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无论这位督查使大人到底是什么路数,你我兄弟都会同仇敌忾,绝对不能让他钻了任何的空子!”
徐述年对唐胜说道。
“老弟,你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什么,你现在已经署理将军了,这是朝廷正式委任的,谁也不能轻易的撼动!”
意思很明白,这位督查使大人只不过是一个来到这里的过客而已,他总归是要走的,唐胜却笑着对徐述年说。
“徐大哥,就是这个过客就能轻而易举的把咱们给掀翻,上次不就是御史大人的一封奏折,就把不可一世的将军拿下了!”
两人正说话之间。忽然赵力在外面闯了进来,对徐述年说道。
“你们还在这里闲说话了,难道不知道督查使已经到了临江边境,我们应该整装出迎!”
徐述年和唐胜互相看了一眼,都大吃一惊,刚刚接到消息说要来,怎么这么快就已经到了,徐述年问道。
“赵大哥,你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像这种事情应该不会事先知会巡检司吧,毕竟这事情连我都不知道!”
赵力却摇了摇头回答说。
“是刘白回来告诉我的,我们巡检司是在外面有很多的斥候,这种消息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徐述年叹了口气,回答赵力说。
“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不妨去见见这位大人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总归还是要来的!”
这时,忽然有人在衙门前咚咚的击鼓,徐述年看着眼前这几个人,有些好笑的说道。
“今天还真是热闹,一拨接着一拨,外面击鼓的这人莫非就是督查使的人吗,表哥替我去看看吧!”
史大郎走出去一看,见是一名七品服色的武官正在那里击鼓,身后还带着一队侍从,他连忙走过去问道。
“这位将官,你这是干什么,这府衙的鼓是老百姓告状用的,要是你被你打漏了可是不好,你又不赔给我们!”
这名军官看着眼前的史大郎,有些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
“你是什么人?还不赶紧叫你家大人出来,两江督查使已经到了临江,在城外扎下了行辕,请你家大人前去相见!”
史大郎对他拱了拱手说道。
“原来是督查使的上差,既然是这样,那就请大人您进府内叙话,我也好让人奉茶相待,不能没了我们府衙的礼数!”
没想到这名军官却根本就没理这个茬,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史大郎说。
“不必了,我们还是现在回去吧,请你家大人今天下午务必要到督查使行辕报道,不然就是蔑视钦差了,这个罪名他是吃罪不起的。”
等他们走了之后,史大郎气哼哼的回到了屋内说。
“这个人是什么东西,简直是狗仗人势,只不过是一个七品官,却摆出了一品的架子,也真是醉了!”
徐述年却笑了笑,回答史大郎说。
“表哥自然犯不上和他们斗气,我想他们本来就是冲着我来的,肯定是想让我去按照参拜钦差之礼见他了。”
史大郎见徐述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有些奇怪问道。
“你就一点都不觉得别扭,这些人明显就是来找事儿的,我们就不能让他称心如意,我本来还想打出去呢!”
徐述年叹了口气,笑笑说道。
“本来没什么事,如果我们刻意回避,反而像是有事一样了,不就是来了个钦差嘛,让我去见我去就是了,别给人家什么把柄!”
唐胜却摇了摇头,对徐述年说道。
“徐大哥,我看这个事摆明了就是要冲你来的,先收拾了你,随后再一个个的收拾我们!”
赵力也有些义愤填膺地说道。
“说的一点都不假,只要你去了,他们随便找一个钦差面前无礼的罪名就能治你的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徐述年却摇了摇头说道。
“你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我不去,他想治我的罪就更容易了,我绝对不会让他抓住任何的话柄。”
说着,他对史大郎说道。
“表哥你去准备一下吧,今天下午,你就随我一起去见见这位大人,我看他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史大郎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我们准备些什么呢,一旦到了钦差行辕,连武器都要被下了的,准备什么也不顶用。”
徐述年却叹了口气,对史大郎说道。
“我让你去准备,并不是让你去跟人家拼命,你带武器去难不成还要和人家打一架吗。”
看史大郎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徐述年解释说。
“你去给我准备十名护卫,由你带领,替我壮一下声势就是了,咱也学一下关二爷的单刀赴会。”
这时他又对赵力说道。
“这位督查使大人既然来到了临江地面,那肯定要去检查你巡检司的事儿的,你那里如果有什么疏漏之处,可要尽快的弄完善了。”
赵力却笑着说道。
“大人有所不知,在这临江府的地面上,任何的衙门都可能找到问题,唯独我巡检司绝不会有丝毫疏漏。”
说完之后,他又觉得这话似乎是有些不对劲,于是连忙说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在座的各位同僚都是兢兢业业之人,我刚才说错话了,给大家赔罪。”
府丞却笑了笑,对赵力说。
“赵老弟快人快语,大家谁也不会怪你,要是单纯论能力的话,你虽然官位最小,可实力比我们强的多了。”
这话现在说起来倒是由心底而发的赞叹,和前段时间那种发酸嫉妒的感觉是真的不一样了。
这段时间以来,赵力配合府丞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两人的关系也处得相当之好。
对此徐述年也感到欣慰,手底下的佐贰官们处的好,那他这位主官就自然能够无忧了,他对大家说道。
“今天下午,我就要去行辕见那位督查使大人,你们全都在府衙等着,一切等我回来再说,很可能人家都已经准备好了网在等着我们钻呢!”
大家知道,在这些人里面徐述年是最有脑子的,所以他的话自然是金科玉律,大家都遵从也就是了。
下午,徐述年准备停当,带着史大郎纵马出城,去拜见那位督查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