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新员工大会
一一得一2025-05-23 17:294,095

7月份,X省宣布知青回城这一政策。

同天,省城报社、光明报社等各大媒体都把这个消息印在了报纸上。

得到消息的百姓们奔走相告,喜气洋洋,气氛宛如过年一般。

毕竟,谁家没有孩子被放下乡呢?

能够从高考中脱颖而出考上大学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更多的人是落榜或根本没考,一直在乡下为农村做贡献。

而这一次国家下令的这就不一样了,这代表着就算知青们没考上大学,也能堂堂正正地回到城里了。

这件事情传到乡下各个大队的时候,无数知青激动不已,有的高兴得哭了的,有那放声大笑的,场面尤为震撼。

能够回城里的话,谁愿意待在乡下天天种地?

在城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住着筒子楼,走在干净整洁的大马路上不比在乡下这泥砖房子要香吗?

然后,各个公社和县城最热闹的一个地方就是邮电局,不管是城里的家属还是乡下的知青,都急着给对方打电话。

知青们欢欢喜喜地打电话要回家的时候,城里的一些家属也反应过来了一个问题。

儿子/闺女能回家了固然是好,但是真要回了家,以后又怎么生活?

没有工作的话,多一个人回家,那只会给家里带来负担,毕竟在城里吃喝拉撒都要钱。

有条件有能耐的人家在刚接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想办法走各种关系,给子女安排工作了。

家里条件算殷实的双职工家庭,也有到了退休年纪的父母在盘算着等孩子回来给办接班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给子女。

没隔两天,就有知青陆陆续续回城了。

省城的汽车站几乎每天下乡的车都空荡荡,回来的车都载得满满当当。

几天的时间,城里无数家庭阖家圆圆。

这还只是插队地点近的,更多的知青下放到了其他省份,还在奔波回城的路上。

因为这个政策的下发,省城的道路上肉眼可见的人多了不少,多了很多或年轻或沧桑或满是怀念的面孔。

随着知青回来的人数越来越多,家属们也都反应了过来,急着给自己儿女找工作。

那什么把自己的工作给儿女做都算是不错的了,有那性子泼辣的,直接就到厂子里找领导哭诉,想要厂子增加工作单位。

你说这只是增加个一个两个还好,但增加了一个给你家的娃儿进来,别人是不是也要?

到时候真要细算,就不知道是几个了。

然后,各大单位顶不住了,纷纷求助到了省委那边。

你们政府政策召唤回来的人,你们不安置?这样下去我们单位也没法子开工了。

省委这边负责对接的相关部门也是头很大,这上头拍板说让知青回城就让了,事后这些锅却都是他们负责,这不是为难他们吗?

就在满城各个单位都在闹腾的时候,省城报社那边却放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

【清乐服装厂有500个工作岗位,符合条件的知青们速速去面试……】

这一消息,让无数人震惊欣喜。

当天,省城报社的报纸都卖断货了,加印了两轮却仍旧是火速抢空。

拿到报纸的人欣喜若狂,想着下班后把报纸带回家让家里闲着的子女看的,甚至有人直接翘班回家的。

有些人急得连时间都没顾上看,当天就赶着去清乐服装厂那边参加面试了。

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人家那贴着告示,面试时间具体是在三天后。

但这也磨灭不了知青们心中的想法,几年到十几年的下乡他们都已经经历过了,难道还差这几天吗?

本市的知青还好,确定好时间之后就回去了。那些隔壁市听说了消息来的知青,有不少人直接选择不回去,蹲坐在清乐服装厂门口等着面试时间到的。

毕竟一来一回的也都需要时间和金钱,万一到时候一个赶不及呢?

就这几天,沈清念去服装厂都只能从后门进去。没办法啊,正门那里人太多了,她上次一过去就被人围住了,差点没脱开身。

很快,面试的时间就到了。

当天,沈清念和齐卫明以及沈清西、沈清东一起出发,来到服装厂的时候,已经有小分厂的员工过来安排好场地了。

这一次面试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会缝纫机的知青,会缝纫机的可以在进去之后跳过培训期,直接从试用期做起。

相应的,工资也会更高一些。

而没有基础的人,则是要在现场轮着来试,有老裁缝在边上盯着,在一定的时间内看谁做的成品最好,动作最快,心思最正。

沈清念过来纯粹就是来打杂的,看着知青们一批一批地进去面试又出来,她也有些感慨。

狼多肉少,筛选是绝对必要的事情。

他们也不是做慈善的,当然要仔细筛选人。

本来沈清念预想是五百个岗位面试两天即可的,但没有基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最后还是面试了整整三天才算完成。

在五百个缝纫女工之后,沈清念又招了一些零碎的岗位。

比如说门卫、质检员、保洁、食堂大厨,还有门店员工等等,最后算下来,这次一共招了520人。

实际上,服装厂的招聘现场除了一开始很火爆之后,后面也渐渐传来了不少否定的声音。

因为不少人发现了清乐服装厂跟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工厂的不同,别人家的工作岗位都是我考上了这工作就是我的了,我以后不想做我可以给我的儿子女儿做,也可以卖给别人做。

但在清乐服装厂,这是不能的。

为什么呢?因为清乐服装厂是签人。

而且清乐服装厂这边的工资结算还跟别的单位不同。

别的单位都是临时工、正式工,一级工到三级工的区别,每个阶层工资不一样。

但清乐服装厂则是采用培训期(一个月),试用期(一个月),转正期三个阶段来分。

等员工到了转正期之后,工资则是分成底薪+提成的制度,多劳多得,做得越多工资就越多,具体工钱看你做的衣服的工价和数量。

就这种别出一格的计算方式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好些人想着来工作是混日子,混到了时间就下班的,谁知道这是多劳多得制?

