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章 另一种时代
谁火2021-03-23 14:004,056

  你去劝一个穷人改变自己的人生,相对而言容易得多,穷则变嘛,反正已经够穷了,变一下还能穷到哪里去呢?

  但一个颇有家财的人,你要让他改变自己的理念与行为,却颇为困难。好在海华军也不是造反,不用提着脑袋闹起义。

  青龙卫通过青田商行,先与韦家结成生意上的伙伴,然后又向韦昌辉本人输出一些南洋变化方面的报章。而韦昌辉此人,最大的优点是随机应变,脑子灵活好用。

  从报章上看到南洋那些神奇的变化,顿时就被吸引住了,每天都揪住青田商行的人,索要南洋的消息。

  这时,马辰的《东方英雄传》以及相关的诸多图书已经出来了,里面的内容,既要讲华夏的,也有讲西方的,但无论讲什么内容,都是后世的思想理念。

  这还了得!后世的思想理念,拿到清末,那是绝对的大逆不道,而且要被诛九族,但问题是,韦昌辉这种人是属于有脑子的人啊,他自己会去思考啊。更重要的是,后世的理论,并不像孔子的学说。

  儒家的东西,其实落不到实处的,都是空对空,或者最多追究到“人心”。可问题是,人心是玄之又玄的东西,不可测啊。

  而后世的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证”的。也即你说得对不对,我可以试验一番的。

  所以哪怕在满清,只要不是故意装驼鸟,或既得利益者,都是抵抗不了现代理论的强大逻辑能力。

  后来,韦昌辉被洗脑得差不多了,尤其是韦家看到南洋如此多的投资机会,而且这种投资远比在广西当个土财主更有前途,再加上大清整体上如一坛死水,韦昌辉就“移民”到南洋去了。

  而韦昌辉能够参与太平天国去造反,又哪是甘于平庸的人呢。所以很顺其自然地,韦昌辉就有加入南洋体系,为华人开疆拓土的想法。

  只是韦昌辉自己都不知道,他及太平天国的那些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声的人,都早已被马辰给盯上了,这些人身上的那种叛逆思维,正好用于海华对抗当地土著。

  当然,马辰也不只是利用他们,而不给他们相应的地位。他们目前之所以只是海华的中层骨干,原因是他们参与海华的时间较短,而相对较早加入海华的人,譬如铁子英等,多受到了海华几年时间的熏陶。此后,只要他们在对抗土著、维护华人的事业中做出了成绩,一样会受到重用。

  在海华版图中,有几个地方的土著力量特别强悍,这些地方与其人口基数较大,受到殖民者蛊惑较多有关。

  首要的是爪哇州。这个地方,在后世亦是人口密集之地。爪哇州虽然面积较小,但与其他岛屿相比,却更容易开发,更适合人类生存;其次是吕宋州,这与西班牙在此经营了两百余年有关;再次是棉兰州,这个地方的问题,是华人数量较少,土著势力强大。

  其他地方,虽然土著也很强大,但相对而言,地理位置没那么重要,或华人势力本身也非常不错,譬如马六州,有些城市几乎是以华人为主。

  时间进入1847年3月,治安军20个团以及5个简易师级架构基本完成,从3月下旬开始,治安军陆续进入海华各地。

  其中,

  治安军第一师(师长铁子英),下辖治安军一团(铁子英兼)、六团(萧朝贵)、十一团(文铁塔,云岭寨四当家)、十六团(罗大纲,太平天国重要领导人),进入爪哇州;

  治安军第二师(师长魏国才),下辖治安军二团(魏国才兼)、七团(杨秀清)、十二团(雷再浩,原时空胡南新宁起义首领之一)、十七团(陈达森,游击队出生),进入吕宋州;

  治安军第三师(师长曾以得),下辖治安军三团(曾以得兼)、八团(韦昌辉)、十三团(肖立山,新宁起义首领之一)、十八团(白天胜,云岭寨五当家),进入棉兰州;

  治安军第四师(师长杨大鹏),下辖治安军四团(杨大鹏兼),九团(胡林,射广寨三当家)、十四团(杨华智,南洋华人,家人被土著杀害),十九团(石林安),进入毛克州,兼顾周边地区;

  治安军第五师(师长金德润),下辖治安军五团(金德润兼)、十团(王廉,射广寨二当家)、十五团(龚光禄,马辰农庄早期人员)、二十团(李世德,新宁起义首领),进入苏门州。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支堂堂正正之师。原则上,只要土著服从海华管理,愿意配合海华发展经济民生,不造反闹事,安心当顺民,在海华活下去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只要主动融入海华主流社会,成为社会精英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想要借着啥民族、部落问题,或啥祖居问题生事,那就不好意思了,这五个师就是海华华人利益的基本保障。

  治安军一师,其编制地就在爪哇州。此前,铁子英也是爪哇州地区游击队负责人之一。这些年来,铁子英以朋友身份见过马辰两次,马辰说的话,马辰写的书,以及“十三太保”有关的故事,铁子英读得很多,现在的铁子英,已经完全明白了马辰的苦心。

  想起华人在大陆上受的苦难,铁子英就愿意与马辰和海华的有识之士一起,在大陆之外为华人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曾经铁子英也问,当海华功成名就之时,马辰会不会搞出卸磨杀驴之事。这个问题,作为有现代意识的马辰,根本就不是问题。

