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目录
第104章 李承乾与荥阳郑氏的互相算计!“本王特意派孙武开把你从修村招募而来,自然认可你的能力,本王相信你能办好此事!”
李逸开口鼓励了薛仁贵一句。
便在此时,苏定方对李逸说道:
“殿下,薛将军虽然勇武过人,但毕竟之前从未有过领军主持一方的经验,不如末将与他换一下。”
“末将率军前去松洲州城,让薛将军跟着殿下去河南道。”
苏定方此时提出这个方案,确实是没有任何私心,单纯的就事论事。
刚才李逸与对薛仁贵说话的时候,他在心中权衡了一下河南道赈灾与青稞酒计划这两件事。
相对而言,率军跟着楚王去河南道赈灾一事,会更加简单一点。
毕竟有楚王在,不需要自己做太多决策,基本上只用保护好楚王就行了。
薛仁贵勇猛过人,足以承担这样的职责。
而去松洲州城负责青稞酒计划,远离长安,不可能随时向楚王请示,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想办法应对。
这就需要更多经验与应变能力。
苏定方觉得,在这方面,不客气的说,他肯定是要比薛仁贵这个毛头小子要强很多。
所以,他领军去松洲负责青稞酒计划,无疑要更合理一点。
一旁的孙武开其实也赞同苏定方的观点。
虽然薛仁贵是他奉命招募而来的,在从修村赶往长安的路上,两人一路同行交流,有了较为深厚的交情。
但实话实说,苏定方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各方面的经验都要比薛仁贵强。
他们三人之中,最合适去松洲州城独当一面的,肯定是苏定方。
不过,虽然心中是这么想的,但孙武开却没有开口支持苏定方。
这倒不是因为他与薛仁贵有交情,而是因为他之前已经跟在李逸身边有一段时间了,对李逸的本事有足够的了解。
他觉得他们能想到的事,以楚王殿下的聪慧,不可能想不到。
那么,楚王殿下还这么安排,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
便在这时,苏定方又扭头对薛仁贵解释道:
“薛将军,我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只是事关重大,为了确保青稞酒计划的成功,才有此提议!”
虽然苏定方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私心,但他考虑到自己确实是表达出了薛仁贵不如他的意思,并且薛仁贵又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担心薛仁贵年轻气盛对此有意见,才向薛仁贵解释了一句。
但他显然是多虑了。
薛仁贵虽然年轻,但并不气盛,反而很拎得清。
他听了苏定方的话之后,在心中思索片刻,也承认苏定方的说法有道理。
如果真要换成这样的安排,他也可以接受。
虽然刚刚才从一个田舍奴一步登天成为五品武将,但薛仁贵并没有因此心态膨胀,而是依旧很沉默。
“苏将军言重了!末将也觉得苏将军言之有理。”
薛仁贵很诚恳地回道。
对于薛仁贵的反应,苏定方很满意。
这么年轻就能有这么冷静、这么稳的心态,很难得。
“殿下,您觉得呢?”
