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目录
第88章 我二皇子啊,你让我给你吐蕃当奸细?“边走边说。”
房玄龄没有直接回答李逸的问题,而是翻身上马,并招呼李逸跟他与魏徵走。
嗯,这时期的大唐文官,都不是什么文弱书生,大部分都能熟练掌握骑马拿剑砍人等技能。
尤其像房玄龄与魏徵这种经历乱世,参与过群雄逐鹿江山的文臣,更是如此。
所以,两人虽然都快六十了,但还是选择骑马而不是坐马车出行。
见状,李逸也很快上马,与房玄龄、魏徵并行。
在李逸的身后,孙武开骑马紧紧跟随,护卫着李逸的安全。
“房相,现在可以说了吧,你与魏相找我有何事?”
走了没多久,李逸开口问房玄龄道。
这次房玄龄很干脆地说明了来意。
“你还记得你当日给吐蕃正使禄东赞出的那一道题吗?”
“禄东赞一直没有给出答案,时间到了,我们该去催一催了,哈哈哈。”
房玄龄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初,禄东赞用三个难题为难大唐的时候,他可没少被禄东赞阴阳怪气暗潮。
现在看禄东赞笑话的机会来了,他又怎会错过?
一旁的魏徵,也是同样的想法。
“原来这事啊!”
李逸想起来了,算算时间好像是到了约定的日子了。
他最近要忙的事太多了,这件在他看来并不重要的事,已经被他抛在了脑后。
现在听房玄龄说起,才想起来还有这件事没办。
“都给禄东赞这么多时间了,他居然还没想出答案,真是令人失望啊!”
“啧啧,据说禄东赞是吐蕃第一智者,看来也不怎么样嘛,我真是高估他了。”
李逸摇了摇头,假模假样地叹了一口气。
房玄龄与魏徵看着李逸,心情有点复杂。
听到李逸嘲讽禄东赞,他们两人很高兴。
但是对于李逸嘲笑禄东赞的理由,他们不高兴。
因为,李逸出的那个问题,他们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想出答案。
所以,李逸用这件事嘲笑禄东赞,不就等于是在嘲讽他们吗?
偏偏李逸这时又问了他们一句:
“房相、魏相,你们想出那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额,我最近事务繁忙,无暇思考那个问题。”
房玄龄打了个哈哈。
闻言,李逸把目光投向魏徵。
“我最近也很忙,没空考虑此事。”
魏徵淡淡的说道。
房玄龄忙不忙,他不知道,但他是真的忙。
因为李世民把筹办二皇子回归大典以及出阁仪式的事,交给了他。
“理解理解,房相与魏相都是国之重臣,事务繁忙。”
李逸很给面子的没有拆穿两人回答不出来问题的事。
随后,三人一边交谈,一边赶往鸿胪寺。
三人抵达鸿胪寺之后,很快见到了禄东赞。
“正使,时间已到,不知可否解答出我大唐提出的问题?”
房玄龄似笑非笑地看着禄东赞,明知故问。
禄东赞觉得有些尴尬。
这两天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却未能想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见禄东赞没有马上回答,魏徵在一旁悠悠然说了一句:
“正使,要不然再给你几天时间?”
“正好也让吐蕃使团的各位在长安多留几日,多感受一下长安的繁华,想必各位在吐蕃是见不到如此繁华的巨城了。”
李逸听到魏徵这一番话,在心中直呼666。
这魏徵,不愧是喜欢进谏的语言大师,是真懂阴阳怪气。
他这两句话,明里暗里把禄东赞与吐蕃都嘲讽了。
这时,房玄龄又补了一刀:
“魏相所言极是!正使不妨多思考几日,也许正使灵光一闪,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禄东赞看着魏徵与房玄龄两人一唱一和嘲讽他,心中颇为恼怒。
不过,作为吐蕃大论,他自然能控制心中的情绪不外泄,故而他的脸上依旧很平静,没有任何异样。
甚至,他还很果断地回道:
“不必了,此问题,我确实想不到答案,再多给几日也是枉然。”
“此次比试,是大唐技高一筹!”
