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昏暗,照的祁隆虎一带名将的面孔有些灰暗不明,曾经的英武不凡也被岁月取代,变成了苍老和无奈。
他也有些烦躁,十分后悔的说道:“夫人,这事情也不能完全怪我,当时我实在是太着急了。若你在当场,听说卿卿被人不明不白的审问用刑,难道不能做的住?”
“那老娘早就杀进去了。”苏绾一拍桌子,刚说完自己也脸红了。
哪个父母听说自己出了事情还会保持冷静,必然会变得方寸大乱的。
“娘亲,这件事的确不关爹爹的事,”她给苏绾按肩膀,“你们不觉的很蹊跷吗?我的身份摆在那里,还有人特地请来了汪真大人主持公道,他们其实并不敢对我做什么,但什么人会趁这个机会特地去挑唆,夸大其词,让爹爹心急如焚从而方寸大乱,这就仿佛是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一定要置爹爹,置我们全家于死地啊。”
少女的话让他们恍然大悟,同时心中疑窦丛生,到底是什么人在害他们一家人呢?
“你爹性格太过刚正不阿,这些年在朝中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但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直接连三皇子都能请出来,还出现的如此及时呢?”苏绾也开始怀疑。
“这,女儿也不知道。”她摸了摸自己鬓边,状若无意的开口,“但是女儿做生意时听说,那个喜欢草菅人命的妙手堂,背后的老板是严克礼,就是右相严松的亲侄子,你们说这巧不巧?”
右相!
夫妻二人目光瞬间雪亮,他们都明白上一次和这一次,究竟是何人在动黑手了。
“就算是严松那个老小子,他毕竟是个文人。就算对付你爹我又能如何?”祁隆虎却有些满不在乎,“你爹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老子一辈子清白坦荡,他们抓不出我的错处。”
“爹爹还是太过自信了。”灯光下,少女温和的眉眼微微摇头,“单就是一个右相,翻不出天来,女儿最担心的是天威难测,家贼难防。爹爹,明日定然有无数攻击你的奏章,难道你还要上朝吗?”
“当然要上朝,若是不在场,不正给了他们污蔑造谣的机会?”祁隆虎一拍桌子,“我正想看看,圣上究竟是对有何想法呢。”
祁隆虎这么直接又执拗的性格,让她与苏绾看的连连摇头,连苏绾都明白马上就要大难临头了。
两人回了卧房之后,她立刻叫了婆子和丫鬟清点便于携带的金银细软,叫来祁蝶卿细细嘱咐着:“卿娘,万一这次你爹扛不住,家中遭了难,你立刻带着金钟和盘缠去投奔长信长公主,不行不行,长公主未必愿意继续庇佑你,你还是在乡下找个地方先藏起来,去庄里也行。至于你弟弟,我已经让他暂时跟进六皇子,有六殿下在,怎么也能保住他的平安。”
苏绾虽然性格上迟钝了些,但是对于危险却如此敏感。
少女却目光坚定的摇了摇头:“娘亲,你开始说胡话了。若你和爹爹出了事,覆巢之下无完卵,我和弟弟根本不可能逃过一劫,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绝对不能出事。”
“娘也想啊,可是你都知道天威难测,这次回京,宫中贵人们的脸色我见的太多了,她们跟以前客气巴结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就是你三姑姑,也对你爹一副唯恐避之不及的样子。”苏绾害怕的摇摇头,“这都不是好兆头,再说你爹在朝堂上独木难支,大学士也不在了,这个时候,没人能来救我们了。”
“娘亲,无人来救我们可以自救。”少女嫩白的小手握住了手心带着冷汗的大手,“求人从来就不如来求己,对于今天,卿娘早就有所预料,自然也有所打算。只要娘亲信我,就能躲过这个灾劫。”
苏绾第一次正视起自己身边的这个小丫头,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小女孩,眼神却沉郁而智慧,比那些心机深沉的深宫贵人,还要有能力,有气场,竟然还会让她心中无比的安定。
——
第二日,金銮殿。
朝堂上一阵的肃穆,有些风雨欲来的意思。
众人看到大将军闲庭信步的上朝,心里不由的发出阵阵赞叹,不愧是龙虎将军,死局已成,竟然还敢走进陷阱中央。
大太监拉着嗓子开口:“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这个……臣有本要参奏,是弹劾大将军的奏折!”一片冷寂之中,最先出来的这个人,祁隆虎竟然不认识。
此人是大理寺卿,平日里经常称病不来上朝,遇事能躲就躲,整日里就怕惹麻烦,今天却做了这个出头鸟。他拿着象牙芴板上前,支支吾吾的开口:“微臣那日,遇到有一女子身披血衣敲鼓鸣冤,此人自称冯珍珠,是将军府的一个一等丫鬟,其父母都是祁氏田庄的奴才,此丫鬟字字泣血写成了状纸,状告当朝一品大将军的女儿和儿子,虐杀下人,刻薄良民,逼死其父母,造成巨大冤屈。”
话音刚落,群臣哗然。
大将军一向治家严格,两袖清风,没想到也有这种的丑闻,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祁隆虎的眼睛微微睁大,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他也没想到对方的第一炮,竟然是打在了他的儿女身上,这是他绝对不能忍受的。
还没等他张嘴辩驳,昨日的巡查案件司汪真站了出来:“陛下,臣也有本启奏,昨日大将军救女心切,带兵进城,此乃大不敬之罪。”
汪真话音刚落,就像九连环一样,下一个官员站了出来,这人才真的让祁隆虎所有的心理防线化为泡影。
站出来的第三个弹劾他的官员竟然是祁白虎,他的亲生弟弟。
祁白虎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站了出来:“陛下,微臣手中拿到大将军和燕国敌军的书信往来,可以证明他和敌国有所勾结,此人里通卖国,其罪当诛啊!”
大理寺卿也跪了下来:“残害良民性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将军管理不力,同罪论处!”
右相立刻带着文武百官跪了下来,朗声道:“就算大将军一身功劳,大家也不会空穴来风,还请圣上明察,看看大将军是其罪当诛还是清清白白。”
众位大臣齐声大吼:“其罪当诛,其罪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