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通传?”
李琚愣了一下,不由得有些意外。
因为不经通传直入大殿面圣这种事情,在原主的记忆之中,向来是李琩的专属。
其他人,哪怕是太子李瑛,到了李隆基跟前,也得先等个半个时辰再说。
什么时候,他也有这种特权了?
不过,既然是李隆基特意交代的,李琚自然也不会跟他客气。
沉吟片刻后,便迈步入了含光殿主殿。
“儿臣参见父皇!”
他阔步来到大殿正中站定,对着主位上的李隆基拱手一礼。
主位上,李隆基手捧着奏折,似是在聚精会神的阅读奏折上的内容。
但唯有一旁的高力士知晓,李隆基的余光,早已在下方李琚的身影上来回扫视了好几圈。
“老八回来了,起来吧!”
直至将李琚浑身上下看了个遍,他才状若不经意的放下奏折,缓缓出声。
“谢父皇!”
李琚应声而起,仰头看向李隆基。
只一眼看去,他便能发现,开元二十五年的李隆基,相比两年之前,更苍老了一些。
这里的苍老,不单单是说他脸上多出了几道皱纹,也不仅仅只是额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一些。
还有他的精神和状态。
而其中最明显的地方,便是他的眼神。
如果说两年前,李琚还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出几分清明和锐利,看出几分英明神武的假象。
那么两年后的今日,李琚看见的,便唯有一片浑浊。
从看见那一片浑浊开始,李琚便知道,那位有过丰功伟绩的神武帝王,终究是死了。
现在剩下的,不过是一副只会玩弄权术的苍老躯壳。
大唐,也终将被这副苍老的躯壳,彻底带入深渊.......
李琚在打量李隆基,李隆基也同样在打量着这个两年未见的,曾被他寄予厚望的儿子。
父子二人对视良久,眼神都有些复杂。
最后,还是李隆基率先打破了沉默,他语气唏嘘道:“去一趟西域,黑了,也壮实了。”
听见这话,李琚不由得愣了一下。
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因为他从未想过,这样充满关怀备至的话,会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
所以,他唯有沉默以对。
见李琚沉默不语,李隆基苍老的眼中不由得闪过一抹黯然,却也仅仅只是一瞬,便被淡漠所取代。
他迅速调整好了心态,看向李琚问道:“这两年,朝中发生的事情,你二兄和五兄都告诉你了?”
听着李隆基明明是询问却又异常笃定的语气,李琚忍不住又是一愣,眼中浮现一抹不解。
这种事情,也要拿到明面上来说吗?
迟疑一瞬,他还是轻轻颔首道:“五兄.......都已经告诉了孩儿。”
李琚的答案说出口,李隆基脸上不禁浮现一抹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抿了抿唇,似在斟酌,又似在思量。
随即,他忽地话锋一转,问道:“老八,你实话告诉朕,你是不是觉得朕很偏心?”
李琚第三次愣住,不解的同时心中警铃大作。
今日的李隆基,很不对劲,这一副要和儿子说一说心里话的表现,是怎么个事儿?
总不能是人老了,容易多愁善感,找他要个心理安慰吧?
这种事情,要是出现在一个慈祥的老父亲身上,他完全可以接受。
可这样的事情,会出现在李隆基身上?
不对劲,十二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李琚打起精神,心中警惕着语言陷阱,嘴上却是急忙辩解道:“父皇言重了,有道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皇这么做,肯定有父皇的道理,儿臣身为人子,既不敢置喙,也没资格置喙。”
李隆基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语气不明道:“不敢置喙,这么说,你还是觉得朕偏心咯?”
“儿臣不敢!”
李琚赶忙躬身,告了声罪,眉头却是不自觉皱成了川字形。
因为李隆基这一通组合拳,已经完全给他打懵了,他十分不解,李隆基和他说这些话的用意。
到底是在敲打他呢,还是表示对他的看重?
亦或者,是要向他传递什么信息,暗示什么?
而李隆基将李琚诚惶诚恐的样子尽收眼底,眼中也终于浮现一抹满意之色。
他摆摆手,语气淡淡道:“无妨,不过是父子之间闲聊罢了,不至于此。”
顿了顿,他转头看向高力士呵斥道:“腌臜的东西,没见老八进门开始就一直站着吗,还不去给老八搬个坐垫过来。”
听见李隆基的呵斥声,高力士赶忙抬手抽打了自己的嘴巴两下,请罪道:“圣人恕罪,奴婢走神了。”
言罢,赶忙小跑到一边,搬来一个锦兀,放到李琚跟前,陪笑道:“殿下请坐!”
