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吃软不吃硬,这几年性子虽然圆滑了些,本性还是那个宁折不弯的王韬。
王韬拉着王有喜,让他坐上自家其中一台小汽车,一起回村里看看。
车里王芯蕊和保姆等的正心焦,见王韬和高嫣然回来,奶声奶气地嚷:“爸爸,你怎么才回来?”
高嫣然把女儿抱怀里告诉她:“爸爸给爷爷奶奶和大妈上坟去了,等你长大了才能带你去。”
高大小姐难得温柔地告诉女儿:“芯芯叫伯伯。”
隔壁春花婶知道王韬肯定会在李娇娇忌日这天回来,早早给王芯蕊做了一套家乡小孩常穿的棉袄棉裤。
王韬的试验田直接把原来的王家大院都扩进去了。
彻底建成了个小小的生态园。
王韬一家干脆住进生态园,现弄点有机蔬菜,摘大棚里培育的新品种水果。
好久没吃过乡下大锅炖土鸡,大锅炖鱼。
高嫣然那平时像吃一点点猫食的,都多吃了一碗饭。
王芯蕊大冬天钻进大棚,彻底放飞了自我。
拿个小篮子,一会儿去摘小西红柿,一会儿去摘草莓。
把她忙了个不亦乐乎。
卫建国已经回了卫家村。
趁着王韬一家回来,卫建国的母亲,带着卫建国正式来王韬家求亲。
这可是让小王庄的乡亲们没想到的。
发达了的王韬,还愿意和农民卫家结亲。
甚至把小王庄的老宅收拾的干干静静,请来了王韬的两位舅舅。
正儿八经按照乡俗,七个碟子八个碗的,款待准姑爷。
卫家带来的礼物,也和乡亲们定婚差不多。
猪肉,花生红枣瓜子这些寻常物件儿。
以及给王萍准备的金首饰,新布料,新棉花。
王跃挑着鞭炮在老宅门口放了一挂,示意王家今天有喜事。
见过大世面的王萍,自然比村里的姑娘大方。
王家院门外整整齐齐停了三辆小汽车。
王韬,高嫣然,王萍,一人一辆。
不少乡亲们只有看着羡慕的份儿。
卫母就是个朴实的农村妇女,还是卖鸭蛋的时候和王韬见过。
而今她满面风霜,王韬也年过三十,过度用眼,王韬也戴上了金边眼睛。
呢子大衣过膝,白围巾干净。
不像个商人,倒是像个知识分子。
卫母都不知道迈那条腿进王家门好了。
卫建国更是连连用眼神向大舅哥表示了谢意。
在王家老宅给王萍订婚,既表达了对王萍婚事的重视,也是对卫建国的肯定和尊重。
王萍学业有成,爱情顺利,满面春风。
回来前王萍和大哥提了,乡下供个大学生,几乎就是掏空了家底儿。
她俩结婚,不要彩礼,也不和家里要嫁妆。
毕竟大哥供姐妹三个念书,已经比寻常人家的父亲付出的还要多。
王韬只笑不说话,今天早上回家时,送了王萍一辆暂新的轿车做贺礼,让她自己开回来。
这会儿媒人和卫家请来的长者都到了。
王韬拍拍王萍说:“我有三个妹妹,最懂事的就是大萍,这些年她对我们老王家付出的不比我少。”
“卫建国,你想好了吗?我王韬的宝贝,你凭什么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