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护国公爷那一脸的谄媚示好,庆亲王秦言亥还是改变了一开始的态度,他说道:“护国公爷这是认真的?”
“庆亲王应该相信老朽,老朽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堂堂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护国公爷云靖说道。
庆亲王秦言亥对护国公爷云靖的这种说法倒是不没有异议,因为,护国公云靖这个人,确实是有许多让人不喜欢,也许在别人眼里,云靖这个人就是一个为了目的,什么事情都能够干的出来的小人,即便就是成了护国公爷,也没有多少人信服他。
但是,这些人中并不包括,庆亲王秦言亥,这也就是为什么漠北军与朝廷暗里势同水火,庆亲王府与朝廷的官员都应该是避之不及,庆亲王秦言亥对自己的掌上明珠秦秀在倾心于云霄翔后,说服,举例等一些手段阻止无果的情况下,就答应了自己的女儿,而并没有对自己的女儿做过过分的举动。当然了这里面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就有护国公爷云靖这个人的原因。
在庆亲王秦言亥看来,护国公云靖这个人即便就是干一些没有脸皮的事情,也都是有原因的,他是一个有些小聪明的人,即便他的这些小聪明只是局限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在大的地方懂得避开,就不如,在大w国的多次争夺皇位的内乱中,护国公爷云靖的家族就都没有参与,云家这样做的结果也是非常有危险的,比如会得罪拉拢他们云家这一股势力的皇子,如果那个皇子一旦坐在那个位置上,整个云家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但是护国公云靖都用手段避过了,他这样做的结果往好的好方面说,就是在一旦程度上稳定了这个大w国的局势,使得原本因为皇权的更替动荡的国家,在其他虎视眈眈的这些想乘机打大w国主意的人,不敢轻举妄动,一个国家如果军队不参与内战,对外就还是一个整体,护国公爷云靖的这个举动就是在告诉所有的人,云家的人和他统领的军队保护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整个大w国,他们的矛头不是指向大w国的,而是指向企图对大w国不怀好意的别国的,因为护国公云靖在皇子们睁夺皇位的时候,把自己给摘干净了,也让他的军队没有受到创伤,所以护国公府在大w国存在了多少年,护国公爷统领的大军就存在了多少年,即便就是云家的掌权者已经换了好几代,但是护国公府依旧存在,云家仍然屹立不倒,这就从一个方面告诉人们,云家是与大w国共存亡的,而不是与哪一个皇子或者是皇帝。
云家的所作所为结果让很多有势力的家族效仿,那些有兵权的人,有很多因为参与了皇子之间的争夺,有的成了胜利者,升官发财了,有的却是被灭了满门。
云家却是因为保存了实力,经过几次的动荡,不管是哪一个皇子当上了皇帝,都对护国公府不敢小觑。
云家统领的大军的将士,所有的牺牲都是因为保卫国家,死的明明白白,让大w国的百姓赞扬,都是英雄。
庆亲王秦言亥对护国公云靖的这种作为是感激的,他即便还是皇帝,但是在他的心里,这个国家就是他们秦家的,再加上他现在掌握着大w国的经济命脉,皇权动荡,对他的大业没有什么影响。
试想一想,如果护国公府云家统领的边境大军参与了夺皇位的争夺战,第一:大w国与大月氏国边境就会发生战乱,大月氏国的大军就会乘机而入,对大w国的边境一带进行疯狂的烧杀抢掠,攻占大w国的边城,占为自己所有。一旦丢失,再想夺回就得付出几倍的代价,到时候又是战乱,百姓被强行服兵役,农天里没有了干活的劳力,就没有什么收成,再遇到一个天灾,整个国家面临的就是民不聊生,百姓既可以浮州,又可以覆舟,引起百姓的揭竿而起,那这个国家面临的就不仅仅是皇位上换一个同姓氏的人了,那可就是坐在皇位上的人换了姓了,改朝换代在所难免。
对庆亲王秦言亥来说,大w国是他祖宗给他们留下的基业,他怎么可能让他改朝换代,他们秦家几代人都为了护住着一块儿土地奔命,换了姓氏,他怎么可能接受。
所以秦言亥不管是从大局着想,还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都是对护国公云靖这个人,还有云家的祖辈儿有好感的。
庆亲王秦言亥对护国公爷云靖的做事方法,很多都是不满意的,更确切的是说非常的不满意,举个例子,就拿王希珍这件事情来说,护国公爷云靖为了护住云家,护住云霄翔年轻时候的秘密,把自己秀儿的脸都踩到了脚底下,根本就没有顾及到自己女儿的感受,颜面,还有自己的外孙子……秦言亥一想到这些就一门子的火,把那个孩子认做了嫡长子,将来就是继承爵位的人,他秦言亥的女儿生出来的孩子没有过靠祖宗的避荫,但是事情也不是这么做的……
庆亲王秦言亥越想越是火大,也就是他秦言亥是一个能够沉得住的气,这才把脑袋里面的那些杂七杂八丢在一边,忍了忍自己的情绪,看着正在看着自己,一脸期盼的等着自己答案的护国公云靖的那一张老菊花脸,忍住想一脚踢开他的想法。
秦言亥问道:“你这是下定决心了!”
护国公爷云靖急忙点点头,笑的那个欠揍:“是啊!是啊!庆亲王爷您手底下的能人义士多的数不胜数,航儿哥由庆亲王爷您教养上,肯定是错不了!”
秦言亥点点头,没有一点要掩饰,谦虚一些的样子,对着护国公爷云靖说道:“既然护国公爷都这么说了,肯定是信任本王的,那就立下字据!”他说到这里对着屋子外面说了一句:“给本王准备笔墨纸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