围了,虽然他们有水有电,可白天的噪音以及粉尘。
还有夜晚风吹过建筑发出犀利的声音,让老两口苦不堪言。
赵老太太最终在房梁上,用一根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省城迅速流传了一波迷信的色彩。
不少人都认为,赵老太太的死,一定跟高成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赵家当家人受不了心里压力,没多久追随老伴而去,省城还专门调查了一番。
老两口确确实实都是自杀,完全没有立案的必要。
可三人成虎,王韬化身嗜血修罗,顺我者昌,逆我者王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