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这一举家搬迁,宋家果然耐不住性子了。
看似王韬惹不起躲了两年。
宋厂子是真得不敢明目张胆嘚瑟。
唯恐再让王韬抓住把柄,宋老大也保不住他。
高校这一开学,王韬携家带口地搬走了。
勒紧裤腰带过了两年穷日子的宋厂子,按捺不住了。
哪怕东山市钢铁厂已经山河日下。
东山市本地的两大主力建筑商,高大壮和王青山都不用东山市钢铁厂的钢材。
可国家的调配任务,还是会落到东山市钢铁厂的销售清单上。
刘厂子现在是东山市钢铁厂的副厂长,那停职许久的宋厂子,又因为过去工作能力突出,回到了厂长这个关键的领导岗位。
刘秘书有气不敢撒,他惹不起宋老大。
这二年刘秘书可没少给王韬送礼。
从各种精品茶叶,到市里批地的手续。
王韬两年前就承诺了,宋厂长至死不放东山市钢铁厂的权利,那就让东山市钢铁厂彻底一蹶不振。
这二年王韬也做到了。
老高的项目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在东山市拆迁盖楼。
一个高成集团,就提高了安城钢铁厂的销量。
无论市里领导怎么找老高送礼,这货只一句:“我不能不照顾我姑爷的销售处,本市钢材质量一般,价格又没有优势。”直接把人家怼了回去。
高嫣然上了大学之后,功课明显少了很多。
下午没课的时候,常和王韬在省城的街上溜溜胎。
东山市的百货公司,现在已经濒临倒闭。
百货公司繁琐的购物流程,以及营业员带死不活的态度,和死贵的物价最终把顾客都推到高嫣然的百货大楼里了。
高嫣然瞧着省城街道上虽然比东山市热闹。
可所谓的服装市场,就是几个竹竿支撑起来的塑料棚子。
高嫣然这小脑瓜又活泛起来,她想在省城再开一家分店。
王韬被高嫣然的想法逗笑,公然嘲讽:“哪有省城开的是分店,大地方不一定比小地方好,但是一定比小地方高。”
“咱们可以做连锁,不光商场是连锁,超市也可以办连锁。”
提到连锁,王韬有了想法。
而今人们不在为了吃饱肚子,而感到焦虑。
食品的卫生,口感,以及质量,都已经提上了日程。
街边小摊,往往不如有实体店铺的生意好,就着人们这波认识上来。
王韬打算在省城,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商圈儿。
王韬不是很懂建筑这行,只能忽悠老高。
哪怕王韬肯出钱,又肯提供钢筋,老高这会儿心思都在闺女的肚子上。
就想让这小两口别折腾,安安分分守着小宝贝顺利生出来。
家里又不缺钱,他俩把心思多往孩子身上放一放,省的像他那样。
高嫣然小时候,老高没怎么陪伴,长大了的大怨种,和老高一点儿都不亲。
老高不肯盖,王韬能理解,高嫣然不能。
这不是亲爹耽误她发财吗?
王韬在厨房给媳妇炖骨头汤的空儿,就听见高嫣然正给老高打电话:
“老高,你还想不想要外孙子了?你不给王韬整点活,他天天在家往我身上琢磨那点被窝里的事儿?我可怀着孕呢?扛不住他天天折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