望着眼前的锦兀,李琚眉头顿时皱得更紧。
因为今日的李隆基,给他的感觉实在太割裂了。
像是人格分裂一般,前言不搭后语也就罢了,行为更是没有任何逻辑,完全不像是一个正常人,
难道两年时间过去,李隆基已经老糊涂了吗?
反正李琚不这么认为。
既然不是老糊涂了,那就是故意的,可他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他一个被流放了两年,才刚刚召还回京的落魄皇子,又有什么资格,值得李隆基这么大费周折拐弯抹角的试探?
千般疑惑萦绕心头,让他甚至都有些不敢坐下去。
“坐下说吧!”
李隆基像是看穿了李琚的疑虑,竟是罕见的主动招呼了他一声。
“谢父皇赐座。”
李琚回神,一时间摸不准李隆基的心思,也只得先行落座,静待下文。
李隆基见状,也不再卖关子,语气淡淡道:“老八,知道朕召你回京的用意吗?”
“这个.......儿臣不知,还请父皇为儿臣解惑!”
李琚想了想,还是决定先顺着李隆基的话说。
毕竟李隆基是出了名的变态,这个时候,顺着点指定没错。
听见李琚的答案,李隆基则有些唏嘘,却也没有拆穿,而是接着说道:“朕召你回京,其实是有一事,想与你商议。”
听见这话,李琚心头不禁生出一股不详的预感。
他有一种感觉,李隆基要和他商议的事情,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要是好事,也就轮不到和他一个落魄皇子商议了。
顷刻间,他放平了心态,朝李隆基拱手道:“儿臣年幼,尚不能担何大任,不知父皇有何事欲与儿臣商议,儿臣是否能帮上什么忙?”
李隆基更加唏嘘,摇头道:“圆滑了,说话知道两头堵了啊。”
李琚扯了扯嘴角,并不言语。
李隆基感慨一句,也收敛思绪,定定的看着李琚道:“老八,在说正事之前,朕还有一事问你。”
李琚点点头:“父皇请讲!”
“朕闻昔年你去往西域的路途上,曾率一百精锐阵斩三百吐蕃兵,此事,你是如何做到的?”
李隆基也不卖关子,问完之后,便直勾勾地看着李琚,浑浊的眼中莫名浮现出一丝期盼。
李琚怔了怔,心中更加不解。
所以说,李隆基铺垫了这么多,就是为了一桩陈年旧事?
李琚心头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不过,也仅仅只是一瞬,就被他否决。
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不然,不至于让李隆基对他摆出这种态度。
或许,李隆基准备借助此事做什么文章,比如,造势。
是的,造势!
因为这种事情,除了当作谈资吹一下牛逼,他能想到的,也就只有造势这一个用处了。
心思电转间,李琚像是抓到了什么,却又朦朦胧胧的,寻不到方向。
可他没时间深思,因为李隆基的问题,他不能不答,所以怔愣片刻,他还是暂时先收敛了思绪。
朝李隆基沉声应道:“回父皇的话,不过是赖将士用命罢了。”
“将士用命?”
李隆基蹙了蹙眉,明显对这个答案有些不满:“就这么简单?”
听出李隆基言语中的不满,李琚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
莫非当日的百骑之中,有人泄密?
想到这种可能,李琚顿时心下一沉,如果李隆基是冲着火药来的,那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只不过,李琚很快又意识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那百骑之中有人泄密的话,为何又只说火药,不说他在西域做的那些事情?
难道李隆基现在已经宽容到了允许一位皇子在外面胡搞瞎搞?
而且,若是那百骑之中有李隆基的探子,陆林和王胜的人手也没道理查不出来才是。
毕竟,大家天天朝夕相处,也没有太多的生面孔.......
顷刻间,他排除掉了自己人泄密的可能。
随后肯定地点点头,坚持道:“就这么简单,要说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大抵便是儿臣当日遇上的吐蕃兵并非精锐吧。”
见李琚语气坚定,李隆基眉心不禁皱得更紧,再次追问道:“可朕怎么听说,你遇上吐蕃兵之时,有上天降下神雷相助你?”
李琚愕然抬头:“父皇听谁说的?”
李隆基面色淡然道:“朕听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朕需要你和朕说实话。”
李琚仍是满脸愕然,心头却是忍不住松了口气。
因为,他大抵已经知道李隆基的消息来源了。
要不然就是来自李立那一伙人,要不然就是李立说动吐蕃人截杀他时,李琩的人马就在附近。
总之,绝不可能是自己人泄密,否则就不会有什么天雷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