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磊获知昨夜之事时不禁就显出了十分的忧心,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想让常夜卷入皇室之争,却偏偏被卷进去了。只是他想不到的是竟然这么快,这么快就找上了常夜。而且,大皇子李源竟然也出手了,这倒是极其罕见的。
“难不成大内会发生什么?”慕磊皱眉道。他不太相信李源沉寂了这么多年,会为了常夜而冒险出手。要知道李漠,甚至大内那位也都是在等着他犯错呢。
“会发生什么?”常夜奇道。
慕磊摇摇头,然后笑道:“天下和平,敦煌昌盛,能发生什么?我们只管做好我们的生意,别的也管不了。小夜你被这国子学绊着,否则我带你去各国看看,暂且离开这敦煌城,也让你远离这李家兄弟的纠缠。”
慕磊提到去各国看看,他常夜倒是十分向往,毕竟来此时空一趟,他还真想看看这古时各地到底是什么样的。不过,现在他哪里走得掉,不是国子学那里,但说这化工厂的二期建设就让他忙得够呛了。
化工厂的二期建设其实并不复杂,但是除去保密以及常夜没说出来的保命需求,他把本不复杂的建设变得复杂了。本是一个施工队伍一路建好的设施,他故意分成了三个四个来建。
另外,所有的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他都不让人参与,全部都是他亲力亲为。所以,他现在哪里能有时间云游各国。
“我倒是想呢,可是走不开啊!”常夜感叹道。
“没想到这石烛和煤油的需求如此旺盛,这后面的扩产紧接着初期的就开始施工建造了,也实在是太赶了。”慕磊停顿了一下,又道,“按往年常例,我本该过了清明就要外出巡视的,但今年因了这石烛的生意就拖到了现在。如今也过了端午,我也该外巡了。所以,这家里的建造生产就要辛苦小夜了。”
“的确拖先生太久了。”常夜笑道,“不过这建造生产也辛苦不到我,尤其生产,不都是慕昆他们吃住在现场管着。等着后面的作坊全部建好了,顺利开始了生产,我也就全部交给慕昆了,以后没事啊,我也懒得去了。等有机会,明年吧,我跟先生去各国看看。”
这化工厂日常的生产管理其实都是由慕磊安排的亲信在打理,毕竟常夜也不认识什么人,而且慕氏代表皇家占八成的股,由他们来管理也是理所应当的。
当然了,常夜其实也不想管,反正都是拿两成干股,他也不怕账上面有什么猫腻。毕竟是皇家的产业,账不账不重要,给多少你都得要。
“我明天就出发,慕昆他们我都有交代,一切都要听你指挥。”慕磊道。
“先生先去哪国?”常夜道。
“一般都是先去西蜀,再顺江而下,直到东晋金陵,最后北上北魏。”慕磊道。
“不如先生这次反过来,先到北魏,再南下东晋。”常夜道,“当然,这样最后回西蜀就会逆流而上要耽误些时间了。”
“如此,小夜是不是有什么说法?”慕磊问道。
“我是想请先生先去北魏看看,打探一下那边的反应,毕竟石烛和煤油对北魏白烛的冲击是致命的。虽然我们没有将石烛和煤油贩卖至北魏,但其他国家如今慢慢不再买白烛对于北魏来说这个账也该能够算出来了。”常夜道。
慕磊点点头,道:“是该先到北魏看看,不过最近从北魏传过来的消息倒是一切平静,没什么异常。”
“那要看北魏的朝堂平不平静了,毕竟石烛和煤油没有出现在北魏的街市,老百姓平静也是正常的。”常夜道。
“小夜说的对,反正云州城离得也近,那就先去北魏。”慕磊道,“这敦煌城里,小夜切记万分小心呢,皇室之争,能远离还是要远离。”
常夜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这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你不找别人,别人却要找你啊。
“哎!”常夜叹道,“我也想啊,但这也由不得我呢!”
慕磊点点头,道:“身不由己的确如此,若是在不行,老夫就进宫面见皇上,稍微提一下此事。”
常夜一听忙惊道:“别,先生千万别。这本来就是他李家的家事,我只是个棋子,若是说的不好,那我们就成了挑拨。而且,拿不出真凭实据,如何说?说什么?”
慕磊听得直摇头,叹道:“那也只能难为你了。”
“先生放心外巡吧,我自有分寸。”常夜道。
慕磊点点头,又笑道:“小夜明年若可以,我带你去金陵看看,也顺便看看小女晚风,你们年轻人也该认识认识。”
什么意思?常夜听的一愣,心道这是要将自己女儿嫁给我呢?
