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循规蹈矩,就是不知道才安公主所说的臣妇的儿媳妇行为不检点是从何而来,更不知道长安公主指名道姓的说出来的驸马有染,还有其他的几位到底有什么证据,这关系到我护国公府的门风,让我护国公府上的人以后怎么出来见人,请皇上还臣妇的儿媳妇儿一个公道。”护国公夫人说着已经是泣不成声,爬到在地上。
皇帝的脑袋痛的要命,心里暗暗骂了长安公主一声:“蠢货!”表面还得和善的为护国公夫人解决此事,于是皇帝笑眯眯的说道:“护国公夫人请起,坐在一边,朕还没有来的急问长安进宫的缘由,如果当真长安公主口不择言,朕定不会轻易饶过。”
这个时候,有太监已经给护国公夫人搬过来一把椅子,让护国公夫人坐在一边。
皇帝见护国公夫人坐下了,心里松了一口气,他不怕与自己的文武百官辨论,但是他怕这些大臣的夫人,女人们说起事情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说的重了,不行,因为要给她们留面子,给这些夫人们留面子就等于给自己的这些朝中大臣留面子;说的轻了,等于没有说,做不到解决事情,对另外一方不公平,会引起另外一方的不满意,得罪另外一方,就等于无形中得罪了自己的大臣,引起自己的这些大臣的心中不满意,他这个皇帝看着高高在上,其实做事情顾虑太多。
就好像是现在,让他这些做,长安公主是自己的妹妹,即便就是自己与这位妹妹没有什么感情,也要能护着就护着,能和稀泥就和稀泥,只要在当着这些大臣们的面别丢皇家人的脸,就行,哪怕背地里,再惩处长安公主,再补偿也是可以的。
皇帝扭脸看向一边一直低垂着脑袋站着的长安公主,厉声问道:“护国公夫人说的可是真的?”
长安公主在刚才一进大殿就已经意识到今天自己惹祸了,她没有想到的是护国公夫人会护着秦秀,原本她是听说了那些市井上的传言,说是云世子不待见秦秀,秦秀在护国公府上过的非常的艰难,如果不是因为秦秀还有一个庆亲王这样的父亲,秦秀早就不知道被丟到那个没有人烟的地方了,只是京都那些世家贵族小姐夫人们聚会,拿来当笑料的话,倒是没有人说护国公夫人与护国公府上其他的人对待秦秀的态度。长安公主私心里就在琢磨,谁人的母亲都是向着自己的儿子的,眼下云世子讨厌秦秀,护国公夫人肯定也是不待见秦秀的,她今天一气之下闯入护国公府上大肆无忌惮的给秦秀的身上泼脏水,就是觉得自己这么一闹腾,惹的护国公府上的人都更不待见秦秀,而且自己的身份又是公主,护国公府上的人既恨秦秀给护国公抹黑,又应该巴结自己,所以在这两种动力的作用下,整治秦秀那个女人是肯定的。
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秦秀不但能言善辨,而且功夫还在自己之上,再就是原本以为是自己的助力的护国公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对自己被秦秀踢飞无动于衷,没有一个人过来安慰自己,而且还大有同仇敌忾的尽头。今天自己是真的栽了!而且这个跟头栽的有点怂,直接就栽进到了皇帝面前,长安公主心里那个骂啊!谁他娘的说是秦秀在护国公府没有地位,谁他娘亲的没事找事往外传这种话……长安公主也恨她自己,没事找事,驸马纳妾,就让他纳吧!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着有什么不好,先让她们蹦哒几天,等到找到合适的机会,一个一个的都找个让她们无法翻身的机会除去不就得了,反正自己才是这公主府的真正主人,现在好了,脑袋一热,跑到护国公府上闹事,结果不但没有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走,反而是把自己搞的这么的狼狈,就是希望皇兄顾念情亲,对自己从轻处理,阿弥陀佛,神仙保佑……
长安公主正在为自己心里默默念经,就听到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的质问。
吓得长安公主急忙结结巴巴的回答:“皇皇皇兄……长安就是一时一时……气急攻心,才才才才才口不择言的,长安错了,请皇兄饶过长安这一次,长安再也不会了……”说着跪在了地上。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脑袋杵着地的长安公主,重重的哼了一声,说道:“身为公主,言行无状,本就是失了皇家的颜面,又恶意诋毁他人,你存着什么心思?”
“皇兄,长安错了,长安就是口不择言,长安没有其他的意思。”长安公主浑身瑟瑟发抖,哭求着。
秦秀这个时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着上面做着的皇帝磕头说道:“万岁明查,臣妇没有的事情,却是被人拿来肆意的侮辱,这种毁人名节的事情,是不能容忍的,今天长安公主既然能够肆无忌惮的打上护国公府,就说明,长安公主肯定是手里有臣妇不检点,与人苟合,与驸马不清不楚的证据,要不然长安公主也不会这么理直气壮的大闹护国公府,护国公府是皇帝的重臣的府邸,就是朝中大臣上门拜访也要先递拜贴,长安公主却是眼里没有护国公府的位置,长安公主聪明睿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却是这么做了,肯定是有原因的,万岁就敬请您臣妇做主,还臣妇一个公道,为臣妇正名,免的以后,哪家的夫人,小姐,或者是老爷,少爷,再府上一有事情就找到护国公府上闹事,还有就是刚才长安公主既然提及驸马,还有那几位世子,侯爷,臣妇就请万岁一并宣上大殿,问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臣妇只是一个深居后宅,没有长辈的吩咐,从来都没有踏出大门半步的妇人,今天的事情用不了多久就会传的沸沸扬扬,让臣妇怎么样活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