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怎么能没有皇后呢,这才有了后面圣母陛下派人出来选妃的故事。
选回去的男人,都根据圣母陛下的喜爱程度,封了不同的等级封号。
暂时还没有能担起皇后职位的。
总之就是一个学了点江湖骗术的女人,利用百姓的淳朴无知和对她口中幸福生活的向往。自封为王,还养男宠的立志故事。
而且,从铁牛的话语中,宁筠还听到了另一个关键人物。
就是那个国师,貌似那个圣母陛下对这国师十分的尊敬。
这位国师也会一些法术,而且来历成迷。
宁筠和铁牛还在说着,有村民进来了,端着还冒着热气的饭菜。
炒的青菜,里边还有几片腊肉。
对宁筠来说只是家常便饭,但对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却是他们能拿出最好的食物了。他们的本质上还是那个淳朴得百姓。
宁筠不怪他们误信他人,只是对那个圣母陛下和国师深恶痛绝。
你们想当皇帝做大官都没有关系,要是真能造福黎明百姓,她都愿意承认他们的身份。
可事实明显不是这样,才三年就建造皇宫,还要大肆选妃,完全就是为了一己私欲。
做这些的钱是哪来的,还不是从百姓手中剥削来的。
宁筠此刻更坚定了去会一会那个圣母陛下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铁牛就带着宁筠上路了。
本来铁牛还是对她稍微警惕的,但见她真没有一点逃跑或者怪异的举动,也就安心了。
宁筠和铁牛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走了七天终于来到了扬州城。
扬州城的繁华程度不比京都差,防卫也很严格,两人刚到了城门就被拦住了去路。
城门旁贴了一溜的画像,下边写着悬赏的银两。
侍卫认真的看了两人的相貌,确定没有他们要找的人,这才将他们放行。
城内巡逻检查的士兵也很多,两人几乎走一会儿,就会碰到一波巡逻的士兵。
街上的行人不少,瞧这也很热闹。可是宁筠看着却感觉哪里怪怪的。
直到听到两个人指着士兵,小声议论着城里丢孩子的事情。
宁筠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原来是街上的行人都是成年人,没有一个孩童。
想到之前铁牛说的国师选童男童女的事情,起初听了她还没放在心上,以为就是选一对童男童女。
可看这形势,孩子都不敢上街了,明显不是丢一对童男童女能闹出来的阵仗。
铁牛驾着车又是左拐右拐的,来到一家不起眼的茶馆。
茶馆里老板模样的人,见铁牛来了,着重看了看他身后的宁筠,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铁牛,这个不错,我看八九不离十就他了。都说好了么?”
铁牛得意的笑道:“早就说妥了,俺这兄弟是个明白人。
俺一说他就同意了,奔儿都没打一个。就跟着俺来了。”
宁筠对着茶楼老板,躬身施了一礼,“在下听了铁牛大哥的话,对圣母陛下早已神往。只希望能早日得见天颜。”
茶楼老板见了她的行为举止更加满意了。
言行有度,举止有礼,看着就是个读过书的人。
茶楼老板还了一礼,“不知兄弟姓甚名谁,在下董万山,是此处驿丞,以后还是要多仰仗您了。”
宁筠环顾了没有一个客人,冷清的茶馆,知道他说的是“圣母王朝”的官职。
“董大哥说笑了,小弟姓宁名筠,初来乍到,还是要请董大哥多多照拂才是。
小弟来时看到街上守备森严,这扬州城可是出了什么事?”
铁牛也符合道:“是啊,董大哥,俺看城门旁边还贴了一溜的画像,那都是咱们的人吧。”
董万山闻言叹了口气,“就前几日,扬州城突然来了一伙人,出其不意的抓了咱们的几个人。
然后第二日城门口就贴了悬赏的告示。
好在抓的那些都是底层民众,知道的不多,供出来的也都是无关紧要的人。
我们意与大燕和平共处,他们却屡屡挑衅。
只怕那些人现在还在牢里受着刑呢,大燕的官员简直欺人太甚!”
宁筠闻言心里冷笑,你们这些人在别人的地盘上,搞分裂,自立为王,还想别人对你们仁慈。
没直接砍头,是因为他们还有用而已。可惜了这群为人受过的百姓了。
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还想和平共处。那简直痴人说梦。更何况这群人只是一群见不得光的小偷而已。
“董大哥,那怎么办,我们不救救他们么?”
董万山看着宁筠一脸无知懵懂的表情,心里想无知是福啊,还救,怎么救?
