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点点头,慢慢的说道:“朕也是觉得庆亲王不屑这些,”他征征的看了五公公一会儿,又接着说道:“仔细想想其实这个柳明喻又倒是不差,就是这个出身……”皇帝没有再继续往下说,御书房里面陷入了寂静。
“唉!”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也扭脸看向五公公说道:“你个老货,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
五公公急忙跪在地上,给皇帝磕头,嘴里说着:“皇上饶命!奴才不知道皇说的是什么?请皇上明示。”身体在地上瑟瑟的抖动着。
“朕又没有说你什么,你吓成了这种模样,真的是无趣!”皇帝没有好脸色。
“奴才这都是让皇上的话,给吓的,奴才就是一个下人,听皇上的吩咐做事情,一心一意的伺候皇帝,其他的一概不知。”五公公说道。
“你对朕来说不是外人,朕想问问你,如果被柳姑娘许给襄王,结果会怎么样?”皇帝眼睛发空,不知道在看着什么,但是话却是对五公公说的。
“奴才不懂!”五公公跪在地上说道。
“朕也不治你的罪,你说就是了。”皇帝催促道。
五公公用衣袖抹了一把脑门子上的汗,偷偷的看了看坐在龙书案后面的皇帝,想了想这才开口说道:“襄王就是一个闲散王爷,早些年也不受先皇的待见,背后又没有什么大势力,也就是皇帝您登基了,才让他活的这么随意,奴才与皇帝说这些,就是想告诉皇帝您襄王不值得您怎么担心的,关于这个柳明喻,她虽然是来自于庆亲王府,也不会有什么意图,庆亲王爷的势力根本就用不着用那些阴司的手段,他希望的是国泰民安,不知道老奴这样说对不对?皇上!就看在老奴愚笨的面子上,不要为难老奴了。”
皇帝笑眯眯的看着地上跪着的五公公说道:“起来吧!朕就是问了你一句,你就给朕喊了一路的冤,就好像朕整天都不给你好脸色一样。”
“谢皇上!”五公公从地上站起身来,抖抖嗖嗖的又走到距皇帝的龙书案一步远的地方,低着头站好。
皇帝看了看他,一脸的嫌弃。
皇帝又悠悠的开口说道:“照你这么说,这个柳明喻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姑娘,若是朕成全他们,好不好让其他的人都效仿。”
五公公说道:“依奴才看倒不是不可能,如果皇帝您怕有什么事情可以给他们指婚,这是襄王一个人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果再有谁效仿襄王,皇帝您是该管呢还是不应该管呢?”
“你说的对,不光是襄王,连恒王,顺王,宣王,舟郡王他们几个也都没有成婚呢,皇帝可以给他们指婚的,也好添一些喜气,还有几个公主也到了出阁的了。”五公公在一边提醒着。
“真的是奇怪了,他们怎么都不成婚?”皇帝喃喃自语。
五公公想说:“这些都是皇帝指婚的,他们自己就没有资格为自己找正妃的,前两年您的上一任小皇帝的时候,你们几个大一些的皇子都忙着明争暗斗呢!等着把小皇帝搬倒了,您坐在这里了,也是忙着收拾残局了,哪里还顾的上,那几个对手,或者是潜在对手的选王妃的事情,您自己的王妃还是刚刚没在皇宫住多久的呢!”
皇帝点点头说道:“是啊!是啊!你说的没有错,都应该让他们安心,朕是一个好皇帝,在我朝历代皇帝当政以后,还容许其他的皇子活着的,也就是朕了。”
五公公心里话:“怎么就不说是庆亲王把您推上这个位置的,那些贵嘁之所以还好好的活着,是庆亲王不让滥杀无辜,您才顺杆滑,来了一个顺水推舟,这些皇子皇孙真的是应该感谢庆亲王,如果依照您的意思,我还真的不敢说!”这里五公公心里腹诽皇帝,耳朵却是在听皇帝说话,几乎一个字都不错过。
这个时候皇帝说道:“让他都安顿下来,朕心里也是为了他们做打算,这件事情应该交给皇后,让皇后打探一下都有哪家的姑娘到了成婚的年纪,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给朕的这些兄弟们看看,朕可不想再看到下一个襄王。”他思索了片刻,就差人去把刘皇后叫到了御书房。
不都时,有人通告皇后到了,皇帝吩咐皇后要赶在中秋节前在宫中举办一场宫宴,邀请所有四品官以上的官员的家属中的还没有成婚的子女都参加,随便把哪些没有找到合适人家的几个公主也都给看看谁家合适,都赶紧的打发出宫,现在的皇宫乱的很。
皇后自然是高高兴兴的答应了,这可是她住在这皇宫中,*行驶她皇后的权利。
皇后一回宫,首先就是把襄王的事情让人告诉了襄王的生母冯太妃。
冯太妃一听自己的儿子在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的情况下,就要与这么一个没有一点背景的女子成婚,而且都闹到了皇帝那里。自己是襄王的娘亲,襄王却是没有与自己打过一声招呼,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自己这个亲身母亲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而且还是皇后派人过来告诉的自己,这是在打自己的脸啊!自己再怎么不受先皇帝的宠爱,自己也是冯贵妃,现在的冯太妃,自己的身份摆在那里呢!还荣不得别人的打脸。
原本一向柔弱温婉,与人和气,大度娴熟对冯太妃,又被自己的儿子气的失去了常态。冯太妃在皇后派来的告信的人还没有走出花厅的时候,就把摆放在她面前的一个茶杯给砸到了地上,紧接着就是“叮叮当当”的盘子,杯子,花盆落地的声音。
皇后派去的人,听着耳边传来的砸东西的泄愤的声音,却是没有回头,而是迈着稳健的四方步,不紧不慢的走了出去,如果你仔细听,还那个听到这位太监嘴里还哼着小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