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果然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又不能不解决,徐述年连忙对谢雨音说。
“你放心吧,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我保证尽快解决,让这个宣传做出成效,你就拭目以待吧!”
谢雨音却摇了摇头对徐述年说。
“如果你想在临江城内大范围普及识字,那这个本钱就下的太大了,而且时间恐怕也消耗的特别大,我们等不得!”
徐述年想了想确实是这样,毕竟让一个人学会识字恐怕就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做生意不能这样的,他摇了摇头说。
“我可不是去做普及识字的事,虽然作为知府这些事是应该做的,可是不是为了生意,自然还有别的办法的,你等着看就是了。”
既然不是去普及识字,那到底是什么方式能够奏效呢?
谢雨音也不知道徐述年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于是问道。
“那你到底还有什么别的好办法,我现在都急得火上房了,有什么主意就你说,别和我卖关子了。”
徐述年叹了口气说道。
“这事儿还真是急不得,我回去再好好的考虑一下,你不要着急,做生意就得慢慢来,急不得!”
看来只好如此了,等徐述年走了之后,谢雨音长长叹了一口气, 身为知府公务特别繁忙,还要兼顾生意的事情,真的已经为难他了。
徐述年出来之后,溜达着来到了一个说书的摊位,发现那里很多人正在听书,有一位说书先生正在那里摆摊说三国的故事。
听众时不时喝彩,好说明生意异常的火爆,因此徐述年叹了口气说道。
“这应该这应该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如果能用说书的方式把事情解决,那岂不是太好了吗,我得和这个先生聊一下。”
想到这里,他站在这里听了一会儿书,等到人群都散去之后,他找到了说书先生,拱手说道。
“这位先生请了,在下徐述年,现在如果不忙的话,可否和我借一步说话,我请您喝茶!”
这位说书先生也早就知道知府大人的威名,所以听说徐述年自报家门,也赶紧下跪说。
“不知知府大人在此,小民十分无礼,还请知府大人恕罪,我这里给您叩头了,请您不要怪罪!”
徐述年对他说道。
“无需这么客气,您这么大的岁数在我面前算是长辈,咱们茶楼说话吧。”
到了茶楼之后,徐述年问。
“老先生您贵姓,这临江城内说书的大概有多少人,您能给我介绍一下吗,我还有事情要你们帮忙呢。”
这先生见知府大人感兴趣,也觉十分自豪,于是笑着说。
“小老儿姓张,祖传三代的说书人,据我所知,临江城内平时说出的一共有三处书摊和四处茶馆,也都是祖传的说书人!”
徐述年点点头对张先生说。
“先生有所不知,我和红袖招的谢老板是朋友,他那边正在做外卖的生意,我正要替他宣传一下,还烦劳先生帮忙呢!”
张先生摇了摇头说。
“在下只是个说书的,要是让我去说广告这可不太现实,我也不会说,大人这是有点让我为难了,还是另请高明吧!”
徐述年笑着说。
“我可不是让您去说广告,而是让您在说书中夹杂一两句红袖招的外卖事情就行了,每说段我给您一钱银子!”
张先生平时一天也挣不了这么多,这时既然是这么好的事儿,他自然不能拒绝,他马上说。
“既然是这样,我只能勉强一试了,也算是帮知府大人个忙吧!”
徐述年当然清楚,没有钱的话人家自然不会帮这个忙,但是他也不说破,继续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老先生了,我这里给您行礼了,而且只要是这里的说书人愿意播广告,每段我也给您提半钱银子!”
张先生算了一下,这个事情如果让这几家书馆全都给红袖招打广告的话,自己每天都能够有至少一两银子入账,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
对于他们这种说书人来说,一钱银子都能够过个半月,更何况一两银子呢,他对徐述年说。
“知府大人请放心,这事儿就包在我的身上,我绝对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的,一点都出不了什么差错,出了错您找我就是了。”
徐述年对张先生说道。
“既然如此,一切也就拜托您了,您算是帮了我的大忙了,以后断然不会少您的好处!”
然后徐述年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给张先生说。
“这是我先预付您半年的工钱,如果是效果好我还会额外再给,您一定要好好的上上心!”
张先生何曾见过这么大的银票,看到这钱简直都有些眼睛发直了,颤颤悠悠的把钱接过来,对徐述年说道。
“徐大人,您果然是诚实君子言而有信,既然这样我肯定会好好的为您效力,一定让红袖招生意火爆起来!”
果然,也就是仅仅的半个多月的功夫,这红袖招就开始有很多人上门咨询外卖的生意了。
谢雨音还纳闷,徐述年到底是使了什么样的招数,能让生意进展得如此顺利呢,她笑着对烟翠说道。
“看来徐大哥还真是有两下子,我们现在的生意已经越发的越来越大了,不过最近也要忙起来了!”
烟翠也对徐述年佩服不已,这个问题本来很棘手,现在简直就是迎刃而解了。
此时正好,史大郎过来找烟翠,谢雨音问他说。
“到底是什么方法这么奏效,才半个多月的功夫,就来了这么多的生意,这个进展也是太快了!”
史大郎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几个人都哈哈大笑,烟翠对史大郎说。
“徐大人还真是厉害,既然这样我看你也不要在那里当什么九品护卫了,你干脆直接辞了官,做生意得了!”
史大郎笑着回答烟翠说。
“妹夫虽然做生意是一把好手,但是如果没有我这个护卫,恐怕早就被人给弄死多少回了,我可不能离开!”
本来也是说着玩的,烟翠当然知道史大郎不能离开知府衙门,他与徐述年的关系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而此时生意订单越来越大,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