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九章】仕女形银三事11
灵犀无翼2023-06-29 17:592,701

11

每逢五一劳动节,客流量都大为增加。

好容易抢到两个座位,冯萌终于能陪着袁媛坐高铁来南京。接车的时候,夏至清看见冯萌,大是意外。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袁媛拉着冯萌的手,向她哥高高扬起。

冯萌却有些腼腆,嗫嚅道:“夏老师,没征求您的同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夏至清哪有不明白的道理,马上拍拍冯萌的肩:“老师看好你。”

“哥,以前你不也看好冯萌吗?”袁媛俏皮地伸伸舌头。

“此‘看好’,非彼‘看好’。”夏至清又拍拍她脑袋,“走吧,你珊珊姐已经做了一大桌子菜等着我们呢!”

“好呀!”

进了出租房,袁媛一看这装潢风格,便噗嗤一声笑出来:“哥,没看出来啊,你这么少女心。”

夏至清解释了一遍,袁媛却贼贼地笑道:“以后,婚房按这个风格来,也不错的。”

“小破孩子,瞎操心。”

说罢,夏至清便去厨房帮忙。休假期间,金珊珊的时间也多起来了。一大早,她便去菜市场买菜,说她既要尽地主之谊,又要给夏至清好好过生日。

第一次,袁媛在线下见到金珊珊,看见她圆圆的笑眼,便让人联想到春天。

最让她难以忘记的一个细节是,唱生日歌吹蜡烛的时候,夏至清把金珊珊的手按在掌中,一起许愿。袁媛猜,他的愿望大概和金珊珊有关。

夹菜的时候,他俩同时夹了一只虎皮鸡爪,怔了一下,都默契地笑着夹给对方。

“哥,珊珊姐也喜欢吃鸡爪吗?”

“是啊。但我这还是第一次,吃到她做的鸡爪。怎么样?”

“Very good!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说到这儿,袁媛看了一眼冯萌,二人便同时举起杯来。

“生日快乐!哥!”

“生日快乐,夏老师!您永远是我的老师!”

“谢谢!”夏至清应道,他又暗示金珊珊一起举杯,“你们能来,我们很开心。”

“哥,我们有礼物送给你和姗姗姐。”

冯萌忙从提包里拿出一个精装的盒子。拆开包装纸,夏至清见那盒中放着一双情侣钢笔,很是高兴:“好漂亮!”

“看细节!”袁媛提醒他。

夏至清、金珊珊各拿了蓝、红二色,仔细看去,见那蓝壳的钢笔上,镌着篆体的“珊”字;而红壳的钢笔上,却刻着同字体的“清”字。

很显然,为了这份礼物,袁媛费了不少心思。

“谢谢小媛。”金珊珊由衷感谢,敬她一杯米酒。走之前,杨玲玲特别交代过,怕袁媛喝醉了耍酒疯,不能喝酒。夏至清便很贴心地选了米酒。

此时此刻,夏至清却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在曾经,袁媛对他的执念有多深,他不是不知道。这份礼物,除了祝福,也许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她已经彻底放下执念了。

放下执念的人,才有可能拥抱真正的幸福。

“呐,我也有礼物给你!”金珊珊的话,打断了夏至清的思考,“你猜!”

手工制作的木质包装盒,长方形。

“饰品?”他带着了然的笑意。

“你怎么知道?”金珊珊撅起嘴,蓦地觉得有点扫兴。

“我那天看见的。难怪你天天加班。你不让我看,是想给我个惊喜吧?”

想起自己把饰品装进匣子的动作,金珊珊顿时觉得自己幼稚得很:“那就没有惊喜了。”

“怎么会没有呢?我又不知道是什么饰品。”

这一说,金珊珊就来劲了,偏着头看他:“那你打开呗!”

夏至清听话地去开盒子,可就在打开盒子的瞬间,又勾住她的右手,和她一起去开。

整体以纯银打造。小环之上,连着一条长链,长链的另一头,焊着一个手捧寿桃的仕女。

精细的做工,晶莹的色泽,看得在场三人都傻了眼。

金珊珊不禁暗笑:这才哪跟哪?惊喜还在后面呢!

