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去往诸城的途中,江少顷看着过往街道与城市建设。
这是他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从小到大。
这里承载了他太多的回忆。
陶琳突然来了句:“你跟许总的回忆挺多的吧?来这里有没有难过啊?”
她脸上竟然看着有些戏谑看热闹的表情。
江少顷心里虽然没啥情绪,但对陶琳面无表情:“跟你有关系?”
话落,他又自言自语的来了句:“是有关系的。”
怪谁?
他责任最大。
都是他的原因。
要不是他……
算了。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人家已经结婚生子,婚姻幸福了。
等到了诸城,江少顷没有往自己从前活动的地方去,过往的那些朋友已经不需要再联系了。
所以到陶琳父母的陵园,他们带着买的水果,一起往前走。
看着走在前面拎着水果与酒水的江少顷,陶琳放慢了脚步,目光落在身前的两个小崽子身上。
如果没错的话,这应该就是一家四口吧?
陶琳捏了捏手指。
原来,她也曾与幸福,离得那么近。
“爸爸,我们这是去看谁啊?”江若跟上前。
今天早上,爸爸临时让他们不去学校了,还给她和弟弟换了两套黑色的衣服。
江少顷准确无误的找到陶琳父母的墓碑,“你们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江若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许外公和许外婆。
至于现在的这两位……
江若回头看了眼跟过来的陶琳。
她脸上的笑容已经没有了,静静地走过来,什么也没说,便先跪在地上,朝着墓碑磕了个头。
陶琳在心里默道:爸妈,对不起。很多年没来看你们。
她有好多话想说,可她竟然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她有歉意,有思念,也有埋怨与愤怒。
她埋怨父母为什么要走的这么早,她也想当个父母保护宠爱的姑娘。
哪怕不富贵,她想有个依靠。
陶琳想着想着就掉下了眼泪,她哭的无声无息。
江若与江淮看见了,他俩对视一眼。
犹豫半天,江若走了过去。
陶琳突然感觉胳膊被人抱住,她一怔,低下头。
只见江若抱着她的胳膊,“你的爸爸妈妈一定看得到你。虽然你以前对我跟弟弟不好,但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幸福,这样才能少一些可怜的孩子。”
陶琳心里咯噔的一下,“谢谢,我会的。”
她心里很难受。
尤其还在父母面前,父母要是知道她曾经利用这俩孩子,对他们那么不好,她的父母若是还在,怕是会打死她。
江少顷这时也走到墓碑前方,“伯父伯母,这是你们外孙和外孙女。带他们来看看你。”
江若与江淮乖乖站起来,“外公外婆好。”
对着冰冷的墓碑,他们什么都懂。
那里面躺着他们的某两个长辈。
江少顷没有过多寒暄再说什么,他牵着两个孩子往外走。
陶琳独自跪在那里,哭到直不起身。
这世界上,真的就只剩下她孤零零一个人讨生活了。
她已经不怨任何人了,是她自己的错。
一步步,走到今天。
“还哭,不吃排骨了?”
一道没好气的声音响起,陶琳愣了愣,抬起头来,眼泪挂在睫毛上,所有的委屈突然因为他这句话,而感到心酸。
她胸口一阵阵痛,突然从地上起身,冲过去将江少顷抱住,“啊——”
嚎啕大哭。
她哭天抢地,撕心裂肺。
江少顷:“……”
江若与江淮:“……”
随后,两个崽子立马捂住眼睛。
江少顷叹口气:“行了。”
陶琳哭声特别大,她心酸难过委屈,孤零零的。
她落叶归不了根,无亲无故,死了都没人知道了。
“回家。”江少顷冷声道。
“哦。”
走了两步,陶琳突然折返回父母墓碑前,“爸妈,我走了啊,我现在在长京,很少能回来。拜拜。”
说完,她小跑起来去追那一大两小。
等回到长京,已经四点多了。
陶琳安静如鸡的跟着进了门,她居然有些不自在了。
江少顷脱下外套,看了眼她:“一会聊聊。”
聊聊?
骂她?
陶琳蹭蹭鼻子,“哦。”
晚饭开餐前。
江少顷把她叫到了书房。
陶琳原本挺放飞自我了,这会儿却极其紧张。
江少顷直接道:“我可以接济你一段时间,供你住,但你得交工资。”
陶琳眨眨眼,没打断。
“你想买房子安顿,就必须要有打算了。总不可能一辈子租房子住。”
江少顷手指弯曲,在桌面敲了两下,“每个月留下你平时花的,再交一千块钱伙食费,剩下的交给我,存起来。”
陶琳愣愣点头。
“奢侈品,打折高档品,国际大牌化妆品,什么名包一类的,通通不能买。国内平价的,或者平替也有很多比较好的,有空我帮你找找。你省省钱吧你。”江少顷说到最后都不耐烦了。
陶琳乖乖听训,小声反驳:“其实我也没买啥。”
“以前我给你买的那些东西你都卖了?”
陶琳理直气壮:“是的,卖钱花了。”
江少顷眯着眼睛,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就你这样的,你能发财,才是老天爷不长眼。”
陶琳嘟嘟囔囔:“……说教就说教,怎么还人身攻击起来了?”
“我告诉你,我可以让你借住,但有一点,你不可以抢我孩子们的零食和伙食。交一千伙食费,你就只能吃一千块钱的伙食。其他的想吃自己买。”
“我知道了。”陶琳小声嘀咕。
看着她那副低眉顺眼,但明明心里又不服气的样子,江少顷都气笑了,“陶琳,咱们都这么大了,哪怕不考虑儿女,也得考虑自身。工作有多不容易你也体会到了,钱这玩意好花难挣。”
江少顷走后,陶琳在书房里自己待了很久很久。
那些话,她几乎拆开一个字一个字的领会。
好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陶琳拼命了。
整个阳光风投都知道翻译部有个拼命三娘。
她不光搞翻译部,项目组有什么事她能顶的她也上,只要给点出勤费就行。
一来二去,陶琳瘦了,但也赚得多了。
一个月她多赚出来三千多块钱,她给自己多留了一千,留着嘴馋的时候出去吃点好吃的,剩下的,她全给了江少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