  马辰当即就回答了铁子英,而且这个回答,还被刊登在《南华周刊》上。

  马辰说,“卸磨杀驴,本身是个伪倒是,除非是海华不需要‘磨’了。海华不会搞卸磨杀驴,也不搞杯酒释兵权,更不会搞孤家寡人。海华的事业,是全体华人包括愿意与华人共生共融共赢共荣的其他族人共同的海华。

  但是,海华也不是说就没有规矩。任何人,不管功劳有多大,地位有多高,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活动。这些人,包括我本人,也包括你们说的‘十三太保’,没有谁能超越法律的规定,凌驾于法律之上。

  有鉴于此,我以为海华之军政官员,要切记以下要务:

  其一,在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看清前面的道路。我们每个人所取得的成就,所获得的地位,既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无数华人抛头颅洒热血的结果,没有他人的付出与牺牲,你难道能一个人对付数万殖民者军队?相对于已经牺牲的战友,我们活着就是幸运,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夹起尾巴做人。

  其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责任,要不忘初心。当前的时代,是百国竞雄、千族崛起的时代,华夏民族苦难已久,任重道远,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真正雄居于世还差多很远。

  我们很多人脑子里,还存在着很多落后腐朽的东西,我们想要取得更大的成绩与光荣,必须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也于同自己的过去说‘不’。我们的责任,就是带领华人前进、前进、前进。

  唯有华人好、国民好、公民好、民众好,我们才会真的好。那种自以为‘人上人’,自以为高高在上,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和行为,是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的。

  其三,我们要教育好身边的人,教育好家人、子女。不能因为自己有过功劳,家人子女就可以作威作福;不要以为自己位高权重,就可以让家人子女胡作非为。要时刻牢记,你的地位与权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海华人民赋予的;或许你曾经有功劳,有付出,但别人同样有功劳有付出。即使一个普通民众,他们也在海华体系下,用自己的双手与大家一道建设着海华的未来。

  我们的军政官员,应该经常自省,经常反思,经常检讨,把自己看成是海华的一员,把自己看成是普通人的一员,而不是把自己摆在海华和人民的对立面。唯有如此,我们的事业才能走得更远,而我们每一个人,也才能取得更大的光荣,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马辰当时说这些时,海华还未成立。后来,南华与海华的建立,一系列机构的设置,众多法律规则的实施,让铁子英看到了更广阔的未来,而每一个军政高官,只要不是他自身出现了问题,都继续得到了马辰体系的信任。

  而在这一过程中,铁子英也是深受教育和感动。曾经,他也怀疑海华体系对军政官员学习文化知识的做法是否必要,但当新的思想、新的规矩、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的时候,铁子英就感觉到,如果自己不努力,不学习,就意味着自己停步不前,就意味着自己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

  可能失去的这些东西,既包括权势,也包括地位,但更重要的是,会失去人生的舞台,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而最终会被社会所忘记。

  当一个叱咤风云的人,一旦失去了再展雄姿的机会,这种损失或痛苦,绝不是铁子英所需要的。

  马辰这段话,被贯名《与铁子英先生一席谈》而发表。马辰所解决的问题,并不是铁子英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海华军政高层,尤其是军方高层人士内心的一个疑虑。

  卸磨杀驴、薄情寡恩,是“人治”时代的通病,而现在海华是法治立国,是国民享有平等权利的“契约立国”。卸磨杀驴之事,在海华永远不可能发生。

  这是一个定心汤圆,一下子就安稳了海华的高层人士,让海华呈现前所未有的团结与统一。这个团结与统一,并不是马辰自认为的,而是从军令、政令、法令都能得到全面实施的状况所总结出来的。

  也因为如此,不管是海华国防军,还是治安军,在海华崛起过程中,总是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海华的各项事业。

  现在,铁子英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当然他的舞台也更大了。

  铁子英在爪哇州的目标,首先是镇压各种反抗活动。在过去的几个月,哪怕爪哇是海华治安的重中之重,但海华方面也居于守势。包括巴达维亚在内,反抗势力十分猖獗,尤其是在华人与土著的杂居区,尽管华人已经建立了政权,有了主心骨,但华人软弱的本性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一些华人社团,依然只顾维护小集团利益,只是打扫门前雪,而不管他人瓦上霜。一个社区遭到了土著的烧杀抢掠,另一个社区的华人社团却无动于衷。

  所以,铁子英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整顿各种华人社团,将其纳入治安军的管理之下。谁要是不听招呼,不愿意纳入统一指挥,不管你是啥社团,不管你有多强大,都坚决地消灭之。然后,再重新整治为由治安军统管的,层级分明的治安队和治安分队等。

  有句那啥话,对自己狠才是真的狠。不听话的华人势力,必须进行清算。

  铁子英的治安第一师,在爪哇岛上放了治安军一团、十六团。其中铁子英亲率治安军一团镇守巴达维亚,而罗大纲的十六团则在爪哇岛上展开。

  反击于4月3日夜间开始。

  是日,巴达维亚西南部一个叫巴马罗的土著势力,在白天出动了千余人,对华人三条街区进行了抢劫,其中一个华人商户不但财产被抢,房子也被烧。如果不是华人警察队出动迅速,可能这个华人商户连家人性命也难以保全。

  这个势力,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就是荷兰人打压华人的帮凶。当时,巴马罗在荷兰人与华人之间左右缝源,如鱼得水;而现在,荷兰人走了,华人当政了,巴马罗上层人员不甘于失败,而荷兰人和英国人又回来悄悄武装他们同华人对抗。

继续阅读:329章 铁与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清末之最强大地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