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从浴室出来,高俪仍然在打哆嗦。
高盛先前还没注意,直到见着高俪愣在那里,连头发都忘了吹,才觉出女儿的不寻常之处来。这些年,她业余时间喜欢研究心理学,心想,女儿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但却无法启齿,此时便不再多问,打算从旁入手。
高盛拉着高俪吹干头发之后,便让她去睡觉,自己则悄悄向金珊珊问情况。
金珊珊正在忙着绘制执壶的图像,已经到了上色的环节,一见高老师来了电话,马上就接了起来。
“她和陈天骄在谈恋爱?”
“嗯,我猜是。”
“那孩子还不错。不过,我记得,他以前不是追过你吗?”
“这个……那是以前的事,高老师。”
“我知道了。你把陈天骄的电话给我。我问问他情况。今天小俪回来有点不正常。”
高盛是个开明的人,也不会觉得陈天骄和高俪在一起有什么问题,今天只是想知道,先前高俪发生了什么事。
哪知道,从电话里得到的讯息却很有限。
“高老师,小俪就是很紧张,很紧张……我问她情况,她只说是以前留学时,出了一起电梯事故,然后就很害怕。”
高盛挂了电话,但却并不深信,等到女儿睡熟后,她悄悄打开房门,见她床头的小夜灯,竟然忘了关。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16
照着放假条例,修复组的成员要大年初七才上班。
金珊珊算了算时间,复刻的步摇花和花树状金步摇,都开始做收尾工作了,而镶嵌青花喷泉纹执壶的修缮工作,才刚刚开始。算来算去,时间怎么都不够用,不得不压缩团年聚会的时间。
原本说过年要回老家洛阳一趟,想来也不行了,只能在手机上和奶奶、爸爸通个电话。
好在夏至清正忙着调动工作,也无暇与金珊珊多说话,反倒让她没有压力。金珊珊还记得,陈小怜之所以甩掉了她交往的第三个男友,便是因为那人太婆妈,每天非得黏在一起,箍得陈小怜没了自由空间。
现在,她也交往第四个男友了,不知这个是否能修成正果呢?
金珊珊有时也在想这个问题。唐誉远在日本,倒没有整天缠着她,陈小怜似乎很享受这种状态。
17
到了大年初三,金珊珊把做好的步摇花、花树状金步摇封装入盒,趁着晚上与陶苏苏、陈小怜团年之机,嘱托陈小怜把复刻品递给慕容白。
每年大年初三,金珊珊都要请她在南京的两位闺密小聚。一来二去,陶苏苏、陈小怜也成了好朋友。
此时此刻,两位闺密要先睹为快,陈小怜便戴好橡胶手套轻轻捧出复刻品来,陶苏苏不敢捧这么贵重的东西——毕竟是纯金打造的,只偏着头在一旁看。
但见所制之物与文物一般无二,甚至还有做旧的部分。只在最不起眼之处,刻上了金珊珊的姓氏代号:J。
这是金珊珊的习惯,连陶苏苏这个门外汉都知道。
有一次,金珊珊告诉她:“早在中国春秋时期就有一种叫‘物勒工名’的制度。凡城墙墙砖、兵器、宫廷用品之上,都有可能见到。器物的制造者,比如工匠窑户,要把自己的名姓刻在上面,以便于质检人检验产品质量。万一质量有差错,便要依名追究责任。像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便是如此。甚至于,在建筑城墙之时,除了工匠窑户,烧刻督造官员的名字也会刻上去。”
到了当代,虽无一定之规,要求工匠要物勒工名,但金珊珊认为,这种责任制是应该传承下来的。
“哇,好漂亮!这个花树状金步摇,怎么做的?我也要做。”
“第一步,把画好的模板复印于金片之上,做出金步摇的底座。底座上的花纹,要用凿子凿出来。”
“哦。底座上镂空的部分是怎么做的呢?”
“问得好。这个不难,用专门的锯子就可以了。还要打磨一下。”
“第二步呢?”
“第二步,照着文物做出金箔状的叶片。要好几十片。嗯,做好的底座、叶片都要暂时放在水盅里。第三步,要在叶片上打孔。”
陶苏苏笑道:“我知道接下来该干嘛了!把金丝做成树状,把叶片挂上去。”
“不对。这是最后一步。”
“嗯?”
“小傻瓜,先得把树状的金丝,和底座焊接起来啊。嗯,你看金叶片所挂的位置,是不是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陶苏苏仔细看了下,才说:“树枝上有圆环,叶片是要挂在圆环上的。”
“对。这样叶片才能挂得稳。”
“厉害,厉害。金银细工,果然不是我等粗人能干的。”
“听明白了吗?”
陶苏苏指指自己的脑袋,又掰掰手指:“脑子会了,但手却告诉我,它不会。我还是省省吧。”
金珊珊大笑道:“开个玩笑啦。其实,我不建议不专业的人来仿制。”
“嗯,我记得,你才刚拿焊枪的时候,还被伤过眼睛呢。”
“是啊,金银器物看起来璀璨夺目,富贵无极,其实……匠人们在制作时,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譬如说,鎏金工艺。”
“这个我知道,我家那位化学老师跟我说过,在鎏金的制作过程中,会添加汞元素这一类剧毒物质,所以匠人们很容易发生重金属中毒。”
“所以啊,”陈小怜插言道,“我学了一阵子修复就放弃了,我宁愿去搞珠宝设计。我只管设计就好,制作、修复这一类危险的活儿,真是干不得。你呀——”
她看着金珊珊,但又迎上她俏皮的眼色,只得摇摇头:“你有你的理想,我也只能尊重你的选择呀!”
“这就对了!”金珊珊举起杯来,“为我们的互相尊重——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