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帽男当没看到楚芯月那副样子,再次警告道:“楚小姐,若是你不听话,我不会再救你的。”
“你是最清楚,假如我不再帮你,你想要达成心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楚芯月吃饭的动作一顿,眸底悄然划过一丝怨毒,面上却很懂事,“你放心,我不会胡来的。我可不想死,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帷帽男也不知相没相信,轻笑了声,便不再言语。
两人不知的是,在暗处藏着一个羽卫。
羽卫将楚芯月和帷帽男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也记下了这个地方,随后用最快的速度往平洲赶。
——
平洲军营,主营帐。
楚彦霖和姜初静坐在首位,华耀老将军坐在左手第一个位置,一个羽卫单膝跪在地上。
羽卫将自己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字不落的转述了一遍,也说了楚芯月现在藏身的地方,“是在离安江镇很近的一个,名叫木子镇的镇上。”
“这就很有意思了,楚芯月偏偏是跑到了一个离安江镇很近的地方。”
姜初静的嘴角浮起一丝冷意,眉眼森寒,“安江镇与北晋朝的边境接壤,楚芯月东躲西藏的,竟是跑到了离安江镇很近的木子镇。”
“这个木子镇是东丹国的国土。”华耀老将军眯起狠戾的眸子,“摆明,是有人想利用楚芯月,彻底挑起战争。”
“会是暗处的人吗?燕王殿下,您看此事要如何处置为妥?”
楚彦霖双腿交叠靠着椅背,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敲着椅子扶手,并未马上回答华耀老将军。
他的这副样子,让场面安静了下来,华耀老将军连呼吸都放轻了,谁也不敢打扰楚彦霖。
约莫小半刻钟后,楚彦霖坐直了身体,让华耀老将军蹭的站了起来。
还是站的军姿。
“燕王殿下有何吩咐?”他的嗓音如洪钟般。
楚彦霖抬手示意华耀老将军坐下,微冷的声线透着丝丝的犀利,“暂时不要动楚芯月和那帷帽男。我们并不确定,那帷帽男是否为暗处的人。”
“再有,解决了一个楚芯月,暗处的人还有另外的棋子。”
“我倒不这样认为。”姜初静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暗处的人要利用楚芯月,我们不妨继续追杀她,看看暗处的人还会玩出什么样的花样来。”
“若是顺利,我们既能查清楚暗处之人的身份,又能解决了他的手下和楚芯月。”
“燕王殿下,末将赞同燕王妃娘娘的意见。”华耀老将军行礼道,“留着楚芯月始终是个隐患,倒不如先解决了她,看看暗处的人还会玩出什么把戏。”
楚彦霖稍作斟酌,听取了姜初静的意见,命令羽卫,“继续追杀楚芯月。不要让她超出掌控,又要让暗处的人能帮到她。”
羽卫领命,退下去办事。
“王爷这是,要用楚芯月来钓鱼?”姜初静问道。
楚彦霖颔首,冷硬的面容透着肃杀,“暗处的人利用楚芯月来算计这算计那,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姜初静觉得这主意可行,柳眉倒竖,“我倒要看看,这个暗处的人,究竟想做什么。”
楚彦霖派了拍她的手,转头吩咐华耀老将军,“老将军,最近军营禁止任何人随意外出。但凡到军营的人和物,都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华耀老将军是明白其中的缘由的,领命之后便去办这件事了。
“我再配置一些药粉药丸吧。”姜初静来了这么一句。
楚彦霖知道她是为了以防万一,心疼又歉意,“让王妃受苦了。等忙完了边关的事,我们就回元都。”
姜初静不甚在意的笑了笑,“回了元都还不是忙,而且还得应付那些阴谋诡计。指不定啊,陛下又会丢给你我一堆事。”
对此楚彦霖很无奈,这都多久了,陛下还没放弃将禅位给他的念头,整天做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看干脆,咱俩不回元都,直接到处转转,免得陛下整天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姜初静的眼神亮了起来,兴奋的问道,“真的可以吗?我是不太想回元都的。一回到元都,陛下准会打什么歪主意。”
这样的事,她经历过好多次了。
“为什么不可以。咱们到处转转,顺带巡视整个南元朝,陛下也是说不出二话的。”
“那咱们就这么办!等边关的事情处理好了,咱们就到处转转,顺带巡视南元朝。”
她和楚彦霖也是做事的,陛下便是有所不满,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
远在元都皇宫的楚彦瑾,揉了揉发痒的鼻子,没忍住打了个喷嚏,这让大太监很是担忧。
“陛下,可要请太医过来为您把把脉?”
楚彦瑾摆了摆手表示不用,端起茶杯喝了口茶,“估摸着是三皇弟三弟妹在算计朕什么。若朕没猜错,这两人有七成的可能性,会在边关的事情结束后,不回元都。”
换作是他,他也会这样做的,所以他很清楚三皇弟三弟妹的心思。
大太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话,陛下和燕王殿下夫妻是斗智斗勇,整天想着如何将皇位丢给燕王殿下,好自己出去潇洒。
哪个皇家像这样啊。
楚彦瑾继续批阅奏折,想着要用何种方法引楚彦霖夫妻俩回来,可不能光他一个人累死累活。
“陛下,伯安侯来了。”这时,一个太监领着姜卓走了进来。
“臣见过陛下。”姜卓行了一礼。
楚彦瑾看到伯安侯的那一瞬,有了主意,“伯安侯啊,朕听说姜世子和文安公主走得很近?”
姜卓的脑袋上缓缓的冒出一个问号,不明白当今为何突然关心这件事,却也回答道,“是有这么一回事。犬子对文安公主有意,不过臣不太关心这件事。”
楚彦瑾的唇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意,整个人透着愉悦,“伯安侯,这可是大事。姜世子作为伯安侯府的继承人,一直拖着不是办法。”
“不如这样,朕赐婚姜世子和文安公主。这婚事,由燕王妃操持,也能给伯安侯府增加一些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