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在老村长的鼓舞下,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哪怕薅了王韬的羊毛,其实都还是王韬的衣食父母。
毕竟庄里妇女爱占便宜,那些量足的成块布料,大多被她们买了去。
各地的蔬菜贩子,已经开始在小王庄收菜了。
唯独王韬的大棚,从来就没打开售卖过。
不少菜贩子都趴在王韬家的大棚往里看,谁都清楚,王韬家的东西肯定会比其他人家要好。
王韬还没想好这批草莓是直接拿到市场上去,还是通过领导内部送礼露面。
还是后者更能提提这些草莓的身价。
草莓到了需要精心呵护的关键阶段,王韬已经没精力再管王家商店。
李娇娇接替王韬每天去商店收货款,再存到镇信用社里。
王韬打算开春用这笔钱,去南方进一些时新的货物回来。
虽说乡民们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可一家商店只有三种商品,确实说不过去。
王韬的大舅母,眼看着二舅跟着王韬干活,一天十几块的工钱赚着。
越发气得牙痒痒。
大舅母娘家也是李家镇的,年前回娘家给父母提前购买年货,顺便嘲讽了一番李滑头:“您家姑奶奶现在当着王韬的家呢,哪天兜里不揣着几百块,怎么也没见她回来孝敬你。”
李滑头一听自己那不孝的女儿现在这么发达了,居然不帮衬娘家,还不帮他养活小儿子,顿时火冒三丈。
李滑头赶着驴车到了平安镇王家商店。
他清楚李娇娇是化肥厂食堂的采购员,基本上下午买好明天的菜,就会去商店收款。
透过王家商店的玻璃,能看到李娇娇正坐在收款桌那儿数钱,那些零碎的毛票,估计都不止一百块。
更别提还有边上已经捆好的大团结。
眼看着李娇娇把一千多块钱都装进自己勾好的毛线小包里,李娇娇若无其事和店里三个营业员边聊天边往外走。
王家商店出门,马路对面就是镇信用社。
王韬在这贷出过款,同样零钱也存在这里,等开春在做大的使用。
这批便宜布料,王韬赚了十几倍。
尝到了倒腾货物的甜头,王韬打算拿这笔货款做启动资金。
争取在几年内,开一个比市里百货大楼货物还丰富的商场。
李娇娇一出门,就看见娘家的牛车。
警惕地看着四周。
发现李滑头在窗户底下留下了个两个深深的脚印儿,慌得赶紧攥紧身上的毛线钱包。
从小到大,她在生产队赚的工分,假期捡棉花赚的钱,都被李滑头硬抢了去。
一年到头,连个手帕都买不起。
李娇娇到了十六那年,李滑头为了能把女儿多换彩礼钱,才给她做了第一件白底碎花衬衫。
连冬衣,都是里面穿哥哥不要的旧货。
李滑头虎着脸骂道:“谁家嫁出去的姑娘,要过年了,不给娘家老爹买年礼?”
李娇娇一听就是来要钱的,直接说:“礼物自然要送的,忙过这几天我去你给买酒去。”
李滑头把脏兮兮的手往前一伸说:“不用那么麻烦了,把钱给爸,爸自己去买。”
李娇娇抽出五块钱说:“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也就给老爸买一壶酒,这五块钱够你买两壶了。”
李滑头顿时恼了:“你个白眼狼,我白养了你那么大,把你兜里的钱给老子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