甚至,还有个别面试通过的新员工提出抗议,认为这个规定不合理,想要以辞职威胁沈清念等人改变规定。

这些手段威胁别的单位或许有用,毕竟别的单位不敢冒风险,领导层的组织结构又比较复杂。

但在清乐服装厂,沈清念说干就是干,说不干就是不干,她就是天,不管是齐卫明还是老沈家的人都不会否定她的想法。

再然后,这些妄想以自己辞职威胁他们改工资制度的新员工就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功丢了工作。

这让原本满是期待的大家伙傻眼,合着厂里的领导是一点儿都不怕人走?

沈清念还真是不怕,走就走呗,现在省城找工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还愁找不到工作吗?

说到底,这一次她之所以采用这个方式招工,不是真的招不到工人,而是通过这个方式刷存在感,告诉相关部门的人他们清乐服装厂是配合政策的。

可笑的是,那几个员工认为沈清念这样非常不尊重他们,还跑来挑唆其余人也跟着辞职不干。

这一批知青们的年纪从十七八岁到四十岁的都有,只要符合条件的都被留下来了。

而这一经挑唆之下,还真有几个稍微年轻些的知青提出了离职。

对此,沈清念又是大手一挥,满足了他们要单飞的想法。

当下,所有员工都是傻眼。

这,人家真就不要他们了?

有些本来只是想着配合一下体现自己骨气,但并不想真离职的,这会儿真是欲哭无泪。

当天在现场,沈清念直接召开了新员工大会。在轮到她谈话的时候,她上去做了个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清乐服装厂的厂长沈清念。首先,非常欢迎大家加入我们清乐服装厂,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希望大家能在清乐服装厂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绩,我们一起共创辉煌……”

说完这些之后,她又看向众人:“我相信对于刚才台下发生的一幕,一定有人不解和好奇,认为我们厂子是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对吧?”

听到这句话,不少人低下了头。

没错,刚刚他们不少人都是这么想的。

甚至很多人心里都觉得屈辱,要不是自己家里实在是没有条件给他们找更好的工作,他们都不会留在这里。

还有一些人想的是,以后一旦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们就会离开清乐服装厂。

但这会儿,被沈清念当面这么点出来,众人都有些尴尬,总觉得沈清念是在说他们一样。

沈清念笑笑,继续道:“大家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大家真的觉得清乐服装厂这样是委屈了大家,没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出发吗?”

“大家请看,假设你们进的是其他单位,从临时工开始做起,再到正式工,看着很清晰简单,一目了然,对不对?”

因为在别的单位,你是临时工就只能拿临时工的工钱。你是正式工就只能拿正式工的工钱,不管你一天到晚做了多少活,不管你是很能干还是偷奸耍滑的人,在里头阶层到了都能拿一样的钱。

但是,你们难道真的觉得这样是对的吗?假设你们其中有人工作非常努力,一天可以做两个人的活,你们拿的工资却和那些一天都不愿意动弹的人一样,你们愿意吗?你们甘心吗?”

她这话是喊出来的,现场又一直保持着安静,所有人都听到了她的话语。

当下,不少人都考虑起了这句话。

假设他们是一个很能干的,进到厂子里后每天干两个人的活,拿到的工资却和那些没怎么干的工友一样,他们愿意吗?

答案是不愿意。

谁又愿意自己干得比别人多,拿的却和别人一样呢?谁不希望自己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呢?那些干得少的就不该拿这么多。

不过,也有人在心里暗想。

如果这样的话,那他们谁又会傻乎乎地多干呢?别人偷懒他们也偷懒不就好了?

沈清念就像是知道大家的想法一样,继续道:“我想一定有人心里在想,如果大家都偷懒,那我也偷懒少干一些,对不对?”

“那我想问各位,你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了找个工作换份工资,然后混吃等死一辈子吗?你们的人生就要这样度过了吗?你们对自己就没有一点要求吗?”

台下,有人忍不住出声。

“话也不能这样说,大家都是这样,我们这样有什么问题?”

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大环境如此,他们不跟随大环境,那不是显得他们傻吗?

沈清念点头:“这位同志,你说得没错。在这种环境中,如果大家都做得少,但就你做得多,那你确实显得有些傻。”

她环视众人一眼:“所以我给大家创造的环境是,谁不努力干谁就傻!”

众人蒙圈的同时,台上的沈清念对着下方招了招手,几个小厂子调过来的女工走上台去。

“下面就让你们的这些这几位前辈告诉你们,我们这个薪资条件,让她们在这份工作里赚了多少钱吧!”

第一位说话的女工略微有些拘谨,但在得到沈清念的鼓励后还是开口了。

“大家好,我是李红梅,我进厂子目前已经半年了,第一个月的时候我拿的是试用期的工资,底薪加上提成一共能有25.9块。

第二个月开始转正后,我的工资就到30块以上了,第三个月,因为我做得越发熟练了,工资拿到了38块。第四个月的时候,我拿到了45块……”

本来对于这几位“前辈”的上台说话,众人都没啥反应,但当听到她说的工资后,台下众人都瞪大了眼。

他们听到了什么?

他们这是听错了吧?

不过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女工,一个月最高的工资竟然达到过50块钱?

那可是50块钱啊!

现在哪个单位的基层女工能有这样的工钱呢?

他们敢保证,这绝对是第一家能让员工工资这么高的单位。

所有人的目光都火热起来。

继续阅读:第216章 终身不再录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成七零团宠,嫁全书最顶糙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