苏定方请示李逸道。
这事最终还是得看李逸这个楚王的安排。
其实苏定方的这个提议,李逸原来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但后来他斟酌一番之后,还是决定让薛仁贵去负责青稞酒计划的事。
“苏将军的建议,考虑得很稳妥。”
“但此事,还是更适合薛仁贵去,因为他是一个新面孔,之前未曾进入朝堂,更有利于隐藏真实身份。”
“青稞酒计划在前期推行的时候,不能引起吐蕃的警觉,不能让吐蕃朝廷怀疑此事有大唐官方的参与,必须要让吐蕃方面觉得青稞酒计划就是大唐商人为了赚钱弄出来的,没有其它目的。”
“而苏将军曾经在大唐攻灭东突厥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在周边异族势力之中大名鼎鼎,如果让人认出苏将军的真实身份,只怕就会给青稞酒计划的顺利执行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本王才决定让薛仁贵去。”
李逸把自己选中薛仁贵去松洲的原因告诉了三人。
其实苏定方在异族之中大名鼎鼎的说法,是李逸给苏定方戴的高帽子。
按理说,苏定方已经被大唐冷藏了五年,了解苏定方的异族人应该不多了。
但凡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东突厥当初可是强横无比,在塞外拥有很大影响力,而苏定方在大唐攻灭东突厥一战又起到了那么重要的作用,难保有异族人知道他的名号。
所以,李逸觉得还是不要冒这个风险为好。
薛仁贵虽然现在还不是成熟体,但武力值还是很过硬的,派去松洲执行任务,应该也没问题。
听完李逸的这番话,苏定方等三人恍然大悟。
这,他们就能完全理解李逸的安排了。
“好了,这两件事就这么定了。”
“苏将军,你抓紧时间选人。”
“薛仁贵,你初来长安,就暂时先在王府住下,本王会让人给你安排客房。”
“明日,你跟随本王去见青稞酒计划的另一个重要负责人。”
“孙武开,你离开长安有一段日子了,家中人肯定很牵挂,赶紧先回家去看看吧。”
李逸分别对三人做出了安排。
“遵命。”
苏定方等三人很快退下,各自去忙了。
……
东宫。
太子李承乾迎来了一个客人:荥阳郑氏现任家主郑元璹的嫡长子郑世明。
两人一番客套之后,郑世明说明了来意:
“太子殿下,臣今日前来拜访,是有事相求。”
他今天来找李承乾请求帮忙,自然是为了解决荥阳郑氏与李逸的矛盾。
昨日收到了自己父亲从荥阳寄来的书信,在书信中,他父亲要求他去化解荥阳郑氏与二皇子—哦不,现在是楚王了—的矛盾。
然后,郑世明自己琢磨了一下。
当初楚王李逸回宫前,荥阳郑氏多次想要抢夺楚王的五粮系列烈酒酿造方法,虽然说并未对楚王造成任何实际伤害,但毕竟是结了仇。
他贸然去楚王府找楚王,不是一个好办法,最好是找一个中间人说和说和。
于是,郑世明就想到了与他们荥阳郑氏关系密切的太子李承乾。
他觉得,楚王刚刚从民间回归皇室,在皇室没什么根基,肯定不敢得罪太子李承乾。
所以只要说服李承乾当这个中间人,那荥阳郑氏与楚王李逸之间的那点小矛盾,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听到郑世明说有事要求,李承乾不动声色地回道:
“哦,有什么事,说来听听。”
“是这样的,之前楚王殿下在民间的时候,我不知楚王殿下真实身份,与楚王殿下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最近一直心中难安,所以希望太子殿下能出面在楚王殿下替臣美言几句,化解点当初的矛盾。”
郑世明含糊其辞地把事情简单给李承乾说了一遍。
“小矛盾?”
李承乾眯着眼睛扫了郑世明一眼。
他根本不相信郑世明与李逸的矛盾是小矛盾,如果真是小矛盾的话,郑世明就不会带着重礼前来东宫求助于他了。
李承乾反而觉得,郑世明与李逸的矛盾应该不小,所以郑世明担心李逸会报复,才会上门求助。
他也没揭穿郑世明的谎言,只是淡淡地追问道:
“不知是什么小矛盾呢?”
郑世明心思电转,开口回道:
“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
“当初,楚王殿下发明了五粮系列烈酒,一下便风靡了长安城,对许多做酒生意的商号造成了很大冲击。”
“我手下专门做酒类生意的万和商会,便是其中受影响最大的。”
“因此,我派人去找楚王殿下,想要商谈购买楚王殿下的五粮系列烈酒酿造方法。”
“谁知手下之人不懂事,开口威胁了楚王殿下,并试图抢夺五粮系列烈酒的酿造方法,从而发生了冲突。”
郑世明隐瞒了他曾经指使万和商会勾结万年县令栽赃陷害李逸的事,还隐瞒了让虎豹帮试图绑架李逸的事。
毕竟这两件事都没办成不是?
听完郑世明这番话,李承乾淡淡地回道:
“照你这么说,主要的过错并不在你身上,你只是识人不明,用人不当而已,主要的过错都在你的手下身上,你只用把手下之人处置了就行,用不着孤出面化解你们的矛盾。”
“楚王虽然刚回归皇室不久,但孤与他已经很熟悉了,以孤对他的了解,他不会因为这点小矛盾就记恨在心的,你大可不必担心!”
