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给你们了。”秦珏把手里的汤匙一放说道。
“谢二公子”
“谢二公子”
“谢二公子”
四个人齐齐的给秦珏跪在地上磕头。
秦珏等着来福从地上爬起来,给他把餐巾的带子解开,这才从椅子上站起身来。
这个时候,有人给秦珏端来了漱口水,秦珏漫不经心的低下头,端起水杯往嘴里送了一口,在嘴里来来回回了两下,这才吐出来。
秦珏对着来福说道:“走吧,夫子今天肯定会生气。”说完迈着大步出了屋子,向着书房走去。
一踏进书房的大院,一股着书卷气就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就感觉到了身处在那种人人口中的书香门第,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收敛。可能是因为自古以来世人都是把圣人放在首位的缘故吧。
来福的脑袋更低了,两只手操在身前,小跑着跟在秦珏的身后。
一主一仆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一坐北朝南的一座不算大的,红红砖绿瓦殿前,秦钰一撩自己的衣袍,迈大步上了阶梯,大理石的阶梯,挺高的,来福没有上,他站在阶梯前,目不斜视,看着书房的院门。
秦珏在高大的紫红色的漆成的雕花镂空的两扇木门前站定,轻轻的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然后轻轻的扣门,恭恭敬敬的说道:“请夫子责罚,学生有事误了时辰。”
“进来吧!坐回去!”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秦珏轻轻的推开门,提起衣袍,抬腿跨过高门坎儿,一回头把门重新带好。恭恭敬敬对着坐在桌子后面的人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这才低着头,急匆匆的往对面的另外一张桌子走去。
秦珏坐好,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正预打开的时候,夫子突然开口问道:“公子可知道有人说过一句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
秦钰低着头从凳子上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对夫子说道:“夫子曾经教过学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学生时刻都不曾忘记。”
“二公子天资聪慧,今天迟到应该是有原因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遵守定下的章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秦珏又恭恭敬敬的给夫子施礼说道:“学生谨记。”
夫子点点头,对着秦钰摆了摆手,示意秦珏坐下,再没有提他晚来的事情。
秦钰坐在那里,在桌子上找到了今天夫子昨天留下的预习,他不喜欢夫子讲的这些东西,但是夫子说是有用,是为人之道,更是为君子之道。
秦珏心里暗暗的叹气,他喜欢沈度那样的夫子,有一种侠气,虽然沈度也被称做夫子,其实沈度骨子里面就没有一点书生气息,尤其是书生的那种举手投足间的那种书卷气,那种说话也是文绉绉的样子,是他秦钰最不喜欢的东西,在沈度的是身上无处可寻。只是沈度在教完秦钰就一直在帮助爹爹处理漠北军中的大事,已经不来书房了。
秦珏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是觉得自己的父亲对自己与秦钰的态度不同。其实他有向爹爹提过想投在沈度的名下,爹爹也有答应,只是沈度当下确确实实是无分身之术。现在这个王伦大学士也是个好的,就是自己不喜欢他整天抱着一本书,咿咿呀呀的没完没了的讲,整天不是“中庸”就是“大学”要么就是“诗经”,他对这些东西不是很感兴趣。
秦珏甩甩脑袋,让自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翻到今天夫子要讲的一段。他眼睛盯着上面的一段:“诗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古今自内省不咎,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以不可及也,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秦珏看完偷偷的看了看夫子,王伦大学士学富五车是难得的人才,这是爹爹告诉自己的,他觉得其实是那样的,因为夫子一张口就是他听不懂得。
夫子好像是知道他已经看过了,问道:“这句话就是说君子做好慎独的功夫,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能够战胜自己,所以君子知道,一个人的念头虽然潜伏看不见,仍然会在隐微当中显现出来。”
秦珏在听完夫子的讲解的时候,对后面的一句一下子就上了心。
于是他问道:“夫子,学生有问。”
王伦点点头,一双深沉的眸子看着秦珏。
夫子的这一眼,让秦珏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看错夫子了,那一眼挺吓人的。
秦珏还是把自己的话说了出来:“夫子一个人的心思都是不能藏起来吗?”
夫子说道:“不能一概而论,按照《诗经,小雅,正月篇》上说的是君子知道藏不住,所以会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也能谨慎检束自己,就是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其实就是做到了表里如一。”
秦珏又问道:“学生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要做到没有另外一面,但是夫子这很难,没有私心的人,真的有吗?”
夫子突然笑着说:“就是因为人有阴暗的一面,从会告诉你怎么样才能迫使自己让阴暗面也变得可以视人。要想让阴暗面变成不再阴暗,就需要不自欺的修养,常常良心自问,有没有做出事情后,自己惭愧不安,如果没有,那就是说明你的阴暗面在渐渐地可以变得光明正大,那做到这样的人很少,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些人才被称之为君子,君子之所以称之为君子,就是别人赶不上。如果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就不被称之为君子了。所以主敬存城的君子,看重思无邪,无不敬,不自欺。”
秦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他刚刚表了态,就听到坐在对面的王伦大学士说道:“是人就有慧根,有思想就是不为人知的一面,所以所谓君子亦是一种思想境界而已。”
秦珏看着这位身上书卷气级重的老先生,不由得开口问道:“其实夫子是在是君子与小人是相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