“那是当然,若有机会一定要看望一下晚风妹妹。”常夜笑道。
“小夜今年也该二十了吧?”慕磊道。
“差不多吧,具体我也是不知道。”常夜笑道。
“晚风今年十八,你俩年龄差不多。”慕磊笑道,“晚风在金陵城里可是比老夫有名气多了,和东晋楚公主并称金陵双姝,才貌也还说得过去。”
“哦!”常夜听得颇感兴趣,笑道,“那一定要拜见晚风妹妹了。”
“好,我帮你引荐!若是小夜不弃,老夫亲自做媒,将小女许给小夜如何?”慕磊笑道。
哪有老爹亲自为女儿做媒的,他慕磊也真是看得起他常夜。不过,既然被称为金陵双姝应该长得不差。
常夜忙起身笑道:“那小婿提前拜见岳丈大人了!”
常夜说着便要下拜,慕磊忙一把扶住了他。
慕磊忙笑道:“莫要着急,待你们见上了再说。不瞒小夜,我家那丫头可是满金陵城出了名的难搞。她在金陵书苑陪楚公主读书,也不知多少王公世家的子弟上门求亲统统被她扫地出门。她要求可是极高的,相貌不符者,扫;才学不符者,扫;气质不符者,也扫。虽有老夫亲自做媒,我也相信世间不会有比小夜更加符合她的要求者,当女儿家的心思,老夫可不敢打包票。所以呢,你这个岳丈大人还是不要急着叫的好!”
常夜一听心想这倒是有趣的很,佳人自是难求,这也更加说明这慕晚风定是才貌俱佳才对。
“行,那就先等等,倒时一定请慕先生喝在下的喜酒!”常夜打趣道。
慕磊一听便是哈哈大笑起来。
…………
自从慕磊离了敦煌城外出巡视,常夜便一心扑在了祁连山石脂炼化工厂的建设中。
对于端午那日老道人常八九石阶前的叮嘱,常夜日日都在思索。他心中清楚地知道,老道人说的是极有道理的,他得为自己留着退路。
然而骑虎难下,自己又是为皇家做生意,那退路哪里是那么容易寻的。
所以,这炼化工厂的建设他更加是亲力亲为,不让任何人参与进来,这是他的保命方之一。就是要让这世界上除了他,任何人都无法成功的再造出这石脂炼化作坊。当然,这还不够,前提条件是要让整个世界,尤其是大泽国的皇上认为这石脂炼化是个宝贝,巨大的宝贝。巨大到就算北魏打来,也要努力保住他常夜的人头。
因此里,常夜想着要把生意做大,尽快的做大,大到那每年的利润至少让大泽国的皇上不会轻易献出他的人头,大到朝廷上下都要爱惜他,保护他。
如今最要紧的事便是抓紧时间扩大产能,让销量上去。
但常夜却变更了原先的设计,将很多标准化的东西全部改成了不标准。比如统一大小的炉子变成了各种大小的炉子,这就直接导致倒进去的石脂原料的重量不一样,也导致炉子下用的木炭的多少也不一样。这就又导致,同一个工种的工人所做的工作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要往炉子里倒一百斤石脂,有的却要倒一百三十斤。
常夜如此做,必然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但是他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他必须要让任何人都无法对这石脂炼化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复制。
先从二期建设改起,所有新建的作坊都从头开始生产实验,然后针对每一个新作坊制定单独的工艺流程。
祁连山中高大的围墙内,火光通明,到处燃烧着超大号的煤油灯。常夜现场监督让几十个施工队伍同时施工,十二个时辰不停,轮换施工。而且,所有的队伍都只许做一个类型的建造,建完便就撤出祁连山。还有,所有的队伍进山的时候都是坐着四周围着黑布的马车,出去也一样。而且这马车还要故意绕半天路程,让人更不知道走了多远,天南地北在哪个方位。
一边建设一边生产实验,一边制定新的工艺流程。待二期作坊都建造实验完毕,常夜又一座一座停了初期的作坊,将炉子重新更换,让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变成了个性化的工艺流程。
如此,这祁连山中几百亩大的化工厂内一百七十八座石脂炼化作坊便有一百七十八种生产工艺,每个作坊的投料、加热以及分离储存等的关键操作数据都是不太一样的,都各自不能互相通用。
当然,常夜这样做的坏处也是十分明显的。生产效率明显较低了,人员依赖性也变强了。不过,好在这个时代的工人好管,只要每个月多给个一两百文,便都变得异常老实听话。
况且,为了拴住工人,常夜制定了工龄工资,每多干一年每个月多拿二十文,上不封顶。还有,每个月不请假全勤者有五十文的全勤奖。
实际上,就算常夜不设这些,工人们也都是很少会离开的,毕竟这里工钱不低,还包吃包住。而如今设了额外的奖赏,更是没人会离开了,请假也几乎都见不着。
常夜还想着,为了让工人们安心的在这里干活,为了提高他们的满意度,未来还要在宿舍区设一些福利设施。比如健身的地方,比如杂货铺之类,甚至过年过节,也可以请人来唱唱戏之类。不过,出于保密需求,这些都得从长计议。