“至清,下面有个塞子。”她提醒道。

“空心啊?里面装糖?”袁媛问。

金珊珊掩唇,咯咯直笑:“也不是不行。”

夏至清拧开塞子的那一霎,在场三人都不约而同地轻噫一声。

万万想不到!万万想不到!

塞子里头连着一条银链,和银链一同被拉出的,还有三根细小的物事。

这是……

夏至清小心翼翼地捧起来,凝神细视,一一辨认。

“耳挖?牙签?镊子?”

“嗯哼!”

夏至清惊喜而发懵的模样,落在金珊珊的眼中,似极了土包子。看得金珊珊不觉嘚瑟起来,心说:谁让你只研究中古金银器来着?明朝的小玩意,你就不认得了!哈哈!

女孩哪有不稀罕这种美物的呢,袁媛咽了咽口水,试探着问:“我能摸一摸吗?哦不,我看看就行了……”

金珊珊被她逗乐了,从夏至清手里轻轻掠过:“白银的韧性很高的,没那么容易弄坏。摸吧,摸吧……”

趁袁媛、冯萌正在欣赏这复刻品,金珊珊迫不及待地做起了科普:“这个东西,叫银三事,这是我仿造明朝大臣王士琦的仕女形金事件做的。文物是用黄金打造的,只有耳挖、牙签,我还加了一个小镊子,凑成了银三件。”

说到王士琦,在座三位历史学人,当然都知道,只不知,他身上竟配有这等物件。

“这个……怎么用?”袁媛问,“这个环,可以套在钥匙上吗?”

“当然可以,”金珊珊说,“在明清二代,女子们往往赠送心爱的男子,这样的金事件,或是银事件。当然了,自己也是可以用的。出门的时候,把金事件套在衣襟或是手帕上,会很方便。嗯,方便打理个人卫生。明人屠隆在《考槃餘事•文房器具笺》‘途利’一条当中写道:‘小文具匣一,以紫檀为之,内藏小裁刀,锥子,穵耳,挑牙,消息,修指甲刀,剉指,剔指刀,发刡,镊子等件。旅途利用,似不可少。’”

“那……金事件、银事件有两件、三件的,还有没有更多的呢?”

“有。我在吴中博物馆,就看到过一个金五件,不过,上面掉了一件,我猜应该是镊子。我所知的,还有一只錾花金七事,在北京那边。不过,它的主要功能是装饰,实用功能削弱了很多。”

金珊珊把手机上的图片翻给他们看。

袁媛看了看金五件的图,说:“这个好像少了一个筒。”

“是呀,有一个小筒,会更干净。不用的时候,就把这些小部件收回去。”

听至此,袁媛、冯萌齐刷刷地亮起大拇指:“绝!”

“好啦!物归原主!珊珊姐真是太心灵手巧了!哥,你真是好福气!”

夏至清仔细地收起银三事来,抱抱金珊珊:“用心了,谢谢。你之前拿快递,神神秘秘的,是不是因为那是你买的材料。”

“这你都能猜到?”

“嗯。”

“喜欢吗?”

“喜欢。”

蓦然间,夏至清一拍脑门,道:“我想到了。这个……这个!这种创意,最早是不是源自‘蹀躞七事’!”

“对,没错!”金珊珊夸赞道,“太聪明了,你。”

“什么是蹀躞七事?”冯萌也当起了好奇宝宝。

“蹀躞带本是胡制,在魏晋年间传入中原。这种带子系在腰间,上面打了很多带环,可以用来挂置诸如剑、刀、弓之类的随身物件,挺方便的。到了唐代时,蹀躞带风靡一时,文武官员大多要佩戴它,一般来说,上面要悬挂算袋、砺石、刀子、针筒、契苾真、哕厥、火石这七件随身物件。‘蹀躞七事’的称法,由此而生。”

“哦,说到蹀躞……夏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你别急,我先问,哥,我突然想到,王士琦可是清官啊,他下葬的时候,吩咐家人只用草席,不用陪葬。怎么会有这等陪葬品呢?”

“这个问题,你珊珊姐更专业。”夏至清笑道。

金珊珊当仁不让,解释道:“王士琦下葬几年后,万历皇帝为了旌表其功,又追赠了一百多件陪葬品,大多为金器。价值嘛……在今天估价至少十个亿……”

继续阅读:第89章 【第九章】仕女形银三事12、1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金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