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一条三寸不烂之舌不饶人,同她一起来的王石头却早就忘了娘的嘱咐,只痴痴地望着孟茜茜发呆。
这样美的人儿,若是能娶回家做媳妇,那该有多好啊!听说王爹的上一个媳妇就是美如天仙的,王爹可以,他为什么不可以?
不过提到上衙门,王石头还是有些虚心的,他拉拉张氏的袖子,小声道:“娘,咱们真要上衙门吗?毕竟是爹把咱们赶出来的,咱们能占理吗?”
张氏脸上横肉抖了两下,气急败坏,“你个没出息的,老娘都敢上你不敢上?”
这一场闹剧,三喜一直站在最后面看,她在观察每个人的反应。
贺云溪年纪尚浅,没经历过这种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也就是要将人赶走,可若是如此,张氏和王石头离开这里,也会心有不甘地四处散播不利于贺府的留言,人言可畏,这世上从来没有清者自清这回事,一件事情传了出去,尤其是丑事,你知道自己没做,可众人不这么觉得,他们会认为空穴不会来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诸如此类的各种歪理来说明,这事与你一定是脱不了干系的,否则人家怎么谁都不缠,偏缠上你了?一传十,十传百,即便最开始的人不信,只是当着茶余饭后的谈资解闷,可传到最后,也成了三人成虎有鼻子有眼的事情。
再说孟茜茜,她本是贺府的表妹,又是女辈,遇上这样的事,自然是指望家中男丁出面,不过冒然叫来三喜这事可以仔细琢磨一下,她是弱女子,三喜也是,甚至三喜出身不好,恐怕还没孟茜茜的见识多,她将事实告知也就罢了,还把人拉来门口,是想看三喜和张氏两人对骂?
三喜对贺云溪和孟茜茜两人暂不了解,说不定贺云溪也是明明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却故意把事情弄得更糟呢?知人知面不知心,谁都不可以轻易相信。
那什么可以相信?能相信的终归只有自己罢了。
三喜上前两步,气定神闲地开口,“既然你想上公堂,我就陪你走这一遭,请吧。”
张氏愣了一下,没想到这小妮子真要上公堂,其实她和儿子今天过来,一是忍不了当日被赶出家门的耻辱,过来骂一骂,出出气,二是想从贺府得些好处,毕竟他们母子二人现在被赶出家门,没什么倚靠,手上也没银子,她料定贺府这样的大户人家,绝对忍不了自家丑闻外扬,即便这丑闻是假的。
可三喜这个还没过门的小丫头,难道还能做了贺家的主?
果然,贺云溪就要劝阻,三喜却先一步开了口,“贺二公子,我现在尚未过门,就不是贺家的人,以前的事情如果不说清楚,恐怕今后也会是一个死结,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县衙里的大人也不会枉法,等处理了这件事,我的身上也算是干净了。”
站在三喜旁边的孟茜茜有些惊讶,她真没想到,如三喜这般的弱女子竟然真的要和一个疯妇对簿公堂,也不觉得丢人?
贺云溪本想再行劝阻,可看到三喜眼中坚定的目光之后,嘴里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还记得,年少时兄长总是拖着病体看书,他担忧兄长的身子,多番劝阻,兄长却只回了一个眼神,也是这般坚毅的眼神,这眼神中包含着太多他看不懂的情绪,那是他不懂,兄长一个多病之人为何要如此刻苦用功,难道是怕他一人撑不起贺家?时至今日他才明白,即便贺家再有惊才之人撑着,即便父亲还在,他都会继续坚毅下去,因为他为的不是贺家,而是他自己,他不容许自己一废到底,只因身体状况就真的成了一个废人。
就如面前的三喜,孤身一人对簿公堂,不是为了贺家的清名,不过是洗刷自己身上的污蔑罢了,既然是为自己而争,他们贺家又有什么立场能说什么?
贺云溪舒展眉头,敛去脸上的担忧,“那就预祝三喜姑娘洗脱冤情了。”
说完,他便转身回了府中,三喜没有耽搁,直接和张氏两人一起上了路。
孟茜茜一人站在贺府门前,只觉得有些恍惚,平日里总觉得云溪表哥为人最是宽厚温和,这事儿竟然就此不管了?连一辆车都没派,这是相信了刚刚那个疯妇所言吗?
管家将下人们归拢收回,毕恭毕敬道:“表小姐,进府吧,老奴要关门了。”
人情冷暖,竟是如此现实。
——
听竹园
黑衣女子将刚发生在门口的事情一一告知,贺云驰躺在三层棉被之下,原本禁闭的双眼倏然张开。
“她真要上公堂?”
黑衣女子微微点头,“公子,需不需要我在暗中相助?”
“不必,你继续暗中观察,不要出手,也不要暴露气息。”
贺云驰从棉被中拿出一封书信,“这个你派人送到顺州府,让他们提前准备一下,最迟年后,那位就会到了。”
黑衣女子接过信,思索了一下,“您说的是三……”
她的话戛然而止,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天公子已经等了太久,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看来,贺家有望了。
屋内门窗紧闭,昏暗的光线下,依稀可见黑衣女子眼中隐隐绰绰的泪花,“公子,这么多年了,您终于熬出头了。”
“厉曼珠。”贺云驰的语气变得生硬,“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不要惹我心烦。”
黑衣女子立马一副惶恐的样子,素日清冷的气质也荡然无存,“公子息怒,属下只是为公子高兴。”
“不用你为我高兴,做好你分内的事情,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我的组织里,不需要情感过于丰富的人,咳咳咳——”
听到贺云驰的咳嗽声,厉曼珠眼中闪过一丝惊慌,是她激起了公子的病情?内心百语终究化作一个字,她的身份,就连给公子端药都不够资格。
“是。”
黑衣女子退回到阴影里,屋内又只剩下贺云驰一人,他偏头望向窗外,在这个角度,只能看到无数的翠竹,可若是坐起来,外面石桌的情景便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