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一文钱?
不恰药药2025-09-06 11:522,041

京畿州县,多少寒门士子、乡塾先生、小吏里正能看得上?

我们要的就是让它能毫无阻碍地流入这些人的手中!”

“至于费用,”李承乾转过身,目光灼灼,“初期的亏损,由东宫和内帑承担。待发行日广,数量巨大之时,或可引入少许商户告示,收取微薄费用以作贴补。

但售卖价格,孤意已决,绝不变更,就必须是一文钱!

要让天下人形成习惯,只需花费一文钱,便能知朝廷事,学圣贤言,晓农桑技!

此中带来的民心所向、政令畅通、教化普及之益,岂是万千金银所能衡量?”

他看向魏征:“老师负责内容审核,当知一字一句皆关乎朝廷体面、民心导向。

若因价格高昂而使报纸只能流传于官宦富户之间,与昔日郎报何异?

又如何打破壅蔽,使皇恩雨露均沾?”

魏征闻言,肃容沉思。

他自然明白太子所图之大,仔细想来,若真能以此低价普及,其教化之功确实无可估量。

他担心的财政问题,在太子这番长远考量面前,似乎成了次要。

他缓缓点头:“殿下深谋远虑,老臣…并无异议。

只是内容把关,必将更为严格,绝不能因发行广泛而有丝毫轻忽。”

“正当如此!”李承乾肯定道,“内容严谨,乃此报立身之本!”

房玄龄也终于露出了然的笑容,赞叹道:“殿下此举,看似亏本,实则乃是一本万利之投资,投的是天下民心,利的是江山永固。

一文钱,买的是通达,买的是认同,买的是大唐的盛世根基!臣,附议!”

“好!”李承乾抚掌,“既然如此,报刊发行之事便这么定了。

首期印量暂定五千份,集中于长安及京畿各县。后续视情况增减。排版内容,就按此样刊,有劳魏公最后审定。

发售之事,孤会安排东宫人手并协调京兆府办理。”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外,孤会奏明父皇,请旨将此后朝廷一些非机要的谕旨、政令解读,优先刊载于《贞观民报》,使其真正成为朝廷喉舌之延伸。”

事情就此议定,魏征拿着样刊,准备回去进行最后的字句推敲;房玄龄则开始思量如何协调各部,配合这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推广。

送走二位重臣,李承乾独自立于殿中,望着那堆叠如山的《农书》和即将付印的报纸样张,目光深邃。

一文钱,只是一个开始,他要让知识和大唐朝廷的声音,像空气一样,以最低的成本,渗透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世家的壁垒,终将在这一文钱的冲击下,逐渐松动、瓦解!

……

在魏征一丝不苟的审核下,第一份最终定稿的《贞观民报》创刊号被恭敬地呈送到了太极殿,摆在了李世民的御案之上。

李世民放下朱笔,饶有兴致地拿起这份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报纸。

他仔细翻阅,从刊载自己谕旨并附有通俗解读的头版,到图文并茂报道春耕大典盛况的二版,再到实用易懂的农桑知识三版,最后是彰显文治的士子诗文四版。

排版清晰,标点分明,内容更是兼具权威性与亲和力。

“好!甚好!”李世民越看越是满意,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承乾此事,办得漂亮!魏卿审核之功亦不可没。

如此形制,如此内容,深入浅出,润物无声,实乃宣教之利器!”

他放下报纸,看向侍立一旁的魏征,随口问道:“此报成本几何?承乾打算定价多少发售?想必不会太便宜吧?”

在他想来,即便采用了新纸新技术,如此一份报纸,售价至少也需十数文乃至数十文钱。

魏征闻言,面色一肃,躬身答道:“回陛下,太子殿下已定下售价。”他略一停顿,清晰吐出两个字:“一文。”

“一文?”李世民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以为自己听错了,“魏卿是说…一文钱?”

“正是,陛下。太子殿下坚持,每份《贞观民报》,售价一文钱。”

魏征肯定道,随即他将李承乾那番关于“宣达政令、教化百姓、沟通上下”、“其利在社稷长远”、“要让天下人只需一文钱便能知朝廷事”的论述,原原本本转述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

作为父亲和君王,他欣赏太子的远见和魄力;但作为需要统筹全局、尤其是掌管钱袋子的皇帝,他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胡闹!”李世民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肉疼。

“想法是好的,此报也确实甚合朕意!但一文钱?这岂不是等同于白送?

即便新纸成本大降,可人工、雕版…哦不,活字、油墨、运输,哪一样不要钱?

一份亏五文,五千份就是两万五千文,一期便是二十五贯钱,若旬日一发,一月便是七十五贯,一年便是九百贯!这还只是长安京畿,若推广至全国,那将是何等巨大的开销?!”

他越算越是心惊:“雪花盐利虽丰,但朝廷用度浩繁,朕之内帑亦非无穷无尽!

边军粮饷、宫室修缮、宗室用度…哪一项不是捉襟见肘?

岂能长久填补这无底洞般的贴补?如此亏损,纵有金山银山也要坐吃山空!承乾此举,未免过于理想,不谙世事艰难!”

在李世民看来,太子的计划美则美矣,却严重缺乏可行性,纯粹是砸钱买名声,绝非治国长久之道。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内帑被这份“一文报”拖垮。

“传太子!即刻召承乾来见朕!”李世民语气坚决地对内侍下令。

他必须问个明白,若太子只是头脑发热,他必须及时制止这种败家行为。

不久,李承乾应召而来。

他进入殿内,看到御案上的报纸和父亲略显阴沉的脸色,心中已猜到七八分。

“儿臣参见父皇。”

“承乾,”李世民没有绕圈子,直接拿起那份报纸,开门见山地问道,“这《贞观民报》,你定价一文?”

“是,父皇。”李承乾坦然承认。

…………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