禄东赞很干脆地认输了。
吐蕃提的问题,大唐答对了,吐蕃输了一次。
大唐提的问题,他没有答出,吐蕃又输了一次。
“大唐,果然是人才济济啊!我居然在一个大唐少年手上输了两次。”
禄东赞看着李逸,心中多少有点挫败之感。
看见禄东赞很坦率地认输,并且没有任何不悦之意,房玄龄与魏徵心中对禄东赞警惕了几分。
李逸说此人是吐蕃第一智者的事,他们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此人能屈能伸,值得重视。
便在此时,禄东赞开口问李逸道:
“这位郎君,敢问高姓大名?”
上一次李逸前来解答他的三个问题的时候,他一开始忘记问李逸姓名,等他想起的时候,李逸已经走了。
“李逸。”
李逸回道。
“李郎君,可否告知一下上次你提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禄东赞在知道李逸的姓名之后,马上问了此事。
最近几日,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有头绪,所以他太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了。
一旁的房玄龄与魏徵听到禄东赞的话,也看向李逸。
他们也好奇李逸所提的那个有点古怪的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正使可还记得那个问题?”
李逸开口问道。
“自然。”
禄东赞点了点头。
这几天琢磨这个问题都快走火入魔了,当然记得问题的内容。
“听闻吐蕃边地常有马贼出没,贞观某年春分时节,戍边校尉王某于黄昏戍时,抬头仰望北斗星,测得斗柄指向与地平线成三十八度角,随即率军突袭马贼窝点。”
“问题是,这伙马贼最可能说哪句方言?”
“有四个选项。”
“分别是:
一:俺们这旮沓没犯事啊!”
二:侬怎敢乱闯民宅!”
三、弄啥来咧?撤怂!”
四、吾等乃良民,何故擒我?”
复述完这个问题,禄东赞问李逸道:
“我没有记错吧?”
“没有,正使记得很清楚。”
李逸回了一句之后,接着便说出了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是第三个。”
“这是为何?”
禄东赞带着疑惑不解追问道。
李逸解释道:
“北斗星高度角与纬度相关,而北纬三十八度,恰是关中一带的纬度。”
“这说明这群马贼最有可能是关中人,所以他们说的就应该是关中方言。”
“而在四个选项之中,唯有第三个答案是关中方言。”
“因为关中方言多带‘撒’字这个语气词。”
听完李逸的这一番解释,房玄龄、魏徵、禄东赞等人有点懵。
倒不是他们不理解李逸的这个推理过程,而是他们不明白维度这个概念,所以不明白为什么说能通过维度确定地理位置。
当然,就算他们知道了这一点,也不见得能答出这个问题。
这道题,是李逸根据后世一道极其刁钻的公务员考试题改的,考的是天文地理知识与地域方言知识。
别看道理说穿了很简单,但如果想不通这个思路,那是真答不出来。
“李郎君,这维度是何意?能否请你讲解一番?”
禄东赞求教道。
他能成为大唐通,靠的就是爱学习大唐的各种文化知识。
李逸此刻提出的这个维度概念,是他之前从未听说过的。
自然而然,他就想多了解学习一下。
但李逸显然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别看吐蕃现在愿意臣服大唐,成为大唐的属国,但李逸知道,这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一旦让吐蕃找到机会,吐蕃就会毫不犹豫地背叛大唐,这是原本历史轨迹已经验证了的事。
所以,李逸没兴趣给禄东赞这位吐蕃大论科普天文学知识。
“此事比较复杂,几句话说不清楚,改日再说吧。”
李逸推脱道。
众所周知,改日的意思,就是没有那一天的意思。
禄东赞自然听出了李逸的推脱之意,心中再追问也无用,便不再纠缠,反而随口问了另外一件事:
“看李郎君的年龄,应该才十五六岁吧??”
李逸点头回道:
“正使确实目光如炬,我今日十五岁,还未满十六。”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李郎君如此年龄,便拥有这么高的智慧,真是令人佩服!”
禄东赞语气诚恳地称赞道。
他心中有一个想法,李逸如此年轻,心性未定,是否有可能暗中将其拉拢,让其为吐蕃暗中效力呢?
