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当真让她帮忙,她也不是不愿意。
只是物以稀为贵,她现在有这本是全凭她自己一人。
若是跟别人说了,到时候自己便没有多少人愿意搭理。
人向来就是这个样子,只有当对他们十分有利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珍惜。
所谓趋炎附势,就是这个道理。
“瞧娘说的,他既说了让我帮忙,我自然会想办法帮着。这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如何能让娘亲难办呢?”
乔杏微微一笑,乔大娘顿时高兴的点了点头抓着自己二女儿的手怎么都不肯放。
这牛背村乡里乡亲的,她确实还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为大家尽一份力。
乔大娘这般说,自然是看在了乡里乡亲的份上。
可是自己说实话,对那些人并没有多少奉献的心思。
这件事情,帮忙肯定是会帮。
可是帮忙多少会有些条件。
最后几天的时间,乔家几乎是出动了全家人。将地里所有的黄豆全部收了回来,颗颗饱满的黄豆放在手中。
十足十的像极了金豆子。
乔家黄豆大丰收的事情,直接在整个牛背村里面传开了。
大中刚从外面锄完了地,背着锄头急匆匆的回家来,看见自家父亲还在外面晒豆子就满肚子的火气。
“父亲兀的还有心情来这儿晒东西?那乔家的黄豆都快成精了,您怎么还有闲情雅致在这儿晒东西?”
大中气的直接将村长手中的木锄头给扔在了地上。
“急什么?这种的收成好一点,但是他们家的福气。再说了,牛背村的土壤本来就是这个样子。难不成他们家的黄豆,颗颗饱满?”
周坤这个时候显然还是不相信大中的话,他在这儿种田种地,种了将近三十年左右。
从来就没看见过谁家的粮食是真正的丰收过。
“你莫要说这些!那乔家的粮食黄灿灿的可简直就像是黄金一样。昨儿个从田垄间上拉回来的,今儿个就直接将黄豆全部都打出来了。”
大中急的不行,周坤闻言也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木锄头。
“你这话的意思,那乔家的黄豆比别家长得都好?”
“岂止是都好,别说那从开始黄豆秧苗就长得不错。到后来,收获的粮食都是别人的几倍。”
大中气急败坏的开口,周坤皱紧了眉头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单说是牛背村这么贫瘠的土壤里面长出那么丰硕几倍的粮食,这就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更不可能会是乔家出来的呀。
另一边镇上面的粮食店已经将人全部都派了出去,商英坐在自家爹爹面前。
眨巴着一双眼睛很是认真的看了一眼自己爹爹,商鞅倒是被她这个目光看的多少有些无奈了起来。
“你呀,有什么话便直说。就你那心里的弯弯绕,我还能不懂?”
自己虽然说已经同意了乔家那小子,可乔家到底也只是个小门小户。
那家里上去还有两个未出阁的妹妹,到时候指不定情况有多复杂。
“我知道你懂,可是而今这已经是收粮食的时节。爹爹就不能陪我去一趟牛背村吗?”
分隔了这么长时间,商英当真是有些日子没有见过乔石了。
乔石又是乔家的一家之主,现在牛背村那边想要收粮食的话,他家定然也是要卖粮食的。
“陪你去到是可厚非,可你知道咱们家本来就是收粮食的。通河镇上面的所有粮食基本上卖相都极差,到时候你莫要让我用上等的价格收了他这下等的粮食。”
商鞅有些严肃地开口,他可以忍受自己的女儿和乔家的大儿子爱慕。
可是无论如何,生意场上面的事情是不能够有任何的差池。
自己的心里话,没想到就这样被自己的爹爹戳穿了。
商英轻轻咬了一下自己的下嘴唇,眼睛里面多了几分犹豫。
原本想着让自己的爹爹帮寸则乔家一家,可没想到,自己爹爹竟然早就识破了自己的意图。
“你呀,而今年纪尚小。感情的事情尚且十分的鲁莽,我更是没有指望着你能够将我这个店铺里面的东西发扬光大。”
商鞅这般说着到底也是叹了口气,他自然能够看得出来,乔石对自己的女儿也是情根深种。
假以时日,自己将乔石好好的培养一番,作为自己日后家产的传承人也并无不可。
“爹爹,你就想着这些!马上时辰就要到了,你就不能赶快收拾一下东西,我们朝着牛背村里面走吗?”
商英嘟囔着自己的一张嘴,有些埋怨的看了一眼自己父亲。
“再说了,没准乔家的粮食就是最好的呢。”
听见自己女儿这般说辞,商鞅都是忍不住轻轻笑了笑。
挨家挨户都是这么个情况,难不成就他乔家一家突出?
虽然想是这般想着,可商鞅也没有将自己心里的话跟女儿说出来。
而今都还没嫁出去,心就已经飘了。这若是自己说了那乔石什么坏话,自己女儿可不会将他一阵埋怨?
镇上粮食店里面的队伍都来了,牛背村里面的人多少还是有些欣喜。
乔石和萧覃两个人,将家里面的粮食都抬了出来。
整整将近十个箩筐的豆子,这金灿灿的豆子光是看着就让人知道,它的价格定不会很低。
二周和旁边的几户人家,看着这些粮食眼睛都直了不少。
按照当时的粮食收购价格,一斗米约摸也只能两钱银子左右。
这一直都是牛背村里面,最为正常的价格。
可而今出现了乔家这么好的粮食,指不定来收购他家粮食的价格会高上不少。
“今日这粮食是怕是得卖个不少钱呢。”
乔石忍不住轻轻弯了弯唇角,乔杏整个人也觉得轻松了不少。
“这呀都是二姐姐的功劳呢,要不是二姐姐将我们家田地改良了不少。指不定到现在为止,还是和别人家的豆子没什么区别。”
乔娇儿捏着自己的裙角,听大哥哥说今儿个粮食店那边的人要来。
镇上的粮食店数的最红火的,那便是商老板商家的米粮店。
要说起来这商家的女儿,还是大哥哥未来的媳妇呢。
一行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就看见村头上那边来了不少的牛车还有小厮。
每年收粮食的场景都格外的轰动,毕竟家家户户忙碌了这么多年以后,拿多余的粮食来换一些银子,这日子也好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