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之中,刑部衙门内,在一间屋子里,一群身着蟒袍的人在这里齐聚。
如果有在刑部当差的人就会惊讶地发现,这里几乎聚集了刑部平日里很难见到的大人物。正是这样一群人,维持着刑部这座行政机器的日常运作。
屋子里的人大都黑着脸,神色难看,而这群大人物当中坐着一位五旬老者,梁冠上有七梁,赫然就是官居一品的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倒是神色平静,此时正在闭目养神,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本来我们刑部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深受其他衙门的排挤。如今还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其中一位三品官员握着拳头,气愤地说道。
另一位二品官员猛然站起来,重重地砸了一下桌子,怒喝道。
“马有才这个白痴,在这个节骨眼上还给我们刑部掉链子。现在整个朝廷都在看着我们出丑,估计用不了不少时间,户部、工部、大理寺、都察院都要骑在我们头上了!”
“都是你们,平时没有管好自己,更不约束自己的手下。如果管的严点,怎么至于让我们刑部出了这么大的丑闻!都心浮气躁的,我就说迟早要出事。”
“你还说别人呢。我可知道,就你,上次为了你亲家那点破事,还不是照样冤枉了好人,找了个替死鬼吗?”
……
一时间,整个房中充斥着各种怒骂、责备和和事的声音,颇有些杂乱。如果真要让旁人把这一幕看了去的话,非要惊掉下巴不可。
这时候,闭目养神的刑部尚书突然睁开了眼,沉声喝道。
“都闭上你们的嘴吧。诺大的刑部,主要官员都在这了,吵吵嚷嚷地互相指责,成何体统!”
刑部尚书发话,整个房间内顿时鸦雀无声。不少官员嘴边说的话说了一半就咽回去了。刑部尚书的威严可见一斑。
这时候,那个二品官员轻声说话了。
“尚书大人,依我看,这件事不能全部怪罪在我们刑部人的头上。多少年了,刑部就这个样子,要说不用自己的官职办点事谁也不信,那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不是?主要是这次我们一半栽在了马有才身上,另一半栽在了刘白那小子身上。”
刑部尚书撇了他一眼,目露精光,缓缓说道。
“你是说哪个击登闻鼓面圣的那个小子吗?”
那个官员点点头,接着说道。
“本来马有才这件事办的也算缜密,在平常过些日子就风平浪了。谁知道那个叫刘白的突然插一脚,把这件事搅和的七零八落,这样一来才给我们刑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啊。”
刑部尚书没有说话,但是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下来,眼神中光芒闪烁。
那个二品官员追随刑部尚书已久,察言观色的本领不差,更是了解刑部尚书在想什么,他嘿嘿一笑,接着说道。
“这个刘白害的我们行部低人一头、倍受非议,那自然要把这笔账算在他头上。依我看,既然他击了登闻鼓,那按照我朝法令,就应该让他接受惩罚。”
那法令上原本并没有说击了登闻鼓就要收到惩处,而是禁止胡乱敲击,否则后果严重。但是这官员这么一说,就隐晦地说明了要让刘白为自己得罪刑部的事付出代价。
刑部尚书听完,重新闭上眼,不易察觉的撇嘴一笑,缓缓说道。
“你说的对,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敲登闻鼓的,这是乱了法纪的大事。明日你们跟着我上朝堂之上,参刘白一本。另外,好像大理寺和都察院也要为了整顿朝纲做出点什么吧。”
那个官员顿时就明白了,这是要把大理寺和都察院也拖下水啊。
那个二品刑部大员站起来微微躬身,说道。
“大人英明,我这就给您去办。”
说罢阴笑一声,就匆匆离开了。
次日,在朝堂之上,天子例行向众臣询问是否有本要奏。
这时候,一个刑部官员站了出来,躬身说道。
“皇上,臣有事要奏。那个刘白,臣恳请皇上治他扰乱纲纪之罪。”
天子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
“哦?何出此言啊。”
那个刑部大臣不急不缓地说道。
“皇上,微臣以为登闻鼓不是什么人都能敲击的。登闻鼓一响便直接接到天子的召见这是必然,但是天子贵为九五之躯哪能说见就见,就算真的有事也不该用如此的方法。”
“对啊皇上。微臣以为如果那刘白有事要上奏,先不说他可以先禀报给我们刑部,而且也可以把奏折给通政司,让他们来转交给皇上,又何必敲击登闻鼓呢?”
又一位刑部大臣站出来,接过那人的话接着说道。
看见天子不言语,刑部尚书上前躬身说道。
“皇上,登闻鼓乃是天子的象征,而您身份尊贵,又岂能是宵小之辈说见就见的。如果人人都像刘白那样遇到事情就直接面见天子,那要我们下属机关还有什么用,岂不是乱套了吗?”
“请皇上三思啊。”
这时候已经有一众刑部官员站了出来,躬身上奏。
天子听完眯着眼睛,看着站出来的一众刑部官员,心中暗想。
“看来这刑部是过来找面子的啊。”
天子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说了,开口问道。
“大理寺王大人,都察院师大人,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天子直接叫出来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头羊”,而那两位大人上前两步,异口同声地说道。
“臣附议。”
天子看着在殿中站出来的几位大臣,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淡淡地开口了。
“行了,你们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但是朕还要问一句,这登闻鼓为何要设立?”
刑部尚书面色不改,躬身回答道。
“自然是彰显天子体察民情的爱民之心啊。”
天子这个时候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好一个体察民情。不错,那既然这样的话刘白敲击登闻鼓而且是上奏如此大事,那就是没错。跟你们不一样,朕倒是觉得,刘白不仅不应该罚,更应该受到嘉奖。”
一众大臣一听,顿时脸色精彩起来。
他们没想到天子会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