那大牢把守的更加森严,不要说救了,就是靠近了都得被抓起来审问。
无奈的说道:“救不了啊,是生是死,就看他们个人的造化了。”
“那圣母陛下呢,她的子民,深陷牢狱之中,正在经受苦难。她为何不施展神通,将他们救出来。”
董万山瞪着眼睛看着宁筠,“你以为圣母陛下的神通是随便就施展的么。
法力这东西用一点就少一点,当然是要在关键时刻才能施展。
况且圣母陛下可是一国之君,这么一点小事怎么能劳烦圣母陛下。”
宁筠连连点头,“董大哥,说的是,是小弟目光短浅了。”
“没关系,以后你跟了圣母陛下,就知道圣母陛下是何等神人。”
董万山一脸钦慕的说道:“本人曾有幸得见圣母陛下施展神通,那真是捉鬼除妖,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宁筠一听,这都给神化了,怪不得百姓信之奉之。
看来所有人对这圣母陛下是“王母娘娘”转世,修炼了法术这事深信不易疑。
包括董万山,铁牛这样的里层民众。
宁筠也对这圣母陛下的法术感到好奇,以前她是个无神论者。
可是经过了穿越重生这件事后,她也对这些神鬼之论秉持着怀疑的态度。
她都能穿越到这里,其他人修炼些法术,也不是没有可能。
“董大哥,小弟何时才能面见圣母陛下,不瞒您说,听你们一说,小弟早已心驰神往,迫不及待了。”
董万山笑着说道:“这事急不得,我这边先要通知宫里,宫里才能派人过来接你。”
铁牛担心被人抢了功劳,“这么麻烦干啥,我直接带宁老弟过去就行了。”
董万山唬了他一下,“瞎说话,现在是什么时候,圣母陛下马上要登基了。
以后不是你说见就能见的了,那都是要通报批准才行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事情都得走相应的程序。”
铁牛挠挠头,不解的问道:“这是啥时候的事,俺走的时候还不是这样呢,说变咋就变了。那俺封官的事情咋办?”
董万山笑道:“就知道你小子是为了这点事,放心吧,不管这人是谁送进宫的,人是你找回来的,这点是变不了的。功劳少不了你的。”
宁筠也表忠心,“铁牛大哥,你放心,是你给了小弟这次机会。
见了圣母陛下,小弟一定为你美言几句。礼部侍郎的位子,肯定是你的。
铁牛大哥和董大哥的恩情,小弟没齿难忘。
待小弟飞黄腾达,两位大哥加官晋爵之日,不远矣。”
几人又互相客套了几句,董万山给宁筠安排了住处和饭食。
次日,“圣母王朝”皇宫里安排接人的马车来了。
宁筠以为只有她一个,没想到,马车里已经有一个书生装扮的男人了。
二十左右岁的模样,眉清目秀,五官端正。见了宁筠,恭谨有礼的拱手示意。
宁筠还了一礼,说道:“在下宁筠,不知该如何称呼您?”
“小生名为耿思。”
宁筠看着他的言行举止,十分的刻板守礼,一点也不像小生,倒像个老生。
“小弟年方十七,不知耿大哥贵庚几何?”
“今年已经二十有二。”
“看耿大哥的装扮,是个读书人?”
耿思点头,“是啊,读了许多年的书,却郁郁不得志,一直也没能混个一官半职。幸好时来运转,得此次机会。”
“耿大哥是自愿进宫为妃的?”
耿思看向宁筠,疑惑到:“难道小弟并非自愿?”
两人相互试探着对方。
宁筠笑着答道:“小弟一直碌碌无为,混吃混喝的,能得此机会一飞冲天,当然是自愿进宫的。
只是耿大哥看着不像是胸无大志之人,怎么会甘愿入宫做个男妃。故小弟才有此一问。”
耿思叹道:“再有大志又能如何,命运使然,一直未能施展抱负。
眼看着就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了,有幸得此机会,谁不想要荣华富贵盛衣华服,万民朝拜。
不过看到你,我这愿望估计又要落空了。”
“耿大哥是扬州人?”
“并非,在下乃是京都人士。”耿思硬着头皮说道。
这京都和扬州虽然相隔不远,可是口音方面还是略有差异的,他担心被人听出来,所以只能实话实说。
而且对面的少年也是个精明人,处处试探着他,还是要小心应对。
“那耿大哥是如何来到扬州城的?”宁筠继续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