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平衡好了两大阶级,那么依靠寒门弟子,就可以压制左相一党。
“陛下,我这里倒是有个想法。”
“可以短时间内聚集一批人才,还没有左相的背景。”
“什么办法?”
夏皇这在为这件事情发愁,一方面是不引起左相的怀疑,另一方面是如果大批量的将人裁掉,那一定会引起朝堂动荡。
“那就是选用一些和林侍郎一样的贫民出身的弟子。”
夏皇也想过这个办法,但是随即便直接否认了。
“可是寒门子弟之中又有多少有才干的?”
秦慕想了想,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夏皇听。
“的确,寒门子弟没有办法基础更高等的教育,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上进之人。”
秦慕的建议在夏皇心中泛起涟漪。
她沉吟片刻,点头称可。
“或许可以尝试,选取一些潜力巨大的寒门子弟培养起来,不仅可以稳固朝政,还能遏制左相的嚣张。”
夏皇眼中闪过一抹坚定。
于是,在这个寒门子弟的计划下,一场宏大而悄然的变革开始酝酿。
这不仅是夏皇的胆识,更是一场在权谋巅峰的棋局中的新篇章。
夏皇听了秦慕的建议,沉思片刻后微笑着说。
“秦慕,你的想法颇有道理。或许我们可以在选拔寒门子弟时,注重挑选那些自学成才、有才干的人。”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压制左相一党,还能为朝廷引进一些新鲜的智囊。”
秦慕点头称是,两人商讨着如何巧妙地在选拔中筛选出有潜力的人才,为夏皇巩固权力打下坚实基础。
“既然你提出这个建议,想必你的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不妨说一说如何选择。”
秦慕微微一笑,“自然是考试。”
“之前的举荐制度,虽然有很大的好处,能够选拔优秀的,品德好的人。”
“但是同样有大的弊端,那就是容易让人结党营私。”
人是十分复杂的生物,若是在落难的时候给予一点好处,或者是能够从他人身上获得好处,就会对那人十分亲近。
如此一来,自然是你帮我升官,我帮你做事。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要看目的。
相互帮扶共同进步,那是好事
若是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却是为了获得权力来独断专行,那才是坏事。
“以考试的方式选择人才,不但快速选择人才,最重要的是给了寒门学子一个机会。”
“这种办法将所有人都放在了同一个高度上。”
“若是这人有真才实学,那这考试的题目自然是一点就通。”
“若是个傻瓜,即便是有再多的钱也是没有用的。”
夏皇觉得秦慕说的有道理,至少这样一来,就能在所有人中快速选出合适的人选。
“只不过这世间还是比较长的。”
“但是左相这一番作为,不就是为了给您示威的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左相想要做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之前分出吏部只是秦慕压制左相的第一步,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这考试要考教什么?”
夏皇有些糊涂,不知道科举制应该考什么。
“自然是经受得住考验的才智和品德。”
秦慕微笑着回应夏皇的疑问,“科举制度并非只为选拔官员,更是一场对人才的严格审查。”
“通过知识考核和才情评估,选拔出的不仅是有学问的人,更是有担当的人。”
“这样,国家方能壮大,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夏皇听了,点头赞同。
“除此之外,还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和品德。”
“这样一来,不仅能确保政府高效运转,还能避免权力被滥用。”
夏皇点了点头,心中对科举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科举制度却是一条公正之路,为国家培养了无数英才,使天下文官皆择其人而用之。
而现在,夏皇要做的,就是守护这公正之路,确保国家繁荣昌盛。
“那朕就将这件事交给你去办了。”
秦慕听到这话,没有说什么,直接摇摇头。
“不行,这件事你最不应该交给我去做。”
“陛下,你知道我的身份,我只是宫里的一个太监,本身就不能干涉政事。”
“至少在明面上是这样的。”
之前在朝堂上,秦慕也一直没有展现自己,就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只能在背后出招。
就算之前朝堂上骂人,那也可以说是看不下去那些人而已。
夏皇这个时候才想起秦慕的身份。
秦慕实在是太厉害了,不管什么事情都处理的游刃有余,让她都忘记这人对外的身份是一个太监了。
“那你觉得谁人适合领导这件事?”
秦慕微微一笑,说道,“读书人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给读书人了。”
“我觉得,之前那位林侍郎就不错。”
“到时候陛下可以说,他是第一个找自己过来认错的,并且态度十分诚恳。”
“而且已经罚过了,自然是有对他的诚实做出奖赏。”
夏皇觉得他说的十分有道理。
夏皇听完秦慕的话后,陷入了沉默。
她突然意识到,秦慕只是身份特殊,却在朝堂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夏皇思索片刻,缓缓点头说,“你说得有理,读书人的事情就交给林侍郎吧。”
“他的确表现出诚意,而且已经接受了应有的惩罚。这次事务由他来负责,我相信能处理得妥当。”
秦慕微笑着行了一礼,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成功地引导了夏皇的决策方向。
“秦慕,你的意见我会考虑的。不过,这件情我也需要你协助。”
“毕竟,你的智谋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在朝中是有口皆碑的。”
秦慕顿时一愣,没想到夏皇会如此重用他。
夏皇继续说:“你可以协助林侍郎,共同推动这项改革。对于你在背后的付出,朕心怀感激。”
秦慕心中一动,微笑着领命,“陛下,臣定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夏皇点了点头,看着秦慕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庆幸有这样一位得力之臣。