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来人时,姜洛就没有怎样意外。
倒是宋氏吓了一跳,急忙跑到索阑院,盯着姜洛穿好衣裳,又匆匆嘱咐了几句。
宋氏担忧的正是,姜洛曾和沈铮定亲,她生怕皇后因此对姜洛有看法。
宋氏忍不住道:“怎么就这时候来叫你进宫,太子在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多好。”
宋氏是无意,姜洛却听的心头一突。
难道皇后是别有用意,所以才特意挑了个太子不在京都的时候见她?
多想无益,宫里来的公公正立等着,姜洛便压下心思,坐着自家马车,由那公公带路,往皇宫去了。
上回姜洛来流云殿时,还有韩家姐妹在场,如今物是人非,韩家姐妹早已不知去向,姜洛感慨一瞬,也就打起精神来应对皇后。
皇后笑吟吟地,并没有难为姜洛的意思,姜洛便放松下来。
姜洛这回细细端详皇后,不禁觉得奇怪,太子和皇后的相貌,竟是一丝相似的地方也没有,也许太子是随了圣上?
三公主和太子是嫡亲的兄妹,这样看来,三公主和皇后很像,和太子是半点不像兄妹。
皇后抿了口茶,放下茶杯看向姜洛,笑得意味深长:“本宫十分看重你,只可惜,像这样坐着闲谈的时候,以后也不知还有没有。”
姜洛恭顺地听着,待回味过后,不免愕然。
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后道:“你这孩子,哪哪儿都好,只可惜,啧啧。”
姜洛忽地发现,皇后的神情完全变了,方才的皇后是慈爱的长辈,此刻的皇后,脸上依然挂着笑容,只是让人心惊的是,皇后的笑脸透出了阴森。
皇后看着姜洛,像猎人看着网中的猎物。
姜洛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
正在这时,皇后的贴身大宫女安雅跑进来,惊慌地叫着:“娘娘,不好了!”
皇后倏然起身,直直瞪着安雅:“慌什么!”
安雅喘了口气,语气依然带着慌乱:“娘娘,大皇子带人包围了皇宫,咱们的流云殿也被围住了。”
一众宫婢内监,哆哆嗦嗦地跟在安雅身后,扑通跪了满地。
皇后脸上的肌肉猛地一抖,嘴角似哭似笑地抽动了几下,重又缓缓坐下。
姜洛呆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安雅说的什么。
大皇子带人围了皇宫,他是要逼宫谋反啊!
姜洛脑中急转,一时间想到了许多,却对眼前的局面毫无应对的能力。
她还不是太子妃,按规矩不能带下人进宫,春桃春杏都留在宫门口,也不知她们现在如何了。
不用想也知道,今日之事,大皇子一定是谋划了许久,说不定,太子离开京都,也是大皇子用的调虎离山之计。
按制是立嫡不立长,太子排行第二,但因为是中宫嫡出,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而大皇子生母地位低微,他为人也一向平庸低调,谁能想到,平素不显山不露水的大皇子,居然也在觊觎着皇位。
觊觎不说,还在野心的驱使下做出了这般惊人之举。
这样的关头,太子不在,只能看圣上的反应了。
不好!姜洛突然意识到,如果太子离京真的是大皇子的谋算,那么太子就危险了!大皇子敢于逼宫,定然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姜洛的心紧紧揪起来,一时间心乱如麻,只恨不能生出双翅飞到太子身边。
皇后尖利的声音骤然响起:“守好宫门,都别乱!”
“是,谨遵娘娘旨意。”安雅缓缓抬头,虽然脸色煞白,看着已经是镇定下来了。
此时此刻,皇后就是流云殿的主心骨,皇后有了命令,一众宫婢内监就都慢慢停止了发抖。
不是他们不怕,而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为奴为婢,只要主子发话,就有了跟从的目标。
安雅立即指派起来,安排人手守住前后两道门。
皇后笔直地坐着,再没有看姜洛一眼。
皇后不动,宫婢们都眼观鼻鼻观心地静静立着,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滴漏发出的声响,在提醒着殿中的人,时间正在流逝。
姜洛四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暗暗盘算。
她此时最惦记的人,除了太子就是家人,太子那边不知情形如何,父母这里,只要紧闭门户,应该是无碍的。
大皇子要的是皇位,只要他不犯蠢,为了名正言顺和顺利继位就不会滥杀无辜,京都的百姓应该无事。
姜洛闭了闭眼,不是她过于乐观,而是这等情形下,她只敢往好的方面想。
否则,她就要疯了。
身下的椅子是匠人精心打造,姜洛却仿佛置身于火上,她心如刀绞痛难自抑。
她祈求着祷告着,她只愿太子和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