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
小贞德2025-11-03 11:214,031

宣和皇帝也觉得辽军围住镇北关之后,便不再南下,应该是准备不足,所以便也没太当回事。

只是调集了一些兵力拱卫京城,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罢了。

李文纲也曾据理力争,但京城的官员们大多都支持张国昌,他也毫无办法。

现如今,镇北关被围了一个多月了,从北边逃难过来的百姓和士兵越来越多。

辽军在他们口中也被吹得神乎其神。

什么有十万铁骑,且个个身披铠甲以一当十,见人就杀,不留活口,像是野兽一般,弄不好还喜欢吃人。

如此一来,京城的高官们就有些慌了。

他们的官位虽说是江南士族们推上去的,但比起前程还是性命比较重要。

于是,许多人开始动摇,认为应该调集重兵北上。

宣和皇帝也在此刻清醒了过来,今日便是他召集朝臣商议此事的日子。

众大臣上殿。

先前便力主出兵的李文纲直接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镇北关已被辽军围困了一个月之久,四周的军屯堡垒也全都被辽军攻破。”

“现在应该立刻调集大军北上支援镇北关,将辽军驱逐出境!”

李文纲说罢,宣和皇帝连连点头:“不错,朕也觉得是时候出兵了,众爱卿觉得如何?”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再提反对意见。

然而,就在李文纲觉得大事告成的时候,一旁的张国昌却站了出来。

“陛下,李相说的不错,臣也觉得应该立即出兵。”

“只是,臣在想,目前京城周围的大军,堪堪只够拱卫京师,若要北上驰援,理应再从旁处调兵!”

“且,还需要大量粮草辎重,最重要的是,目前京师无大将,我等还要商议出来一名统军将领才对!”

张国昌说完,李文纲脸都绿了,他急道:“镇北关如今危在旦夕,张相为何还要从别处调兵来浪费时间?”

“依我看,先将京师的大军调出一半北上支援,再从各地调集大军拱卫京师便是!”

“至于粮草辎重,就近从京城征调便是,统军将领也不用旁人,先前的镇北关总兵林业,正好在京述职,由他带领大军前去,必能解镇北关之围!”

听到这番快刀斩乱麻的回答,张国昌却只是轻蔑一笑。

“李相,正因镇北关危在旦夕,我等才越是要沉得住气。”

“你想,现在镇北关是个什么情况根本没人知道,万一大军开拔之后,镇北关正好被攻陷,辽军失去牵制南下猛扑过来怎么办。”

“从镇北关一路到京城并无坚城防守,如此一来,我军便只得和敌军野战,到那时,我军可就危险了。”

“一旦我军再败,到时候丢的可就不是镇北关了,就连京城怕是也有危险!”

此话一出,周围大臣纷纷附和点头。

“不错,相国大人说得有理,现在京城才是重中之重,不能为了救镇北关,而把京城置于险地啊!”

“嗯!李相急于救援镇北关没错,但这种军国大事还是要考虑全面一些的好!”

“陛下,臣觉得应该听从张相国的意见,待得万事准备妥当之后,再行发兵!”

听到众人支持自己,张国昌仰起头,轻轻的抚摸起了自己的胡须接着说道。

“还有统军将领,林业虽说先前当过一段时间的镇北关总兵,但战绩平平,以他的实力,未必能打得过辽军。”

“况且,两广平叛初显成效,如果不及时巩固,叛军反扑岂不前功尽弃?”

“所以,林业应即刻回到两广,继续主持平叛之事。”

“至于,北边的辽军,可再行斟酌统帅应对!”

听到张国昌这番话,一旁的李文纲气的发丝倒竖,他怒道:“早在北辽攻灭大燕的时候,我便看出了他们的狼子野心,提议趁其立足未稳,调集大军北上攻伐,你却百般推诿。”

“辽国撕毁盟约挥师南下,兵锋直指镇北关的时候,我提议即刻发兵救援,你却说什么镇北关城墙高大不必救援!”

