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管理’,说到底就是决策。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可以说,领导者的决策关系着企业的兴衰,甚至存亡。俗话说啊,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领导者做出的明智的决策就是企业成功的一半。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呢,今天的课主要从预测性开讲。作为领导者,必备的一个素质,就是要有先见性,预测性,判断力……”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课。
晓星星坐在第一排,PPT的光投映在她脸上,她认真听着,时不时低头飞速记笔记。
很快一堂课上完,她笔记本上已是密密麻麻的字迹。
林一凡坐在她旁边,本子上也有数行记录。
那天江仰发给她链接后,她雷厉风行就报了名。她目前还没时间复习准备在职MBA考试,因而报了提前班,先上课再考试再上课。
每周六日两整天的课,林一凡过来陪读。课程老师都很和善,并不介意学生带人来听课。
早在拿到课程书籍时,晓星星就提前学习了一些案例,顺带翻阅了很多资料。也是在各方面查阅的过程中她发现,不少新公司都是死于领导者的决策失误。那些血淋淋的事例看得她心惊胆战,更觉得江仰的指点来得太重要太及时。
她现在最需要提高的是作为领导者的素质和实力。她要做的是船长,而不是亲自拿着钉子锤子这里敲敲那里打打的修船工。她要学的,是判断和决定航向。
每一堂课她都带着问题听得分外认真,比上学时还甚。
老师说下课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晓星星伸了下懒腰,发现自己饥肠辘辘,便收拾东西起身和林一凡去食堂吃饭。
今天星期天,校园里学生不多。
正值五月,初夏,林荫道上郁郁葱葱,阳光细碎洒落。清风拂过,树叶的清香沁人心脾。走在其中,恍惚有种回归学生时代的错觉。
在学校的那几年,她和林一凡便是这样每天在下课后一起去食堂。
两人起初都没说话,吹着和煦的风,安静地挽着手了一会儿。
晓星星仰头问:“你在想什么?”
林一凡低头看她:“你在想什么?”
两人目光对视,噗嗤一笑。
她歪头靠在他的肩上,问:“陪我来上课会无聊吗?”
“还好。老师讲的课还算有意思,学了有益无害。”
晓星星心里轻松了些,嘀咕道:“我以前读书的时候要是有现在这么勤奋,肯定能拿国奖,哪儿轮得到你?”
林一凡:“这是智商碾压。”
晓星星佯作生气地在他手臂上拧了几下,他笑着躲开。
前边却碰见了一个熟人,低他们一届的师妹温宜,曾暗地里追过林一凡的那个。
毕业之后,这还是第一次见,没想竟在校园里。
温宜见到他们俩挺讶异的,问:“你们怎么有空跑来学校?”
晓星星星说过来上课,又问她怎么也在。
“我毕业后留校做行政老师了。”温宜说,“不过应该也做不了多久。”
“为什么?”
“我快要结婚了。”温宜不好意思地笑道,“男朋友在外地。”
晓星星这才看见她右手无名指上小巧的戒指。
简短寒暄后就道了别。
待走远了,晓星星自言自语地说:“留校工作这么好的机会,很适合她这种温柔的人诶。没想到居然为了结婚放弃这一切。”
林一凡道:“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吧。”
午饭过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很快下午的课程又开始了。
初夏的午后,气候温暖,令人昏昏欲睡。
人力资源老师在台上讲着枯燥的内容:“企业需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中国老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人性化的管理有助干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积极性。得心者才能在市场上无往不胜……”
晓星星做着笔记。一旁,林一凡拿手撑着额头,闭目睡了。
她瞧见了,也没打扰他。直到某一刻,他一不小心将头歪在了她的肩膀上,仍然安静睡着。
晓星星写着字,抱歉地冲老师笑了一下。老师没介意,继续大声讲课。
下午的课六点才结束,两人简单吃了晚餐后匆匆赶去歌剧院看歌剧。那是一出很有名的歌剧,演员都是人艺的实力派,一票难求。当初林一凡花了很大力气才抢到的票。
打车过去的路上,晓星星突然接到叶辰的电话,说员工小程操作不当,严重损伤了打印机器。现在正安排人联系厂商想办法尽快维修。叶辰也是第一次当老板,不知道出了这么大的失误该如何处置那个员工。
晓星星听到他汇报,脑子也有些懵,问:“机器损伤多大?”
叶辰说:“没法自己修了,得请厂家派人来,估计得拆了换配件重装。”
晓星星脑子一炸,又问了些其他情况。
放下电话时,她脸色很难看了。
彼时出租车已到东四十条环岛,车流如堵,歌剧院就在前头。
林一凡看她一眼,问:“怎么了?”
晓星星脑袋还在嗡嗡响,她竭力让自己平静,道:“底下有人闯祸了。现在公司一团乱,我得回去一趟。”
林一凡愣了一下,没说话,扭头看了一眼车窗外。歌剧院楼上,“北京歌剧院”五个红色的大字在夜幕中格外明亮。
晓星星又歉疚又焦灼,道:“我也没料到突然发生这种事,真的对不起。这票也很难买,歌剧院门口应该有回收票的,你卖一张出去吧。”
林一凡沉默着没说话,像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车放慢了速度,司机师傅问:“停这儿吗?”