此时当着房玄龄与魏徵的面,他肯定不会透露出这样的意思,而是打算另找机会试探一下李逸。
不得不说,禄东赞的这个想法,很大胆,居然想发展堂堂大唐二皇子成为吐蕃奸细。
当然,他会产生这一想法,也是因为不知道李逸的真实身份。
为了青稞酒计划的顺利执行,李逸早就跟李世民通过气了,在吐蕃使团面前,不能暴露他的真实身份。
此事,李世民已经下旨了。
甚至,李逸的回归大典以及出阁仪式,也都会安排在吐蕃使团离开长安之后。
“正使,今日我与魏相前来,要与你聊一聊关于吐蕃成为大唐属国的事。”
这时,房玄龄开口对禄东赞说道。
他与魏徵今日来找禄东赞,是要谈这件正事的。
至于叫李逸过来把那个问题的事解决,顺便看禄东赞出糗,不过是顺便。
李逸听见房玄龄这句话之后,当即就起身告辞了房玄龄等人,并带着孙武开离开了鸿胪寺。
……
另一边。
东市。
五粮酒肆。
昂日琼带着自己的心腹手下进入了店中。
“小二,来几坛五粮液!”
昂日琼对着酒肆小二喊道。
董彦循声望去,看见昂日琼等人,眼前一亮:
“吐蕃人来了!”
李逸上午才跟他说吐蕃人这两天有可能要到五粮酒肆来,真是没想到,现在吐蕃人就来了。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李逸要求他搭上线的吐蕃副使昂日琼。
但不管是不是,这都是一个结识吐蕃人的好机会,董彦自然不会放过。
“这几个客人,我亲自接待。”
董彦喊住了要去接待昂日琼等人的酒肆小二,自己快步走了上去。
来到昂日琼等人面前后,董彦很客气地说道:
“几位客人,不好意思,本店的五粮液与五粮醇已经售罄,只剩下五粮散酒,请问客官需要吗?”
“售罄了?”
昂日琼很失望。
他今日本来想早点来的,但是因为昨日在鸿胪寺的宴会喝多了,所以今日起得晚了一点。
不过在起床之后,他就第一时间赶到了东市五粮酒肆。
没想到还是晚了。
至于五粮散酒,昂日琼听见这个名字,就觉得是低档酒,所以不想要。
他可是吐蕃琼保家族的嫡长子、未来家主,代表着琼保家族的颜面,怎么能喝低档酒?
略一思索,昂日琼开口问道:
“什么时候会有新的五粮液?”
“明日就有,本店每天都会供应一批新的五粮液,如果客人想要买五粮液的话,请明日早点来。”
董彦回道。
听见这话,昂日琼问道:
“能否提前预定明日的酒?”
董彦摇了摇头,回道:
“不好意思,为了公平起见,根据本店的规矩,不能预定,并且每人每天只能买一坛。”
“我可以加钱!”
昂日琼不信什么规矩。
在他看来,只要利益足够,什么规矩都可以打破。
然而,董彦却是摇了摇头,拒绝道:
“很抱歉,加钱也不行。”
“实不相瞒,与客人一样有加钱想法的,之前也有不少,但都被本店拒绝了。”
听见加钱也不行,昂日琼有点意外。
想了想,他开口问道:
“明天早点来,就一定能买到五粮液吗?”
“这不一定,要看你来得多早,很多人宵禁一结束,开市就来了。”
董彦回道。
他是故意这么说的,得让眼前这个吐蕃人知道要获得五粮液很难,才方便他接下来的操作。
对于这个答案,昂日琼很不满意。
合着起早也不能确保一定能买到,那还费那个劲干啥?
再说,就算买到了,一人也只能买一坛,这太少了!
他还想着多买一批带回吐蕃。
“掌柜的,有没有别的办法能买到五粮液?”
昂日琼试着问道。
董彦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盯着昂日琼一直看,看得昂日琼颇为不自在。
便在昂日琼打算开口中止董彦这一行为的时候,董彦开口问道:
“几位客人,可是吐蕃使团的人?”
“如果是的话,那倒是有机会获得五粮液,而且是很多坛五粮液。”
闻言,昂日琼瞬间精神大振:
“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