“现在,镇北关被围了一个月,周遭堡垒已经被辽军扫荡一空,正是危在旦夕的时候,你竟还要拖延时间,阻止陛下发兵救援!”

“难道,你觉得,丢了镇北关,只靠京城,便能挡住辽军南下吗?”

李文纲履任丞相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埋头干事,平日极少与人发生争吵。

可今天,他实在是忍不住了。

若这次再听这张国昌的,那他们大乾的朝廷,怕是都要完蛋了!

面对激动不已的李文纲,张国昌依旧淡然,他说道:“之前我也是审时度势才向陛下提的建议,陛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同意的。”

“如今,李相说这些,是不是有意暗指陛下?”

说到这,张国昌一脸玩味的看向了李文纲。

后者横眉瞪目,幞头上的两根直脚都在颤抖。

这种映射皇帝的大帽子扣下来,一般人也就怂了,但李文纲确实不惧,他咬牙道:“张国昌,这些事情全都是你进的谗言,如今出了事便一推四五六,又将锅推到陛下头上,你这种人,根本不配当丞相!”

“不,你根本不配为官,我要是你,现在就该向陛下请辞,回家归养!”

被人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张国昌依旧风轻云淡,他说道:“李相,我的丞相之位,乃是陛下任命的,是否请辞,也不是你说了算。”

“现如今,我们还是先商议如何调兵的事情吧,至于其他无用之言,还是留到以后再说吧!”

对方如此不要脸,李文纲也确实没招,他若再年轻十岁,还能上去揍他一顿,现在的身子骨,怕是不行了。

这时,龙椅上的宣和皇帝也看不下去了,你们两个掐架就掐吧,带上我干嘛?

于是,他轻咳两声道:“咳咳,两位爱卿,今日朝会咱们商量的是发兵镇北关的事宜,众爱卿先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商议不迟。”

皇帝一句话,便为二人的争斗画上了休止符。

随后,他又看向李文纲道:“李相推举林业将军出任统领甚合朕意,林将军在镇北关多年,虽并无太大功绩,但起码熟悉地形,而且前段时间也曾击败过辽军!”

“由他带军出征,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两广那边,传令,让军卒们暂勿轻进,巩固战果便是。”

提议得到肯定,李文纲面色稍缓,他对宣和皇帝躬身道:“是陛下!”

随后,宣和帝又看向张国昌道:“不过,张丞相的担心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如今镇北关是个什么情况,我等皆不知道,若是草率的派出大军支援,一旦被辽军伏击,我等必将损失惨重。”

“所以,朕以为,可先派出一半京城守军,由林业带领于黄河渡口附近构筑防线。”

“若辽军攻破镇北关南下,有黄河阻挡,我军也能从容应对。”

“如果,镇北关还守得住,等各路勤王大军抵京之后,我大乾也可全力挥师北上,歼灭辽军,以保我大乾基业无恙。”

“如此,二位丞相觉得如何?”

张国昌反应敏捷,他立刻躬身道:“陛下英明!”

李文纲对宣和皇帝的布置就不甚满意了,在他看来,辽军南下应该是仓促之举,而他们的目的应该也只是攻破镇北关,或者削弱镇北关的防守力量。

只要他们派遣大军抵达镇北关,辽军便会腹背受敌,不得不退。

可这些也都只是他的推断而已,无法说出来。

况且,宣和皇帝的考虑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李文纲在犹豫片刻之后,最终也只能点头道:“陛下圣明!”

见二人都同意,宣和皇帝便挥了挥手道:“好了,如此众爱卿便去安排吧!”

“记住,此事事关国家安危,各衙门不得互相掣肘,不然朕定不轻饶!”

