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酒席结束之后,南乐大队不少人都知道了沈清南今儿个带了媳妇回来。
就老沈家在南乐大队的这几天,没少听到人家叹气拍大腿的声音。
本来嘛,老沈家就剩下沈清南最后一个没结婚的了,十个姑娘里有八个在打这个算盘的。
谁能想到,沈清南不回来则已,一回来直接把新娘子给带回来了?
哎哟喂!就那相貌,就那身段,听说和沈清西媳妇一样也是个医生。
这消息不知道碎了多少姑娘的芳心,让多少大婶们暗暗叹息错过一个乘龙快婿。
老沈家人倒是没太注意外头的流言蜚语,对于沈清南终于开窍带对象回来的事情表示很开心,沈国华恨不得押着沈清南立刻定下结婚时间。
要不是沈清南说秦梦的家在首都,他们要亲自去首都那边请示一遍父母才能确定,他们就直接定下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沈国华,现在家里有钱有人,钱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
当下他就收拾东西,决定和沈清南一起上首都去,沈清念想着后事还有度蜜月这个说法,劝他带上刚新婚的沈清北夫妻俩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于是乎,一行人跟着秦梦和沈清南出发了。
半个月后,沈清念从电话里听到了沈清南他们明年正月结婚的消息。
转过了年沈,清南和秦梦果真就结婚了,要说老沈家这几个媳妇里谁家最显贵,还真就是秦梦家。
她家父母都是首都军区的人,据说职务都不低。
秦梦自己之所以从事医生,是因为她自己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不然的话如果从军,她的出路应该会更好才是。
不过饶是秦家条件很好,对于沈家也不曾看低,更是欣赏沈清南的能力,所以两家相处的很愉快。
沈清南和秦梦结婚后继续回了X省军区,两口子在第一年就有了一个孩子,和沈清北他们的孩子同月不同日出生,都是男孩儿。
孩子两岁那一年,沈清南被调到了首度军区,秦梦也调回了首都。
这一年是85年,沈清念的服装厂升级成了服装公司,规模相当不错,全国十个省都开了分厂,其余还在继续扩充。
齐卫明的运输公司开的也很好,运输车队遍布华国,算是华国的第一运输大亨。
他车队里车子数量近两百辆,很多都是附近的县或市运输站倒了他去低价收回来的,规模很大。
至于老沈家的其他人,沈清北和徐雪莲一直跟着沈清念干,现在管着服装厂的事情。
赵淑梅和沈清西两房则是合伙起来开了一个小厂子,也是做食品的,现在规模已经逐渐赶上了南乐食品厂了。
想着沈清南两口子已经定居到了首都那边,老沈家人一合计,干脆也都在首都那边买了房。
对于这一点,沈清念不仅没有反对,反倒是大力支持。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后世首都那边的房价离谱道什么程度了,这会儿下手刚刚好。
其实这几年,她已经借着公司扩张的时候,在彭城,沪市等地方都买了好几座小院子,她还存了一笔钱,等过几年国家开放地皮买卖之后再安排上一波。
上辈子没能好好花钱,这辈子有钱有时间有先机,她当然不会放过。
就算以后自己住不上,等公司需要周转什么的,到时候卖了周转也好。
本着这样的心理,她默默地就成了一个包租婆。
家里头除了齐卫明知道她的做法之后,其余人都不知道。
甚至宠妻的齐卫明,还贴心的给她四处打听各处能买的院子。
沈清念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甜蜜的无助感。
85年年底的时候,众人都到了首都。
对于沈清念和齐卫明赵淑梅等人来说,他们就是公司的老大,公司主要往哪里迁都没问题,他们一走,中心自然跟着往北移动了。
杜婶子苗父就不说了,一直都是跟着沈清西两口子的,这一次上首都当然是跟上了。
徐雪莲的爸爸徐教授知道他们要迁往首都之后,主动打电话去首都那边的大学自荐做老师,他是有才能的,自然是顺利进了首都大学教书。
于是,徐教授也来了首都这边。
值得一提的是,纪老先生和纪老太太也跟着到了首都这边,他们买了沈家隔壁的一个小四合院。
于是,85年的除夕。
老沈家的所有人都聚到了一起,包括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女婿外孙,亲家公亲家母亲家爷亲家奶。
因为人实在是太多,足足分了有三桌。
桌上是丰盛的佳肴,周围是各位家人们亲切的笑脸,沈国华笑呵呵站起身举起酒杯。
“大家伙,咱们一起干一杯如何?”
“干!当然要干!为了庆祝各位亲家搬到首都这里来,往后咱们几家可就随时都能聚了。”
杜婶子一边抹眼泪一边道:“我说真的,我是真没想到我闺女能嫁个这么好的人家,日子过好了还带着我们上首都来。”
苗欣欣道:“妈,你说这干啥?”
“怎么不能说?我这是高兴!来,咱干一杯!”
徐教授也举着杯子乐呵呵:“干杯!干!”
纪老先生和纪老太太道:“我们两个年纪大了就不喝酒了,以茶代酒!”
一时间,众人都举起手中的杯子碰在一起,清脆欢快的碰撞声之后,大家伙面带笑容的喝下了杯中的酒。
干杯过后,大家各回各桌开始吃饭。
沈清念看着在一旁忙碌着给两个孩子夹菜的齐卫明,再看看自己碗里满满都是自己爱吃的菜,面上忍不住浮现一抹无奈。
自从嫁了人,她夹菜的乐趣都没有了呢,只能当个被投喂的幸福废物罢了。
刚好齐卫明转过身来,见她这样忙问道:“怎么了?是不是还想吃别的?”
沈清念摇头:“没有!都齐全了。”
“齐全了?”
齐卫明看她一眼,忽而笑了。
“我觉得,我也齐全了。”
二人对视之间,似乎读懂了对方眼中的含义,都是相视一笑。
家人,你,孩子,我都有了。
此生,足矣。
足矣。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