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个婚礼又是隆重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所有高层,还有三国佳宾出席。哪怕后世有些王室更讲排场的婚礼,也没这么多贵宾吧。
国庆大典、国王就职仪式以及婚礼大典,现场的记者并没有留下图像资料。马辰虽然可以兑换照相机,不过却最终选择了给系统交黄金,由系统进行全程摄制。
婚礼之后,各国来宾被舰队原路送回。当然,回礼是少不了的。除了确实需要保密的技术产品外,其他产品,譬如玻璃工艺品,每个代表团都是几十箱。这样的回礼,各国领导人可以拿来奖励臣子,也可以留着自用。此外像啥香水、化妆品、首饰等,有些是海华生产的,有些是直接从圈地游戏中兑换的,都送了一些。
晚上,马辰自然要与陈阿蕉和艾森琳达同房,不过马辰的王宫,却没有啥太监职位。哪怕有满清小太监自荐想要在海华王宫中谋得一个职位,马辰也没同意。
对于婚姻,马辰已经很满意了,没有大开后宫的打算。
自己有权势,到是可以大封王妃,可一想到现在很多华人一辈子都在打光棍,马辰就觉得,自己还是保持一点操守为好。
或许有人会想,马辰一次娶两个王后,这怎么可以呢,不是说好了一夫一妻制么?呵呵,这是想多了。其实一妻多夫,是东方人的普通习惯。即使香港,也在1968年才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度。
……
在各国观礼团到达东极城后,马辰也没厚此薄彼,给每个代表团都举行了欢迎宴会,并分别进行了一次会谈。
泰王国内,有很多华人,泰王国最担心的是海华在泰国搞事。
在会谈中,马辰明确表示,泰王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要泰王国不做迫害华人之事,海华不会对泰王国不利。但马辰希望,与泰王国结缔正常的外交关系以外,还能在商业上加强进一步合作。泰王国出口到海华的货物,海华出口都泰王国的货物,都享受“最惠关税”待遇。
但马辰最后这个希望,泰王国代表团团长说要回去给国王汇报后才能决定。
与日本代表团会谈,实质内容不多。只是就双方建立外交关系进行了日常性会谈。主要是一些细节。对于商业,马辰希望德川幕府派出商船来海海华做生意。保证给予最优价格。
德川幕府想要引进海华的武器装备,马辰表示答应。但只能卖给日本击针枪等级的火枪和传统大炮。当然,传统大炮也比欧洲同期大炮更加优秀。
对于日本,马辰决定支持德川幕府的统治,保持日本的现状。一个闭关锁国的日本,对华夏的威胁显然会小于开放革新、科技创新的日本。
与清国的会谈,其实分为两次。一次是比较具有规模的会谈。另一次则是马辰一个人秘密会见了载垣。
马辰对清国的态度,也非常清晰,那就是只要清国不找海华的麻烦,海华不会对清国用兵,也不干涉清国“内政”。
但是,由于同根同种,清国必须配合海华做好移民工作。
而这一点,正是清国统治者非常不愿意的地方。
为什么,难道一定要让人死在清国,也不愿意别人下南洋过好日子?是的,华夏历史统治者都是这样的。
因为,华夏历代统治者,都要对人口收税。
没看错,是对人口进行收税。有一个人,每年就得多少多少银子。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出现一次叫“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丁,就是人丁。
有句话叫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不是骄情,而是百姓真实的情状。因为任何时代,统治者都没放弃过对普通百姓的压榨。
但是,对这一点马辰十分坚持。“我不能看着同为华人的他们饿死!”这是马辰的原话。这句话显然是一句威胁之言,但载垣也知道,目前的清国,根本没实力应对马辰的这一威胁。
到了最后,马辰还是与载垣达成了移民协议。
此后凡是愿意移民海华的民众,清朝政府不作阻挠,但海华得给清朝以补偿。
具体补偿价格为:男丁每人补偿银20两,可以用海华出产之货物进行交割。女人,14岁以下的孩子,55以上的老人,则不需要补偿。
尼玛,一个国家以贩卖人口为生。如果不是神兽太厉害,马辰就要派冯仁坤回再来一个金田起义了。
以这样的价格,马辰从清朝引进一个人口,平均需要5两银以上的成本。好吧,这个价格马辰可以承受,但马辰内心却极为不爽。
马辰让青龙卫秘密搜集清朝那些压榨汉民的事件,包括清政府各级官员的腐败,待翻开新的历史,一定要把满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然马辰答应给20两银子,也不是没有条件,那就是但凡有不得志的读书人想要移民海华,清朝政府地方官员不得借故阻挠。
“不会,不会。”载垣在达成协议,有可能为满清捞到上亿两的财富时,态度顿时就变好了。
马辰现在治下,至少有一千万华人,为何还把移民看得这样重?
其实这也是马辰在忧虑未来海华的人口结构。如果说华人能生孩子,那么南洋土著更能生孩子。后世南洋诸国的经济并不好,可有些国家的人口动辄就是上亿。
马辰必须让海华的华人占比,逐渐增大,在自己有生之年至少要达到50%以上,最终才能捍卫华人主体国家。
当然这事儿最终的结果会如何,马辰不得而知。但他知道,主体民族人口数量太少,肯定不利于政权统治。
在商业利益上,马辰想努力让清国打开国门,但载垣也知道,这国门是不敢打开的。因为一旦打开,这愚民政策就难以为继。所以只同意在原有的七个城市继续设立代办处,至于长江以北找两个商埠,想都不要想。
但是,载垣也不是好惹的。海华在付出如此多的利益之后,他还要求海华方面不要插手湘南义军的事。
马辰“呵呵”一笑,“海华以商立国,如果湘南义军愿意用银子来买火枪大炮,我能不卖吗?如果湘南义军愿意送子弟来学我海华的军事,并且愿意交学费,我能不收下他们的子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