李承乾在“小矛盾”这三个字上面落了重音。
他这是在提醒郑世明,想要请求他帮忙,就要把态度先端正了,要说实话。
不然的话,他是不会出手相帮的。
郑世明作为荥阳郑氏重点培养的家主继承人,自然不是愚笨之辈,他听明白了李承乾的话外之音。
略一思索,郑世明心中做出了决定。
随后,他把荥阳郑氏与李逸之间的矛盾冲突,老老实实都告诉了李承乾。
当然,郑世明肯定不会说陷害李逸与试图绑架李逸等行为是他的安排,而是全部推到了万和商会的两任大掌柜的身上。
一切都是这两人自作主张,他也是事后才知道的。
对此,李承乾表示:你看我信不信?
听完郑世明的话,他基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无非就是荥阳郑氏眼馋五粮酒肆的生意,想要强取豪夺,没想到遇到硬茬子了。
“要不要帮郑世明这个忙呢?”
李承乾在心中快速权衡起来。
这件事,他觉得如果自己出面,李逸应该会给他这个面子,将此事揭过。
毕竟正如郑世明所言,李逸从头到尾都没受到什么伤害及损失,反而是荥阳郑氏一方损失惨重。
考虑荥阳郑氏勉勉强强算是他的支持者,李承乾决定帮郑世明这个忙。
虽然做出了决定,但李承乾却没有马上告诉郑世明,而是端起桌上的茶杯,浅啜一口,慢悠悠地开口:
“楚王毕竟是孤的弟弟,他在此事中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孤贸然插手劝他不再追究,怕是不妥,有损我与他的兄弟情义。”
“孤总不能不帮自己的弟弟,而帮外人吧?”
最后这“外人”两个字,李承乾着重强调了一下。
要是李逸在这里,肯定马上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那就是:那可是我的弟弟,得加钱!
郑世明的反应倒也不慢,他思索片刻,便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这是嫌弃荥阳郑氏以前对李承乾的支持力度不够。
“太子殿下说笑了,我们荥阳郑氏,可一直是唯太子殿下马首是瞻,怎么能算外人呢?”
“不管现在还是未来,荥阳郑氏都会是殿下最坚定的支持者!”
郑世明郑重无比地向李承乾表态道。
这个决定,其实并不是他此刻因为李承乾提出了条件他才临时做出的,而是他们荥阳郑氏的集体决定。
原来的荥阳郑氏,虽然也支持李承乾,但也不算完全投靠李承乾。
但因为随着他父亲被迫主动致仕,荥阳郑氏在朝堂上受到了重大打击。
因此荥阳郑氏急需要借助太子李承乾的力量来恢复发展朝堂势力。
所以,荥阳郑氏本来就打算在未来进一步向李承乾靠拢,达成更紧密的合作。
现在郑世明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李承乾并不知道这些内幕,他只高兴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此时,郑世明在表态之后,又开口道:
“楚王殿下是您的弟弟,我们荥阳郑氏是您的支持者,双方不应该让这一点小矛盾继续存在,以免影响双方关系。”
“您说对吗?”
“嗯,你说得对,那孤便帮你这个忙吧。”
李承乾先是表态答应帮忙,然后继续问道:
“你且说说,你打算如何化解这段恩怨?需要孤做什么?”
“只需太子殿下安排我与楚王殿下见面谈谈,并且届时帮我在楚王殿下面前美言几句就行了,我相信只要有太子殿下开口,楚王殿下一定会揭过此事的。”
郑世明顺手拍了一下李承乾的马屁。
李承乾对郑世明的话很受用,笑着说道:
“孤毕竟是楚王的大哥,有孤出面,相信楚王不会再跟你斤斤计较。”
“我等会就派人去楚王府,约楚王明日的时间。”
“你今日好好准备一下,去找一个足够好的酒楼,另外,不能让孤空口白牙去说和。”
“臣明白了!臣谢过太子殿下!”
向李承乾道谢之后,郑世明很快告退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