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仪看了她一眼,笑着说:“要等很久了,你确定能够等?”
毕竟,佛跳墙这道菜不仅仅考验厨子功底,还需要耐心等待。
耗费的时间哪怕最少的几十种食材,都需要四五个时辰才能煮好,更何况李思仪直接用了一百零八种食材呢!
这至少要煮一整天了!
但是好吃的膳食值得等待嘛。
任谁都吞咽着口水,不舍得离开那只硕大的坛子,唯恐一不留神,那坛子里的美食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其实制作佛跳墙的工艺特别的繁复,像是里面的食材,都是事先采用煎、炸、烹、炒等方式将食材炮制成具有它们本身特色的各种菜色,而后再一层一层放入坛子里面。
由于李思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用了一百多种食材,以至于她还专门将之前就有此想法,而特地定制的一只巨型的绍兴坛子取出来,光是让人刷洗就耗费了不少的时间呢。
等将所有炮制好的食材都装入坛子里后,便注入适量的上汤还有酒液,开始旺火烧制。
期间还有很多的讲究,像是一些佐料的f放入时间,都非常的精确。
李思仪也不是第一次做这道佛跳墙了,她在星际时代就根据很多古籍上面的记载,尝试着做出了佛跳墙。
也随着她寻找到的古籍越来越多,自己融会贯通加上自己的琢磨之后,方子逐渐的完善不说,她自己本人对佛跳墙的造诣也是越发地炉火纯青。
“好吃的膳食,值得任何等待,夫人,这句话还是你告诉奴婢们的呢!”香烛抿唇一笑,很有点儿俏皮地说。
一旁的围观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李思仪更是勾了勾唇角,看着厨房的人一个个目不转睛盯着自己手中的动作,索性放慢了每一道工序步骤,还向他们耐心的解释每一步的注意点,还有这么做的用意。
等到佛跳墙可以食用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
但是很显然的,众人一点也不感觉很困,反而异常的有精神,一个个都紧紧地盯着那只坛子。
等看到李思仪指挥着人把坛子给腾下来,所有人都一窝蜂围了上去!
眼看着李思仪将上面的盖子打开,一股子醇厚的膳食香味扑鼻而来,里面有几百种不同的膳食香味,奇怪的是,却一点也没有违和。
等到李思仪自己先尝了一口,挥了挥手,让众人都尝尝鲜的时候,厨房里面的气氛已经上升到了火热来形容。
炸开了锅一样!
以至于李子谦下学归来的时候,在府中没有看到多少人,听说自家长姐又在厨房亲自烹煮膳食,还是很耗费时间、精力的佛跳墙,他都想要熬夜等着吃。
可惜,他第二天还要去学院,只能按照平素的作息时间,早早地做完先生布置的课业,就洗洗睡了。
好在李思仪都记得呢,专门给他另外做了一只小坛子,里面按照正常的放入了十八种食材。
后半夜开始熬煮,等第二天李子谦起床之后,就可以吃到热乎乎滚烫的佛跳墙了。
还特别体贴地给他准备了瓷器保温的食盒,好方便他带给自己那些同窗好友们一同分享。
李子谦吃得满头大汗,不停地点头,等书童金喜和长随罗平帮着将瓷器保温食盒拎着放上了马车后,李思仪快步追出来,帮李子谦把书生服整理了一下,笑着说:“你们学堂有个开食肆的莫娘子,昨儿个寻到姐姐这里,说是要和我斗厨,此事你知晓便是了。”
李子谦原本还很害羞,自己都这么大个人了,大姐还把他当小孩子一样。
冷不防听到这个消息,他怔了一下,继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面色有点不虞地说:“大姐,是谦哥儿做事鲁莽,给您添麻烦了!”
“你还小,这些人情世故难免见识太少了!不过不要紧,待这一次你姐夫回来之后,我们一起回一趟云水县。把爹和娘他们一同接到河间府,有爹和娘在,你也好早点学会成长。”
毕竟,还有比他小的弟弟妹妹们,等她和玉郎去了胤京城,他会意识到自己这个长兄的重要和责任。
不然,她一直给他纸上谈兵,李子谦就永远不会学以致用。
只有他自己亲身经历了,又有单蠢的弟弟妹妹们在,才会真的意识到他做错了一个决定,会造成多么糟糕的后果。
不过她就是几句话,李子谦就能够想到些什么,其实已经让李思仪有点意外了。
她还以为,他对于那些个同窗好友们,都是不设防呢。
看来,也全然没有太单蠢。
李思仪自然是能够猜出来,那些个起哄的同窗好友之中,有个别三两个其实眼神就不对劲。
估计是莫娘子的人,特地混入了其中,妄想通过蹭饭,收集一些膳食残羹回去,好让自己的人研究一下吧。
结果就是,研究了这么久,莫娘子还是找上门来。
只能够说明,他们没能研究出一二三来。
就只好使用了下下策,亲自向她发起了斗厨的挑战。
事实上,李思仪认为此时和莫娘子斗厨,还是在笔墨香书院的食堂里面,简直是白送给她一个扬名的好时机。
毕竟,她如今在胤京城贵夫人圈子里小有名气,靠着的都是神乎其神的养生馆减肥方面的口口相传。
其实她最擅长的是药膳啊!
而莫娘子的行为,恰好就解决了李思仪面临的困境,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的既视感。
可能是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给李思仪增添了麻烦,李子谦这两天就有点面色凝重,心事重重的。
府中的人都被香烛知会了一声,心知是夫人想要让自己大弟学会分辨善恶,还有一些狡猾的小人。
一个个心里面担心不已,面上却和往常一样。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乡试结束的那一天早晨!