“臣等遵命!”一众官员躬身应声。

走出大殿,李文纲轻蔑的看了张国昌一眼,随后冷哼一声大步离去。

老头子虽说步履康健,但隐约间也能看出其有些气力不足了。

与之相比,张国昌刚过天命之年,身体正值搞政治的黄金时期。

“李相啊李相!你为官这么多年,到现在还不明白政坛的道理,真是可悲啊!”

一声长叹,张国昌大步流星的走出大殿,他刚一出门便有不少官员主动上前逢迎。

张国昌熟练的与这些人须臾客套。

在他看来,搞政治靠的就是话语权。

同一件事,你说往东,我偏要往西,你我争论一番,你若是退让了,那便是我赢了。

或许这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但在其他官员眼中看到的却是,我的话语权要比你的重。

今后,其他墙头草的官员也会越来越听从我的话,有些事情也会越来越注重我的意见。

听话的人多了,我的政治势力和政治手段便越多,今后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情由我来进行决断。

这样一来,你就会被架空。

当没有人再在意你的意见时,所谓的丞相也会变成一个毫无作用的虚衔。

当然,李文纲为官数十年,门生故旧无数,许多人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这些人是不会听从张国昌招呼的。

所以,张国昌这些年来便经常拿捏这些人的把柄,并将他们驱逐出朝廷。

如今,整个朝廷,能和李文纲一条心的已经没有多少了。

最重要的是,张国昌还比较会逢迎皇帝,以赢得皇帝的欢心和信任。

皇帝听他的,大臣听他的,背后还有门阀大族的支持,在他看来,这场政治游戏,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另一边,李文纲则没想那么多,他第一时间回到了兵部,林业已经在这等待许久了。

作为科举出身的进士,又在底层军队摸爬滚打多年混出来的总兵,林业的能力毋庸置疑。

之前和大燕、大辽交手,由于对方也比较强悍,所以林业的战绩确实只能算是一般。

可当他调到两广去收拾那些土匪叛乱的时候,那完全就是大炮轰蚊子了。

去了没俩月,便将那里的土司首领全都干掉或者抓住,他也得以回京述职。

不然,李文纲还真不知道可以派谁去支援镇北关。

二人碰面之后,李文纲便将今日朝会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听到得知皇帝让在黄河渡口处组建防线的时候,林业站起身道:“这怎么能行?黄河乃是悬河,于此地扎营,一旦敌军破坏堤坝,多少大军都将全军覆没!”

李文纲自然也知晓这一点,但这是宣和皇帝直接下的命令,他也没办法。

于是,他只能道:“那就找地势较高的地方扎营便是,我全力调派各路大军抵京,最多一个月,一个月后,你便可率军北上!”

林业眉头紧锁,他沉声道:“还有一个月,这段时间,河东道的百姓,怕是要受苦了!”

李文纲闻言也只能是一声长叹。

“唉,朝局如此,我等也只能是尽力而为吧!”

皇宫之中。

宣和皇帝正盯着御花园内的一株并蒂莲花怔怔出神。

旁边的太监总管沈观端着茶盏凑上去说道:“陛下,请喝茶!”

宣和皇帝面无表情的接过茶盏道:“沈观,你觉得李文纲和张国昌二人如何?”

沈观闻言一怔。

眼前的这个皇帝说不上励精图治,但也绝不糊涂,平日里他捞点钱什么的倒也无所谓,但政务方面,宣和皇帝却极少让他插手过。

今日突然询问朝中两名丞相,沈观一时间自然是不敢回答。

但皇帝问了,装哑巴又不好,于是,沈观便道:“回陛下,两位大人皆是能臣、忠臣,不然陛下也不会任命他二人为丞相!”

宣和皇帝瞥了他一眼,然后又将茶盏放了回去。

“以后,少和张国昌来往,别忘了你自己的身份!”

此话一出,沈观如遭雷击,他赶忙跪在地上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

宣和皇帝并未再理他,而是直接站起身离去。

等他走远之后,沈观才全身一软,瘫在了地上,他身上的衣物早已被汗水打湿。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间炼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无敌镇北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