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修言就马上解释道:“嫂嫂说的就是永州地界独有的。”
魏少卿也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就笑着打圆场道:“古风侯爷说的是,咱们永州地界的土产还是极多的,说出来怕王爷,王妃,侯爷不信,其实下官也不是很清楚的……”
魏少卿的话,差一点就让三个人憋不住了给笑出声音,也是幸亏魏少卿的话又继续往下说了:“这次正好一起尝尝!”这一脑门的汗,都是给急出来的。
古风修言用眼角余光看到了魏少卿脑门子上的青筋凸起,而且还范着一层细细密密的湿,就知道眼前的这个家伙,心里也没有表面上这么淡定,看看眼前这不是露出马脚了吗!
几个人一路说说笑笑的上了马车去了复兴堂,这复兴堂的位置比较偏僻,坐落在一条去往出永州城的管道上,远离闹市,马车的车轱辘碾压在碎石子的宽阔的路面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之所以卢云知道外面的偏僻而且路面宽阔,是因为他们这一路上都能够清晰的听到清脆的不绝于耳的鸟鸣声,风吹过,树林发出的“莎莎”声音,再就是一直都伴随着她们的马车轱辘的“吱呀吱呀”的声音,马蹄踩踏在碎石子路面上的“提提踏踏”的声音,还有马车夫甩马鞭子的声音,马车夫嘴里断断续续的吆喝声音,偶尔还有几个熟悉的说话的声音,那是他们马车上的人发出来的,因为说话的声音没有所以需要避讳的,所以声音不低,就是在后一辆马车上的人,也是那个清楚的听到前面马车上的人对话的内容的……独独没有闹市上的嘈杂,喧哗正是这种静,让卢云觉得自己的思想又变得飘渺。
复兴堂的酒宴确实是非常的独特,优雅的环境,卢云觉得这种情调就好像是她回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高档宾馆一样,通身的典雅贵气,真的是应了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你抬眼看看这复兴堂,出出进进的客人就知道了。
在席上,魏少卿还真的是如他自己所说的,对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全然不了解,古风修言正好借着酒劲儿,一个劲儿的拿这位年轻的少卿大人开玩笑,使得整个宴席上都没有让人感觉到一丝一毫的拘谨,不自在。
在宴席期间,魏少卿就提到了乔生的案子,卢云几个人一面吃着一面听着。
这个时候,卢云才清楚了那个船夫阿生的情况,原来魏少卿之所以在案发一直到秦言亥他们参与才真正的提审这几个涉案的人,就是因为在乔生案件的前一个月,浙江一带的衙门就已经开始着手彻查砚台案件了,只是捉人要拿脏,这个“脏”就是砚台,乔生手里的只是一部分,当时并不知道在永州地界也出现了这些砚台,抓住的几个倒卖砚台的,他们都是在替别人兜售,并不是官府要找的人,在审问中,就有一个人无意间说出来了一个信息,说让他们帮着卖这些砚台的人中,其中有一个人,好像是几年前在他们这里想开铺子的人,那个人曾经就与他打探他铺子隔壁的一个正在往出卖的店铺,提供这个消息的人还说,那个人曾经与他说过话,问了他隔壁要出售店铺的原来的房东,还有那个店铺过去是做什么用的,生意如何等等,为什么好多人都打探过那个店铺,就唯独记得那个人这么清楚呢?是因为那个人与东家约定好了见面的时候,过去看铺子,果然约定的时候过了很久,房东都没有过来,那个要看铺子的人就在他的铺子里面坐着等了将近两个时辰,他与那个等房东的人说了很多的话,因为他看那个人对他隔壁的店面非常的感兴趣,想着将来还有可能是邻居呢,所以他对那个人也是非常的客气,天南地北的说了很多的话,从话中,他知道了那个想卖下铺子的人是永州地界的人士,那个人打算卖下铺子是做买卖文房四宝的营生的,与他卖书和画本子的生意没有冲突,而且两个人还开玩笑说是有人去买隔壁的文房四宝的时候,让他的伙计给推荐他这边的书卖,所以两个人说的非常的投机,后来,因为房东的房价要的太高了,他一个外地的人,认为跟他要那么高的价,就是在吭他,与房东没有谈好,隔壁的铺子就没有盘下来,那个人离开他们这里的时候还过来看了看他。
这这件事情大概是几年前的事了,就在大约一年前的一天,那个已经几乎都已经被他遗忘了的人,突然出现在了他的书店的里,两个人已经没有话可以说的人,一开始只是聊聊天,说说各自的生意,后来那个人就拿出来了几方砚台,说是让他帮着推销推销,他一看那就不是普通货,就凭着他做生意这些年,还是有一定眼光的,不过具体是有多高档他还真的不懂得,毕竟他不是研究研砚台的,那个人当时只是放在他这里两方,说是试试,看看有没有人识得这个货,卖的钱,与他四六分成,当时他就想啊,这个卖买如果做成了,他就白得一笔银子,何乐而不为呢?反正他既没有出本钱,又不用担心卖出去卖不出去,而且只要卖出去就可以拿钱,所以就让那个人放下了。
因为这两方砚台的价格高,一开始他还以为不会有人注意到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就在他摆放出来的第二天,就有来他书店里面买书的人,打探这两方砚台的价格,就是因为价钱太高了,把看上的人都吓跑了,那两方砚台在他的书店里面几乎是每天都有人询问,最后都是望而却步。
就这样因为那两方砚台,他的书店里面关顾的人,也多了起来,有的人就是来看那两方天价砚台的,一晃就是三四个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