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昭云庵,娉婷带着小丫鬟先去请了香烛,宋氏拉着姜洛将每个佛殿都虔诚地拜了一遍,而后又布施了一笔香油钱。
如此一番之后,早先定下的素斋已经备好,宋氏就和姜洛去厢房用斋饭。
姜洛有心打听打听不息师太,便问了端饭菜的沙弥尼几句,那八九岁的沙弥尼一脸天真:“不息师太常常出门云游的,去处不定,归期也不一定。”
姜洛不料是这个回答,就难免有点儿失望。
沙弥尼道:“施主是特意寻不息师太来的?”
姜洛道:“只想求几道符,听闻不息师太画的符很是灵验。”
沙弥尼笑眯眯地:“这段日子不息师太不在,有许多施主寻她呢,都想着请不息师太到家里走一趟,等不息师太回来,怕是要忙碌一阵儿了。”
姜洛似有所悟:“这样么?”
“施主慢用。”沙弥尼摆好饭菜,便告辞而去。
见姜洛恍惚,宋氏就说了几句别的,引着姜洛起了话头儿,也就撂开了这事儿。
用毕斋饭,宋氏和姜洛略坐了坐,就准备下山回去,如同来时一样,下山的人也是挨挨挤挤的,丫鬟护着宋氏和姜洛,一行人慢慢走着。
身后传来的说话声,忽然吸引了姜洛和宋氏的注意,不是这说话的是熟人,而是那两人提起的人像是沈铮,且用的是非常熟稔的语气。
年轻些的女孩儿嗓音道:“姨母,我为铮哥哥求了平安符,等回去您转交给他。”
妇人嗓音说道:“既然是你求的,为何要我转交,你自己给他也就是了,这是你的心意,想必铮儿会很珍惜的。”
女孩儿似乎娇羞起来:“姨母!”
妇人叹道:“铮儿在边关几年,我便提心吊胆了几年,如今他回来了,我这一颗心才算是放到了肚子里,往后可算是能平安过日子了,你和铮儿好好相处,我还盼着早日抱孙儿呐。”
“姨母……”女孩儿的声音都快要滴出水来了。
妇人笑道:“这声姨母我也听不了几天了,以后,你就得改口换个称呼了。”
“铮儿”,“边关”,姜洛已经可以确定,她们提起的人就是沈铮。
听这话音,这妇人就是沈铮的母亲刁氏,至于女孩儿,姜洛就猜不到了。
宋氏已经脸色发青,原来沈铮的母亲早就有了中意的儿媳人选!怀庆公主究竟知不知道这个事儿?不知道还好说,若是知道还流露出要和禹阳侯府结亲的意思,就太不谨慎了!不,不止是不谨慎,简直是在戏弄人!
姜洛心里丝毫没有对沈铮的想法,听了这些话就没什么情绪波动,见母亲脸色不好,就扯了扯宋氏袖子。
这时是在昭云庵外,大庭广众的,就是明知那是沈铮的母亲,她们也不能上前招呼,更别说表现出异样来。
宋氏瞧着姜洛一脸平静,便和缓了不少,此时场合不对,什么话都不能说,只能等回去后打听明白。
后头那女孩儿说道:“……我学着做了几个药膳,铮哥哥这些年沙场拼搏,也该好好儿补一补身体了。”
便是姜洛没有回头,也能听出妇人十分满意:“娇娇最是贤惠,能娶了你,是铮儿的福气。”
后头人的言谈听得这般清楚,姜洛和宋氏却都没有回头去看。
不值得。
反正姜洛已经表明过态度,宋氏也早就想好,一旦怀庆公主挑明,自己是要回绝的,原本还想找一个合适的借口,现下好了,现成的理由送上门来了。
在姜洛和宋氏身后说话的两人正是刁氏和赵娇娇,至于她们说的是真话还是作假,就只有她们自己清楚了。
出乎她们的意料,宋氏母女丝毫没有回头看一看的意思,连脚步都始终不急不慢,像是根本不在乎她们所说的。
赵娇娇咬住嘴唇暗想,自己和姨母说的这样大声,前头的人是一定能够听见的,听见了还没有反应,是为什么?这一幕赵娇娇设想过几回,自己说话的口气,提到铮哥哥时的亲密,都是演练过的,而在她的预想中,姜洛会惊慌失措的回头看,更可能会揪着她问她是谁。
那才是正常的吧,毕竟铮哥哥是许多女孩儿心仪的对象,姜洛又怎么可能是例外。
事实竟然是完全相反的。
单看背影,赵娇娇也知道姜洛是多么淡定,甚至从那背影中,赵娇娇感受到了一种轻视。、
姜洛并未把她放在眼里。
难道说,自己找错了人,前头的女孩子不是姜洛?
宋氏和姜洛挽着手继续走,后头的人却加快速度,忽然越到了姜洛前面去,转过身停住了。
诧异之下,姜洛这才看了一眼。
窈窕纤细的女孩子,脸色像是不大康健,容貌属于中上,很能看得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