一大早,李思仪就吩咐香烛,让厨房备足了热水,洗漱室里面的浴桶已经注满了热气腾腾的水,还撒上了干的花瓣!
厨房的锅子里,还温着各种膳食。
就连李思仪和玉郎的寝室里面,那薄薄的摇粒棉花被子,都是新置办好的,已经在太阳底下曝晒了三天三夜,蓬松又暖和的被子。
床单什么都是洗干净的,总之,李思仪这几天是闲来无事,把所有能换的东西,都给换了新的。
而后坐上了马车,还拎着一只食盒,里面有熬煮了一个多时辰的人参乌鸡汤,就是想要等玉郎出了贡院的时候,可以喝几口暖暖胃的同时,把这几天几夜损耗的精神补一补。
纵然已经来得很早了,但是贡院外面还是人挤人。
毕竟,这三年一次的乡试,对于多数出身贫寒的农家来说,异常的看重。
相应的,他们也很重视参加科考的孩子们。
这不,有些家中的长辈们,竟然就在贡院不远处的小巷子里,搭了个窝棚,平素留下一个人看着,其余的人在河间府大街小巷里面寻了个临时的活计,赚取等待的日子里,一家的吃穿嚼用。
李思仪扶着青梅的手下了马车,一旁的鸾棋拎着食盒,鸾画则低调地四处打量着,看是否有什么可疑之人。
等到天凉了之后,贡院紧闭的大门已经打开了,还走出来训练有素的穿着统一的将士服。
看起来,都是驻扎在城郊的府兵们。
而且看着他们那蓬勃的力道,估计都是府兵里面挑选出来的精兵,或许还都上过战场,见过鲜血!
他们哗啦啦排成了两队,分别驻守在贡院门两旁,那股子杀气腾腾的气势,登时就把翘首以盼、熙熙攘攘的人群给震慑住了。
众人原本闹哄哄的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一个个被按了按键一样乖巧,还特地按照先来后到排成了队。
又等了一会,终于有科考的秀才郎们走了出来!
一眼看过去,几乎都是那种脚底虚浮,憔悴不堪,那黑眼圈简直是和二十一世纪的国宝大熊猫一个模子刻出来!
有些人踉跄着摔倒在地上,立刻就引起了连锁反应,把旁边早就强弩之弓的别人顺带着给拉扯着摔倒在地上。
惊呼声此起彼伏,有些看到了自家的人,立刻呼喊着冲了过去。
李思仪更加紧张了!
由于府中丫头们担心她想太多,基本上都是寸步不离,她也担心频繁进入空间会干扰到王惊风的思绪,便一直忍耐着没有再进入空间。
结果看到科考出来的秀才郎们,就没有一个能够坚持走出来,一直走到自己家人那里的,她心底一寒,难免就担忧起来。
“是姑爷,夫人,是姑爷出来了!”就在这个时候,铁柱忽然兴奋地大吼一声,就迅速地拔腿冲了过去!
铁柱因为很瘦,所以哪怕逆流在不断走出来的人群里,还是很敏捷地赶到了王惊风的身边。
“姑爷!”铁柱赶紧地扶住了他,上下看了一下,发现王惊风除了面上有点儿疲惫,其实整个人还很稳重。
不像旁边的人,一个个一副风吹就跟着两边倒的样子,太狼狈了点。
“无事,就是熬了这么多天,有点儿疲惫。”王惊风摆了摆手,他前世什么没有经历过。
无非是再经历一次罢了。
何况,他比前世多了很多的依仗。
最主要的是,他能够提早很多年来到仪妹的身边,成为她的夫君。
至于胤京城那些前世今生的仇敌,且看着吧,待他王惊风回去之后,一个也不会轻饶!
铁柱心想,自家姑爷到底是猎户出身,平素还不忘经常舞刀弄枪,跟玉守备也学习了不少的拳法。
现在看来,还是颇有成效。
别家的秀才郎们,一个个脚步踉跄,面容憔悴不堪,像是被那些话本子里描写的妖精精怪们吸食了精气一样,眼看着就要一头栽倒在上,不省人事。
而自家姑爷,瞧瞧这脚步豪迈的,简直是没什么影响么。
压根就不需要他什么事了。
李思仪一眼看到人群里,鹤立鸡群的王惊风,竟然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了。
旁边一名妇人挎着一只竹篮,上面还用布头盖上了,估计里面也给自家夫君准备了补汤。
听到她的笑声,那妇人原本面容担忧呢,也受到了感染,忍不住笑着说:“看这位夫人的样子,应该是不用担心家中亲人的科考结果了。”
李思仪一怔,抿唇浅笑着说:“是呀,看到他平安无事回来了,我觉得那些都不重要了!今年不行,三年之后还有机会呢!再说了,这乡试本来就是三年一次,河间府所属那么多的秀才郎们,录取的人数却固定,加之考官们各有喜好,落榜了不代表自己不行,或许就是文风没有捕捉到考官的点呢!”
“是,夫人言之有理,小妇人一叶障目了!”想不到那位夫人面色发亮,将竹篮递给旁边的小丫头,竟然认认真真地向李思仪福了福身道:“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妇人不才,自认为读过几年书,想不到竟不如这位夫人看得透亮,是夫人点醒了小妇人,还请夫人受我秦氏芸娘一礼!”
“不敢当!”李思仪躲闪不及,已经受了她一礼,连忙避开了她后面的礼,赶紧地回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