常夜的这些想法,自是让慕昆听得惊奇不已。他跟着慕磊几十年,肯定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但他也都是没见过什么工龄、满勤之类的东西。至于未来要做的各项给工人的福利设施,那更就是听都没听到。不过,慕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倒是觉得常夜的想法很好,这样倒是真的能够让工人安心留下来。
日赶夜赶,差不多在七夕之前,炼化厂的二期建设及初期的改造也都完成了。祁连山深处,高达三米的围墙里近两百多根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冒着滚滚黑烟,若从更远更高的地方看去,那场景,还以为是穿越到了千年之后。
这家里的建设生产算得上是顺风顺水,但是从外面传回来的消息却是喜忧参半。
慕磊外出巡视不过半个月便从北魏传回了消息,道北魏表面平静无痕,但私下里却暗潮涌动。北魏各主要产白蜡的郡县都已上书朝廷,抱怨今年白蜡生产过剩朝廷公营的白烛作坊收的白蜡越来越少,导致地方收入越来越少,蜡农日子难过。
北魏朝廷已经关注到了各国百姓不再购买白烛的事情,对于新出现的石烛和煤油灯也展开了调查。慕磊提醒常夜要注意安全。
北魏的关注是迟早的事,这些也都在常夜的预料之中。为今之计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但是他心中也在想着最坏的打算。
祁连山炼化厂全部建设完工后,石烛和煤油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又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但是这炼化作坊是按照常夜原计划一座不少的建造的,可原计划中并没有煤油的产品化。煤油产品是一个意外惊喜,每百斤黑石脂所生产出来的煤油价值大约为石烛的三分之一,若按原计划测算,每年大概能带来额外的一百多万的进项。但是,这煤油却难免会挤占石烛的销量。
虽然,常夜先前通过测算提高了煤油的定价,让煤油和石烛的销量能够均衡匹配生产。但是从各地传回来的消息来看,石烛和煤油的销售还依然有些失衡。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使用煤油灯,尤其是乡下人,他们对于煤油所带来的黑烟等坏处似乎并不在乎。
至于这种市场反应,常夜并不觉得奇怪,的确煤油灯对于一般不讲究的人来说更加划算,比点石烛要划算,比点白烛就更划算。
而针对这种状况,其实想都不用想,拥有垄断地位的商人利用价格杠杆是最好的手段,几乎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常夜将煤油的批发价再一次的上涨了五文,以使煤油的销量稍微下降一些,但收入却增加不少。对于略微多出来的煤油,他让慕昆运到山下单独储存起来,他另有他用。
常夜期望煤油价格的上涨能够促进石烛的销售。
炼化厂全部建造好后,常夜便渐渐地减少了来这里的次数,他将这边的日常管理全部交给了慕昆,这本来就是他管的。
反过来,他也渐渐增加了去敦煌书院晓镜的次数。
晓镜里的男生见了常夜无不打趣道:“哦呦,常大财主终于回来了!你这是要财不要才啊!”
那些坐在课室苇帘后面的少女们却突然少了原先的热情,见了常夜也不像往常那般崇拜而羞涩了。
常夜无所谓,他知道这时代商贾的地位毕竟比较低。他原本一个好好的国子生竟然书不读,跑去开什么作坊,生产什么石烛和煤油,真是有辱斯文。
虽然对于常夜的行为不屑,但是对于他如何就能发明出这惊世的石烛和煤油来,无不是充满了好奇。而且,街市上都传着这石烛是如何如何行销天下,他常夜一年能赚上百万贯的银钱,而大泽国库一年也才四百万贯的流言。所以,人人又都是羡慕的不得了。
不屑,但又好奇加羡慕。所以这晓镜的课室里每个人看常夜的眼神都是千奇百怪的,尤其那些少女,内心里对这高大英俊的男子还是充满着幻想的。所以,她们想和常夜说话,想问问他这石烛的事情石烛怎么回事,但别人不屑问,自己自然也是不好问的。
常夜其实乐得开心,本身就免学四门,现在他来这里也还是偶尔。你们不愿意理我,我也懒得理你们的,谁在乎呢!
然而第一个找他说话的依然是三公主李清儿。
“常公子,明日七夕,我们乘画舫去看秋风芦白和云梦渔火,一起来么?”李清儿隔着苇帘在身后轻轻道。
这秋风芦白和云梦渔火均是敦煌八景。这敦煌人的习惯,七夕这日下午坐船游云梦泽看芦苇花开。往敦煌城外七八里的地方有一大片不见边际的芦苇丛,从入秋就开花,一直到霜降时分。秋风一吹,一片无边无际的白浪滚滚而来,甚是壮观。
看完芦苇花开,又慢慢的坐船回来,待到天黑便又能看到这敦煌城外云梦泽里点点渔火如天上的繁星,这又是敦煌八景之一的云梦渔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