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无误后,夏至清才保存了论文文档,又顺手上传了网盘。
长达百页的论文,耗费了夏至清一年的功夫,粗粗算来,也走了二十多个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终于,这篇名为《壶中日月长:金银器皿里的中古外交史》的论文初稿,总算完成了。若还有后续研究,夏至清打算将其扩充,出版。
刚传好文档,门外便传来敲门声。
“门没关。”
顾亭午走到夏至清身后,沉默半晌,才闷闷地问道:“你想好了吗?”
“嗯。”夏至清点点头。
“行吧,你论文我看看。”夏亭午说,“你自己的毛病,自己未必看得出来。”
“谢谢爸。”夏至清忙起来让座。电脑桌前,只有一张椅子。
夏亭午坐下后,打开夏至清的论文文档,吐槽了一下他的标题:“搞得这么文艺干什么?”
夏至清忙说:“爸说得是。您帮我改改。我去给您倒茶。”
前脚刚走,后脚夏亭午便低低地吐槽一句:“人都说是‘女大不中留’,到我这儿却反过来了。”
这话还得从两天前说起。
12
“小媛呢,阿姨?”
刚一进门,没看见黏人的妹妹凑上来,夏至清心里便是一阵窃喜。
杨玲玲把食盐均匀撒在羊杂汤上,才回他:“她说,同学有聚会,要出去吃饭。”
闻言,夏至清松了一大口气,心情也愉悦起来了,脱了大衣捋起袖子进厨房帮忙,口中笑道:“这是好事儿。大学阶段,社交能力很重要。”
“道理是这个道理,”杨玲玲把羊肉汤钵递给夏至清,“小心烫……不过,万一是对她有想法的男同学呢?”
夏至清端着汤钵,走出厨房,听了这话,不禁哑然失笑:“阿姨,大学阶段,就不算早恋了。你要不放心,我们就多给她把关。”
“那行。”
说话间,夏亭午开门进屋,一边换鞋一边说:“在聊什么呢?“”
夏至清问:“爸,您不是有最后一节课吗?”
“学生要做体质检测,都下楼去了,我就先走了。”
“哦。“”
“那好,那就开饭啦!”杨玲玲笑道。
一桌三人,五个菜,家常而丰盛。夏至清眼见着父亲往自己的羊肉汤碗里,慢悠悠地掰起了泡馍,心想,说话的机会总算来了,便把筷子轻轻一搁,笑道:“爸,我的论文初稿已经写好了,您中午帮我看看?”
父子俩都是学历史的,夏亭午又自诩为“文史百事通”,夏至清让父亲帮他把关,再正常不过,但没想到夏亭午刚点了头,夏至清却说了一句让他差点把馍揉碎的话。
“还有,就是……爸,为了跟珊珊在一起,我想调工作。”
虽已避免提到南京,夏亭午的眉头还是紧紧蹙起:“调哪儿去?南京?”
杨玲玲微微诧异,但不好说什么,只能尝试岔开话题,给夏至清夹了一筷子茄子烧豆。
“嗯。”夏至清声若蚊蚋,心虚地刨了一口饭,却又不知自己为何心虚。毕竟,金珊珊是他唯一交往过的女孩,也是他认定要结婚的对象。为了不至两地分居,他想调工作也合情合理嘛。
“我没别的意思啊,”夏亭午对与周慕华离婚之事耿耿于怀,但却极力掩饰心绪,“男人当以事业为重,你在长安师大才做出一点成绩就要跑,让领导们怎么想呢?再者……”
杨玲玲、夏至清齐齐望着夏亭午,还以为他要说出什么道理来,未想他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出一句蛮不讲理的话:“珊珊的专业,不需要有太高的文凭。她手艺出众,来西安也能好好发展的。”
“爸,您说得不对,”夏至清凝着他的眼,认真地说,“西安没有专门的首饰博物馆,她在这里得不到那样的发展空间。反过来,我无论在哪儿发展,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夏亭午皱起眉:“她跟你这么说的?”
“不是,我自己的看法。”
“女人的事业心不必太重,”夏亭午舀了一口汤,“就像你阿姨,我俩都是老师,但为了照顾家庭,你阿姨她就只上了一个班的课。古今历史上,有几个女人是在认真搞事业的?”
两代人,都研究历史,但夏至清年龄越长,越发现父亲的思想保守僵化,不与时俱进。
听了这话,心里颇不适意,不禁反驳道:“没认真搞事业,是因为社会不给她们这个机会,家庭拖了他们后腿。您看黄道婆她,为何能成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那是因为她打破了家庭的桎梏。”
“照你这么说,家庭的秩序,就是被拿来打破的吗?”
“爸,我们研究历史,要持怀疑批判的态度。如果传统的就都是对的,那我们今人什么都不要做,只要返祖就好了。所谓‘知古鉴今’,爸,你的史观都不对了。”
夏亭午本来在舀下一勺汤,此时听得生气,竟把勺子扔在汤碗里,搁了碗筷就走。
“砰”的一声传来,卧室门关上了。
杨玲玲、夏至清面面相觑,都有些尴尬。
还是杨玲玲先说了话:“你有你的看法没关系,但你质疑你爸的专业,就难怪他生气了。”
夏至清有些讪讪的,但却问了一个刁钻的问题:“阿姨,如果有人质疑您在数学教学上的水平,您有什么想法?”
“当然不高兴了。”
“嗯,我猜也是。不过,您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不等杨玲玲回答,夏至清又抢道:“因为您虽为女人,但也有一颗事业心。我感谢您为家庭所做的牺牲,但我更希望,您能在您擅长的领域绽放您的光彩。”
一番肺腑之言,杨玲玲怎能听不进去?
她沉默半晌,才说:“那时,你还小,小媛也小。我既然选了你爸,他又升了教导主任,诸事繁杂,我不退让一些,还能怎么办呢?”
顿了顿,她又略带不甘地笑道:“我的学生都说,隔壁班的同学都很羡慕他们,能由我来教他们数学。”
“阿姨,”夏至清给她舀了一勺汤,“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