“先等等。”晓星星用力拉住他的手,低声哀求:“一凡,是真的出了事。我现在还不知道要怎么处理。你别……”她没说下去。
“没事。”林一凡微吸一口气,人已平静,说,“我先走了,你晚上回家注意安全。”说着去拉车门。
“那票……”
“我会处理,别担心。公司的事你冷静想想,别太着急。”他摸了摸她的头,简短安慰两句,下了车。
晓星星看着他离开,慌乱又忐忑,可也没空再多想,对司机道:“师傅,您继续往前走吧。”
出租车复又前行。
她好不容易冷静点儿,给叶辰打了通电话。可深了解情况后,她思绪又全乱了。
机器损伤很严重,粗略估计至少五万修理费。
现在,公司里所有人都一团懵。
毕竟在这之前,繁星的年轻人们都是以共同创业筑梦的祥和气氛凝聚在一起的。不论职位高低,都跟和学校里同学朋友一样自如亲密,工作也格外卖力。
而今突然爆发重大失误,现实面临的惩罚很可能将公司原有的这种气氛突然打破。
是放过,还是严惩?
同事间究竟是不是朋友,是否还有人情?
晓星星接下来的处理方式将至关重要。
她心急如焚,偏偏一路都是红灯。经过太古里的时候,车还堵上了。这片酒吧区一到晚上就走不动车。
她急不可耐,手机在手里转啊转。回过神来时,已经拨通了江仰的电话。
嘟……嘟……嘟……
没等多久,那头接起了电话,低低一声:“喂?”
“江总,我是晓星星!”晓星星一开口,都没意识到自己焦急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哀哀的求助,“抱歉这个时候打扰你了。但我实在是有急事想请教你。”
江仰:“你说。”
晓星星火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讲完又诉说此刻面临的难题:“……他犯了很大的错误,损失的修理费有好几万块。但他平时又是非常努力积极的一个人,和公司所有人关系都很好。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他。想问问你的意见。”
电话那端,江仰安静听完她一长段话后,只问了句:“你能想到的只有这些?只是怎么处理这个员工?”
晓星星张了张口,一头雾水,她没明白。
但他没接着解释,显然不打算自问自答。
在长时间的仿佛带有重量的沉默中,晓星星被他那无形的压力逼迫得脑子飞转,试探着问:“你是说还有别的问题么?比如,先查清楚……事情怎么发生的?”
他接过话来,道:“出这么大的事,一定能从管理、制度、规程上找到问题。操作机器不会只有一人在场,步骤也是严格设定的。所以,究竟是执行环节出了错,还是源头上的操作规范和章程有问题。公司运转是一个整体。从员工层面看,可以是一个人犯了错。但从管理层面,永远不能只从一个员工身上找问题。这是大忌。”
他那边环境很安静,以致他磁性而沉稳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显得格外清晰笃定,盖过了晓星星车窗外的车马喧嚣与灯火霓虹,她发抖的双手双腿都渐渐平息下来,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耳朵上。
“另外,公司运营到现在,该有清晰的赏罚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了。你前期用待遇、感情、事业、未来和梦想网络人心,让员工自发地主动地工作。这种做法是对的,以后要始终保持。但工作不能只靠自觉,危机感和激励同样重要。竞争和淘汰也极为关键。这几者之间的‘度’,要靠你自己体验和把握。这件事如果处理好了,是管理上的一个契机。”
他说:“清楚了吗?”
契机?
她琢磨着,一知半解,混沌地点头:“知道了。”
江仰:“嗯?”
她愣了愣,明白了这个“嗯”的意思,当场交作业道:“到公司后,先调查,从整体和细节的各个层面把每个环节可能有的漏洞都找出来,根据情况分析再做处理。这是今天要做的事。未来几周要做的事:把公司管理,规程,人事各方面的制度和规则都进行整理和完善,避免下次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也让下次有事发生时有章可循。不至于失了主心骨乱成一团。”
江仰“嗯”了一声,没讲别的话。
晓星星猜测这个回答是令他满意的,她松了一口气,说:“谢谢啊。”
江仰:“客气。”说着,他似乎要放电话了,可临挂断之前,又问了句,“怎么处理,你心里有偏向?”
“分情况。如果不是全责,可能·…放过吧。”晓星星志忑说,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毕竟,十几个人白手起家共同奋斗到现在,朝夕相处,每个人之间都有很深的感情。”
她慢慢说完,等待着他给反应,但他不予置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哦”了一声,也没表明态度。
他淡问:“如果是全责呢?”
晓星星小声道:“会给一些处罚吧……”她不确定地追问,“是你你会怎么处理……全责的话……”
“开除。追责。”
他说得毫不犹豫且风淡云轻,晓星星愣了一下。
“太仁慈,时间久了,威信也就没了。”
晓星星仍觉得具体事情要具体分析:“可繁星的情况不同,我们这个小团体更像是一群有人情味的朋友。这么做会严重损伤团队的气氛。开除他,其他人心里怎么想?挫伤大家对公司的奉献精神,得不偿失。”
江仰道:“把他的一切功劳和利益分给剩下的其他人就行了。”
晓星星一怔。不知为何,她突然刺激得牙齿打颤起来。
他果然是一位极有手段且下手狠厉的领导者,对人心的洞悉程度让人胆寒。
这句话残酷,冷血,讽刺,却竟又意外的合理,准确,一针见血。
这就是管理的艺术吗?
可她此刻还难以接受,她摇头:“管理不该这么冷酷,明明可以靠共同的理想和团队感情的纽带。”
那头,江仰顿了好几秒,轻笑出一声:“你有时候天真得可爱。”
他的讽刺太过明显,晓星星霎时脸都红了。她不知该如何争辩,那头懒懒得说:“挂了。”
一通电话下来,出租车已过了长虹桥,道路畅通起来。
晓星星坐在车内,将江仰最后那句讽刺略去,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很快,心底有数了。
眼看目的地越来越近,她心里不安,激动,忐忑,镇定,憧憬,什么情绪都有。
她曾以为开公司只用技术就行,却几乎没注意到‘人’的管理。
如今看来,这才是领导者的第一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