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洛洛对于北城这边的生意,也是没有打算放弃的。
北城于对于其它林州人而言,不过是处安置地,而对于她来说,这相当于她在这个世界的故乡。
她在猎户村的宅院,一砖一瓦都是她费尽心思修建起来的。
从最开始荆棘毒蛇遍布的荒地,到现在花园菜地猪圈鱼塘,都倾注着她的期盼和心血。
更别说那几十间铺面了。
还有聚福楼,天下客栈……这些产业如今虽然面临重重困难,被其它商行世家打压得面临倒闭,但她仍旧抱着希望。
她可是堂堂现代穿越过来的人啊,真就要这么知难而退吗?
所以,商行成立后,由她来当这个领头羊,委实是最适合的人选。
毕竟换作谁,都说不定很难顶过这道难关,不会像她这么坚定的意志。
况且两个月回来一次,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何洛洛做出了决定。
“我会把此事告诉骆大夫,征询他的意见的。并且依我对骆大夫的了解,他定不会推脱。”
“那么,成立商行之事便这样定了。”
“眼下铺面管理事宜,就暂且交给吴大伯和吴大哥吴二哥了。”
吴掌柜父子听了这话,也是爽快地应承了下来。
对大家伙儿恳切道,“既然各位兄弟们对我这般信任,那这事我和吴高吴远,便担下来了。到时候骆大夫来了之后,我再与他详细商量一个妥当的管理方法出来,定认真负责到底的。”
“另外,商行也得取个好名,大家伙儿也来说叨说叨,把它确定下来。”
大叔大伯们都是望向何洛洛。
“洛丫头,你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
不知怎么的,大家伙儿都是觉得这丫头见多识广,什么都懂。
甚至在潜意识里都差点儿忘了她在乡下的时候,其实连学堂都没进过的。
当然,这些汉子们也是没有一个进过学堂的,他们这也是出于对何洛洛一百万分的信任,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何洛洛则是望向马阳阳和马大夫。
“马大伯,阳阳姐,你们觉得呢?”
马大夫和马阳阳笑望向何洛洛。
“洛丫头你决定,大家伙儿都相信你,你取就是了。”
何洛洛也不推辞,想了一下,道,“既如此,那我便取了……就叫,聚福商行,怎么样?”
这话一出,大家伙儿个个拍手赞成。
“这名字好。”
“聚福……咱们的商行原本就是为了管理几百家商铺而成立的,叫聚福,委实名副其实。”
“嘿,洛丫头第一家酒楼也叫聚福酒楼啊,这听着就顺口。”
“字意也好,聚天下之福气,聚天下之财气……好名字!”
总之个个对这个名字,赞不绝口。
何洛洛便笑道,“那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另外我决定把商行的办事楼,就定在旁边的天下客栈。”
“把客栈的牌子一摘,挂上商行名字牌匾!”
“今后铺面租赁,租金缴纳等一应事情,皆来商行处理便成。”
她对古代的商行也是一知半解。
但试想了一下,商行应该和现在的商会也差不多。
即如此,那就把天下客栈当成聚福商行的办事处好了。
其它商行倒是没这么招摇,并不会设立这样的办事处,他们聚福商行算是开了先例了。
张青山和宋高等人也觉得这样甚好,有了办事处,那几百名租客商户,有问题直接来办事处就成,多方便?
反正这个事情,就在大家伙儿轻松满意的氛围中,敲定了。
把这个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宋高又换上了严肃的表情,开口说。
“皇帝严令我们一个月内前往岱岛,如此咱们也该着手准备了。”
“路上需要带的物资东西,该买的去买,该准备的去准备。”
“还有在岱岛生活需要的米粮被褥衣裳等,都得多备些。尤其武器和开荒的工具,一样都不能少。”
张青山也补充。
“武器特别重要。听说那个岛上,有吃人的大蟒蛇,还有花豹老虎什么的,非常的危险。”
汉子们纷纷点头。
“先前在虎头峰缴获的武器,全部拿上。”
“还有以前咱们打猎时的那种捕兽夹,去铁匠铺多打造些,防不了大蛇,但能防四脚猛兽。”
“也不知道哪里能买得到鱼网鱼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带上这些东西才饿不着。”
有人听了之后,说道,“鱼叉鱼网倒不急,到时候去到海边鱼村,指定有卖,先把其它东西备齐。”
一番议论之后,大家伙儿便四下散去,分头准备各样东西去了。
何洛洛则把宋高张青山拉到一边,告诉他们说。
“宋大叔张大叔,你们是知道的,我这里有能随意存放东西的乾坤袋,你们准备的东西,不好运送保存的,全部可以交给我来存放。”
“咱们的马车牛车,只管运些好带的。”
宋高和张青山都是点头。
“好,到时候粮食什么的,全存到你那里。”
说了几句,也是各自准备去了。
允王府。
允王自打回府,就一直睡在书房,允王妃几次过来,都被允王亲随挡在门外。
允王妃也是差点儿被气炸了肺。
这厢一大清早,允王妃又做了可口精致的早膳,亲手端到允王书房外面。
可她尚未靠近,允王亲随刘绍便把她拦了下来。
“王妃娘娘,允王殿下昨夜宿得晚,尚未起。”
允王妃立着眉毛道,“刘绍你个狗奴才,竟敢拦本王妃?还不赶紧让开?”
刘绍脸色难看了一下,不得不让开。
允王妃于是端着托盘,来到门外敲门,声音放得又娇又软。
“夫君,你开开门,妾身给你送早膳来了。”
“有你最爱吃的鱼片粥,都是臣妾亲手做的。”
温柔又娇羞地说完这两句,她便好生侯在门外头。
这放在以前,允王再怎么都会把门打开,纵使不吃或者没起,也不会将她拒之门外。
可是这厢,允王冰冷的声音传来。
“不必了,端走吧!允王妃今后也不必如此劳心了!”
就些天,他每天都是这么冷冰冰的两句话。
她还以为她耐着性子,多来几次,总能打动他。
可不曾想允王好似成了铁石心肠一般,对她再不屑多接触一分一毫。
思及此,允王妃怒火中烧。
赵嬷嬷见她神色不对,忙去攥允王妃袖子。
想让允王妃消消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允王妃和允王成亲这两年,允王妃一直对允王,冷若冰霜,拒之千里。
如今若想挽回允王,让允王回心转意,哪是送几次早膳就能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